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实践路径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新时代,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需从理论方针、结构模式和体制机制三大层面入手,宏观把握两大战略推进的指导方针,着力打造“和而不同”的结构布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关系从异化分离到全面融合,开拓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部门立足于职能职责,讲大局、担使命,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全力抓好经济运行、重大项目建设、抗击新冠疫情、落实重大战略,紧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重要战略、重点工作,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有力地发挥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作用,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虽然全面脱贫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将长期存在,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需要通过“三农”高质量发展来实现.文章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对乡村振兴中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发展作用的认知,分析了内蒙古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建议完善制度建设,使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走上法治化发展道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人才培养与促进机制;以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打造品牌引领产业发展新范式,推动内蒙古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信用浙江建设主要特征包括公共信用数据全覆盖、形成公共信用产品体系及构建形成新型信用监管体系,但也面临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不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待完善、信用主体权益保障不够、信用服务市场供给不足等问题.针对“十四五”时期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加强公共信用数据融合共享、构建全面规范联合奖惩格局、保护市场主体信用权益、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系统强化制度规范、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促进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双优化、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政策建议.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其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嵌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选择.民族地区通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综合优势等嵌入“双循环”来推动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