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什么?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在当今的生活中地位日益提升,作为一名体育文化人,想要更好地传播体育文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体育”是什么厘定清楚。从18世纪开始,“体育”一词正式提出,就不断有学者研究“体育”的概念,但并未形成大范围的共识,因此,“体育”的概念当先仍在研究当中。想要更好地了解体育、研究体育,我们必须对“体育”来源以及理解各种概念。
  关键词:体育概念;体育本质;竞技运动;体育哲学
  一、绪论
  “体育”一词作为术语引入我国最早是在1897年[1],可以说是属于舶来品,而这么多年来关于“体育”概念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直到现在,“体育”的概念仍然处于讨论当中,并无定论,特别是在21世纪以来,电子竞技又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这使得“体育”的内涵再次扩大,因此,想要对“体育”下好定义,必须界定清楚其属概念。
  二、过去对“体育”概念的界定
  (一)国内对体育概念的界定
  1.教育说
  “体育”一次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的解释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2],因而也就有很多学者认为体育即是一种教育。韩丹(2001)研究发现,那时我国对“体育”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体育应当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结合,组成对人完整的“教育”[3],教育应当育的也不单单是智,育体也很重要。这说明,在2000年以前,我国是将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来看待的,体育就是一种教育。韩丹(2016)又对体育的源起和概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体育即身体的教育”这一结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将“体育”(身体教育)从教育系统当中分离出来,造成了对“体育”的认知出现偏差,学术水平也较为低下,因此我们现在亟需走出误区。[4]虞荣娟(2002)提到,“体育”一词自由来之日起,就与教育捆在了一起,与教育无法分离。作者还界定了体育的属概念——教育,因此,“体育”一词就有了归属,是通过身体好的进行的教育。[5]邓飞(2004)提出了体育应当归属于教育范畴,并且学校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另外还将其他的各项运动明确的排出在“体育”之外。[6]
  2.身体运动说
  王健(1990)对1988年北京体院出版的《体育概论》、198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理论》以及1986年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版本的《体育理论》做了研究分析,作者认为以上三本教材对“体育”的定义都涉及到了身体练习作为手段,并且作者还将身体练习作为种差来区别于非体育范畴的身体活动。[7]张元(2004)厘定了体育的本质属性,他认为应该是“身体活动”,既是身体的超越(即健身),也是心理的超越(即健心);既可以是竞技的,也可以是教育的。[8]周西宽(2004)在对“体育”一词的根源,从翻译、认识等方面进行探索之后,得出了对“体育”总概念的认同及表述,作者认为体育应当是人类主要进行身体锻炼之后,改造了身体、心理以及其行为的一种过程。[9]梁红梅(2014)对“体育”重新下定义,作者以为“身体活动”应当为体育的邻近属概念,并且体育区别于其他身体活动的属性应当是以身体培养为基本特征。[10]任海(2019)认为“身体素养”在体育诸概念的共生关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作者还提到了体育运动应当被理解为促进身心健康、社会互动的一切身体活动。[11]
  3.社会活动说
  胡晓风(1980)在成都体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到,体育应当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将运动融入在日常体育教学当中,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12]赵巍(1992)说到,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且还能体现出较高的社会效益,也可以是体育是一种较高程度社会化的事业,可以看出,在作者的观点当中,是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的。[13]《体育大辞典》当中对“体育”做了解释,体育是丰富社会文化娱乐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14]熊文(2007)界定体育应当有社会性,当发展到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结构化时,就能够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还能够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以及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因而可以说,“体育”是一项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事业。[15]贾秀春(2013)在分析“体育”概念演变历程之后,认为体育是一项为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16]
  4.文化现象说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当中说,它以竞技的形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内容。[17]王景连(1995)研究了中外体育概念的发展演变之后,认为体育应当属于社会总文化,文化的发达又促进了体育实践的发展。[18]熊斗寅(1996)认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19]陆作生(2010)认为体育的属概念应该是文化,体育应当是一种以实现运动价值为目的而提升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20]王猛(2014)认为体育的本质应当是文化,因为体育是人类实践的结晶,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21]
  (二)国外对体育概念的界定
  1.教育说
  1760年,法国的报刊当中出现了“体育”一词,这是“体育”最早出现的一次,相继地也出现于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当中,这次的出现是以“身体的教育”体现,可以说是“体育”一词从产生之日起,就体现了和教育的紧密联系。现代体育的发源地是希腊,在希腊,最早出现的与“体育”最接近的词语是体操,当时是将体操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我们可以说“体育”在希腊最早出现时就是一种教育。[22]1873年,日本文部省第一期年报上介绍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三育思想——德育、智育、体育,这是日本最早出现的“体育”,在1877年,日本将“体育”定义为了身体教育,是善于思想的具体化产物。[23]威廉姆斯(1922)在其著作《體育组织与管理》当中提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的措施,逐渐地有了体育是一种促进身体活动的教育的概念。[24]   2.身体运动说
  在日本一度认知“体育”的概念时,认为其手段就是身体运动。[25]甚至还将“体育”译作了“身体文化”,强调的是“有关身体的养护”,这样既包含了自然科学的概念,又能喊有文化科学的概念,[26]这些也是日本在二战后继承了东欧大多数国家将“身体文化”作为体育的属概念的观念。[27]日本的相川量平认为,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这种有关身体的活动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28]1926年,美国成立了体育学会,1993年则是在学会的名称当中加上了Kinesiology(人体运动学)一词,改名为美国体育与运动学会,2010年又改名为美国运动学会,将体育的涵义隐去,更加凸显了“体育”应当是与人体运动有关的,并且Kinesiology还被认为研究的是身体活动对健康、社会及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将身体运动作为了体育的属概念。[29]
  3.社会活动说
  《苏联百科全书》对“体育”的解释,认为体育是一种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要求而所必须具备的社会活动领域,其目的是能够增进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发展人的身体能力。[30]《苏联百科辞典》则是认为“体育”应当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领域,其目的是增强人的健康和发展体质,其社会活动的标志被认为是人的健康和体质发展水平,在教育、生产、生活领域中进行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竞赛项目的成绩等。[31]
  4.文化现象说
  国际体育名词学会出版的《体育名词术语》,解释了“体育”的属概念,体育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32]欧洲体育用语统一国际研究会在1962年也认为体育应当属于一种文化:身体文化,认为体育的本质除了有体育教育的应有之义外,还存在有关身体方面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总和[33],这些总和就是一种文化。
  三、总结
  “体育”一词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为了适应社会的而不断拓展其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就造成了体育学术界对“体育”的概念界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争论不断。在简要地研究国内外的“体育”概念发展史后,我们能够得到一定的认识,“体育”概念应当是发展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我们今后在对其概念进行研究时,首先应确定其本质,对其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部分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有助于体育学科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白.“体育”一词引入考[J].体育文史,1988 (6):14.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韩丹.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2001 (01):20-23.
