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微课设计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目前,微课的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已逐渐成熟,但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高职特点下的微课如何设计,提出了微课与结果相统一、微课与表达相统一、微课与评价相统一,微课应当有完整的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高职 微课 设计
  一、高职微课现状
  微课是“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资源,能够有效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2012年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学校都在踊跃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与此同时,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等一系列微课制作软硬件设变都得到了推广,微课制作方法为广大教师所掌握。
  微课主要由微视频组成,特点较为鲜明。其特点一是求小不求大,每次微课只解决一到两个小问题,不追求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之内;二是开门见山,快节奏解决问题,用最简短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结果;三是形式新颖,力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高职微课存在的问题
  1.微课的主要制作方法是拍摄,但是在微课拍摄中会暴露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有的老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能够侃侃而谈,但面向镜头时自身压力较大,语言经常出现混乱,视频拍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此类教师制作微课时往往效果不是很好。
  2.微課的内容选择不合适,导致微课效果大打折扣。有的老师选择微课内容的标准是理论性强不强,或者知识点多不多,刻意追求较长时间的微课视频。这样的内容不一定就是适合微课的内容,如果内容不适合,那么将来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就不够,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还有的老师选择微课时侧重于挑选那些偏动手能力的实操项目,只选实操项目不顾理论内容。
  3.表现方法重于内容实质。微课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所以,大家制作出来的微课应该是风格各异的。但是因为比赛的存在,导致大家的微课制作技术向花哨的演示技术靠拢,反而忽略微课内容的传授,学生学习时往往因为缺乏新鲜感而减少学习热情。
  4.微课不讲究系统化,所以很多教师制作微课的时候都没有注意。一是微课数量较少,覆盖的知识点有限;二是微课的形式比较单一,只有视频。
  三、高职微课设计
  1.微课与结果相统一
  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一个原则:有成果输出。即学生学完微课之后能够马上学以致用,而不是听完之后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微课之所以被冠以“微”,就是因为其每次只解决一两个小问题,而且是解决问题,不是引入问题。
  从某种意义来看,解决问题可以理解为成果输出,解决了问题就是输出了成果。一道习题的解答可以看成是成果输出;一个图形的绘制可以看成是成果输出;一道菜怎么做、一个零件怎么拆卸等都可以作为微课的内容。因此,微课的内容应该有一个结果,并且应该是一个确定的结果。微课的内容就是这个结果的解决过程,微课的内容则应当围绕如何达成这个结果进行。
  2.微课与表达相统一
  在微课的表达方面,也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微课表达形式应当适度。微课的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展示如何完成一个结果,而不是向人展示各种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技术。相反,过于花哨的表达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高职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微课在表达上就应该开门见山,快速导引出结果。
  一般来说,微课的节奏要比课堂教学快,过于拖沓的节奏不仅不会吸引学生,还会适得其反,但也不能过快,使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要避免“重视频画面轻内容学习”的情况。有些情况下,操作过程演示就是很好的微课,但是不能将微课等同于操作过程演示。
  3.微课与自我评价相统一
  微课的选择还应该建立在便于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即学生学习完微课之后,应当有一个学习任务用来评价学习效果。学习任务的作用一是作为微课课程的延续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二是为了便于对微课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不能一味仿照微课比赛采用点击率作为评价指标。点击率能够反映出微课受欢迎的程度,并一定能反映出微课的真实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向某个方向思考,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自行发散,要让学生有没有掌握微课的内容。
  4.微课应当有完整的体系
  从微观角度来说,微课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只需要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就行了。但是从宏观来讲,每门课程应当建立一个完成的体系。即微课应该涵盖课程所有内容。一个完成的微课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某门课程只有很少几次微课,学生遇到问题时不一定会想到使用微课来解决,单次微课的作用和效果都有所欠缺。另外,微课应当是一个由讲义、视频、作业、反馈部分组成的整体,仅有微课视频是不够的,一个完整的微课应当涵盖从预习到复习的整个过程。如果有条件,还应及时提供答疑。
  四、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非常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微课在高职教学应用过程中要遵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原则,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微课并不追求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微课不反对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如有可能,应尽量使微课能够涵盖这个课程知识范围。总之,微课可以让学生随时学习,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从某种意义来说,微课就是要在学生有兴趣的时候,快速完成知识的传递。高职学生在学习中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特点,使微课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健斌,王鹏,顾新.微课在工科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4.12.
  [2]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3]王继良.基于微课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04.
  [4]杨洁,邵丽芳,张冰冰,汪芳芳.工程制图课程的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5]魏建,桑学峰.微课的设计理念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
其他文献
摘 要: 应用写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写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应用写作课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方面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应用写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企事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00名定向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学课程收获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学课程收获进入心理素质回归方程。结论:增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定向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定向医学生 心理学课程 心理素质  近年来,由于部分医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不高
摘 要: 由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学习兴趣。作者在本课程中尝试参与式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 教学设计  近些年,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诸多文件中都强调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四种能力”的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对高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职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习自我效能感 沟通策略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班杜拉于1977年在著作《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具体到学习领域的表现就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它在学习领域中有很好的预测力。我国学
摘 要: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渗透融入生物学研究各个领域。掌握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及分析能力已成为许多高校生物专业本科生的必须要求。由于该学科综合性及学科本身迅猛发展,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根据生物信息学学科特点,提倡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一定尝试。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  1.生物信息学学科特点  生物信息学是当今生命科
摘 要: 古建筑的给排水方法,蕴含了简单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其中的原理,达到“古为今用”目的。  关键词: 天贶殿 岱庙 给排水 斜面原理 给排水管网  1.天贶殿简介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位于岱庙中轴线的中后部,始建于北宋。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但古貌犹存。大殿面阔9间,進深5间,通高22.3米,为重檐庑殿顶,上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