  [4]韩丹.论体育源起和体育概念的源流演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 (04):1-9.
  [5]虞荣娟.对体育本质、概念界定的逻辑学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2 (06):39-41.
  [6]邓飞.我国“体育”概念争议与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139-141.
  [7]王健,马骥.对体育概念的逻辑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 (03):11-15+91.
  [8]张元.体育概念新论[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2.
  [9]周西宽.现代“体育”概念几个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04):1-6.
  [10]梁红梅,李金龙,李梦桐.体育概念的重新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 (01):100-103+108.
  [11]任海.当代体育发展与体育概念的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 (05):4-7.
  [12]胡晓风.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在成都体院一次学术报告会上的发言[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 (01):1-6.
  [13]赵巍.大体育初探[J].成都体院学报,1986 (03):14-17.
  [14]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5]熊文,张尚晏.关于体育概念界定的哲学反思[J].体育学刊,2007 (01):9-14.
  [16]贾秀春.对“体育”概念演变历程的剖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 (02):1-4.
  [17]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18]王景连,赵崇珍.浅议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1995 (06):89-91.
  [19]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 (05):8-10.
  [20]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7 (12):1-5.
  [21]王猛,刘一民.体育: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育本质的哲学探源[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 (06):6-10.
  [22]王健,侯斌.体育原理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25]杉本政繁,黄海.日本的体育概念及体育科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 (04):22-23+21.
  [24]周西宽.“体育”概念古今谈[J].四川体育科学学报,1982 (03):9-17.
  [26]岸野雄三.体育的語义变迁[J].成都体院学报,1981 (03):81-88.
  [27]转引自张翔,周琪,孟明亮.“体育”概念核心内涵的剖析与再认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 (03):40-43.
  [28]相川量平.体育学概论[M].东京:文化书房博文社,1981:29.
  [29]National Academy of Kinesiology.Historical Overview[EBOL].http:www.Nationalacademyofkinesiology.orghistorical-overview,2015-01-11.
  [30][32][33]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351.
  [31]韓丹.俄(苏)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J].体育学刊,2001 (2):15.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论述“互联网+”背景下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以甘肃地区锅庄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民族体育产业的现状。为促进民族体育产业与互联网更好的结合,从而推动民族体育产业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体育产业;锅庄舞  一、互联网+和民族体育产业的概念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期刊
摘要:社区篮球运动是社区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富有竞争性,对抗性和娱乐性,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各年龄段的居民参与。社区篮球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全面发展国民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加强居民交流,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区网检索法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对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做了深入调查,以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排球的发展走向也是非常的迅猛。在历届奥运会上女排的精彩发挥,令中国在世界排球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如今,我国的排球技术也在向着更深入的层次迈进。本文主要是对排球技术的发展和一系列的特点来展开研讨分析,并通过其发展前景等做出展望。  关键词:现代排球技术;发展特点;发展前景  在各个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项体育运动就是——排球。随着各项赛事的正规化、严格化,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就我国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现状来看,一些中职体育老师个人职业道德修养不高,工作思想不积极,对学生不够负责,导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够理想。本文就我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现状和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体能训练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关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体能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与重视,因为小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且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情况的重要性标志,所以,我们应该对其保持高度重视与关注,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场地与设施,通过开展科学有序的体育课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发育,由此就能看出小学体育课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论文就针对中国小学生身体素质与小学
期刊
摘要:中国优秀跆拳道竞技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业余体校、省级运动队、国家队的金字塔人才流动结构,经过选拔的优秀竞技人才采用“体教结合”的培养体制,同时增加课程反馈机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能够完善“教体结合”的结构,在宏观上增加管理体制的指导科学性,微观上提高运作机制的执行高效性,为我国体育竞技的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都做出贡献。  关键词:教体结合;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用研究  一、研究目
期刊
摘要:本课程在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就如何提升高职校园体育文化以更好的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展开探讨。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系统的分析了信息化概述及其对现代校园的影响;“大国工匠”下的高职文化新需求;并通过健美操课程案例系统的阐述了现阶段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线上线下;高职体育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发展的好坏与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兴衰密不可分。体育不仅具有促进体质健康的功能,其附属功能也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章基于對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认识,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使命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使命;路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身体素质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民健身也就应运而生,它是国家体育文化的重要一环,具有适应性强,全国人民均可参与的优势,意在强身健体,提升全国人民身体素质。当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全民健身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一环,正好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关键词:全面
期刊
摘要:体育运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西安市的体育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西安市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在发展的过程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西安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进一步得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者对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乃至整个西安市的经济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西安市  随着我国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