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形势、互联网金融等各方压力,本文选取了能集中反映銀行经营绩效的13个指标,分析2015年银行发展的整体特点和规律,比较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差异,以期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力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兴起对金融生态环格局的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为更好地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建立全面的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期间内的盈利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更好地帮助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两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主要采取单项指标横向评价,围绕经营的财务业绩、运营的安全稳健性、资产的流动性和后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分析对银行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内在规律等进行研究判断。第二个层面主要评价综合发展能力,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经营绩效的各项指标进行处理,计算各因子的综合得分。
  1.单项指标评价
  (1)反映经营财务业绩的指标
  ①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反映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
  ②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反映单位资本的盈利能力。
  ③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反映银行控制经营成本的能力。
  ④人均实现净利润=净利润/员工总人数:反映员工创造利润的能力
  (2)反映运营安全稳健性的指标
  ①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反映资本缓释风险的能力。
  ②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反映核心资本缓释风险的能力。
  ③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反映银行的资产质量。
  ④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余额:反映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程度。
  (3)反映资产流动性的指标
  ①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充沛程度。
  ②流动性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银行满足客户随时支付的变现能力。
  (4)反映后续发展能力的指标
  ①三年资产平均增长率=(报告期末总资产/第N-3期末总资产)1/3-1:反映银行经营资产的增长能力。
  ②3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报告期内净利润/第N-3期内净利润)1/3-1:反映银行经营利润的增长能力。
  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反映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
  2.综合能力评价
  对综合能力评价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重复的综合指标,每个综合指标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二、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在综合考虑数据可得性和代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选取了近30家机构作为比较对象,开展竞争力评价。在研究时,考虑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又进一步细分为发展较好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浙江省内农信系统内的城区农商行作为两个不同的组别。
  1.单项指标比较
  (1)经营的财务业绩
  ①资产利润率
  2015年,29家样本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1.06%)继续下降,较2014年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其中,29家样本银行中有27家(占比超过90%)的资产利润率水平出现下降,银行业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从分布情况看,可以发现中小银行所受影响更为明显,在14家营收增长为个位数的样本银行中,有12家均为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这与中小银行更多依赖于地方经济环境和业务结构仍然相对单一的现状有关。


  ②资本利润率
  2015年,29家样本银行平均资本利润率继续下降,较2014年下降了2.03个百分点至14.77%。其中,有25家样本银行(占比83.33%)资本利润率水平出现下降,出现下降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但不同组别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从历史变动趋势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下降程度较高,高于29家样本银行的平均下降水平。


  ③成本收入比
  2015年,28家样本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水平进一步下降,较2014年下降0.5个百分点至29.39%。其中,28家样本银行中有17家出现了下降,占比接近60%,表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后,加强成本控制成为多家银行缓解盈利压力的主要手段。


  ④人均实现净利润情况
  2015年,28家样本银行人均实现净利润61.28万元,与2014年相比下降4.59%。从组别分类看,除城商行外剩余4个组别的人均创利能力都出现下降。


  (2)运营的安全稳健性
  ①资本充足情况
  截至2015年末,29家样本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为13.04%,但较2014年下降0.12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为10.82%,较2014年下降0.1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情况保持良好。但在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下滑的大环境下,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②資产质量情况
  2015年,29家样本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为1.49%,比2014年末上升了0.2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水平平均为224.45%,比2014年末下降了22.21个百分点。两项指标的两端走势,表现出银行业信用风险仍未见底,风险资产质量仍在恶化。29家样本银行中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的仅有3家(占比10.34%),而拨备覆盖率还在下降的有22家(占比75.86%)之多,其中接近150%的有5家。另一方面,拨备的计提对净利润又产生了直接影响。


  (3)资产的流动性
  ①存贷比
  2015年末,29家样本银行平均存贷比为68.66%,与2014年基本持平。从组别排序来看,不同类别银行存贷比水平有一定差异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水平最高超过70%。


  ②流动性比例
  2015年银行间资金市场总体呈现偏宽松的格局,28家样本银行流动性比例平均水平为51.93%,较2014年上升4.79个百分点。28家样本银行流动性比例变动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出现上升的23家,占比82.14%。


  (4)后续发展能力
  ①3年平均资产增长率
  2012-2015年,29家样本银行3年平均资产增长率平均水平为18.53%,较2011-2014年三年平均资产增长率平均水平增加0.44个百分点。
  从资产规模扩张的驱动因素来看,信贷资产增速放缓趋势未见改变、同业资产又呈现出压缩的方向,驱动因素转为债券投资资产。一是信贷资产增速并没有明显变好,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2015年29家样本行中信贷资产增速仍在下降的有18家(占比64.29%)。二是同业资产压缩趋势更加明显,在数据可得的22家样本银行中超过12家呈现负增长,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同业资产规模的压缩较为明显,14家样本银行中有10家(占比71%)同业资产都呈现负增长。三是债券投资类资产出现较快增长,22家样本银行债券投资类资产同比增长接近40%,其中15家的增速超过50%以上。


  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
  2012-2015年,29家银行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平均水平为8.04%,相比上一个可比期继续下降5.54个百分点。其中,在29家样本银行中有25家样本银行(占比86.21%)较上一个可比期出现下降。在资产规模增速保持稳定且有所回升的背景下,29家样本银行3年平均净利润增速仍明显下降,规模与利润的走向出现分离,表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③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作为衡量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指标。2015年,多元金融业务发展延续良好态势,27家样本银行中间业务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平均水平为13.03%,较2014年又上升了1.26个百分点。从组别排序看,股份制商业银行(24.08%)、大型商业银行(17.9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最高,且相应的占比额较2014年分别增加2.07、0.23个百分点。城商行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占比次之,达到11.42%。发展较好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继续上升至8.44%,越来越接近10%。


  2.综合能力评价
  本文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各项指标进行处理,并计算各因子的综合得分,从而评价各银行的综合经营绩效。
  (1)数据检验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检验指标间的相关性(见表8)。从表中可以看出,Kaiser-Meyer-Olkin 值为0.647,Bartlet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可以做主成分分析。


  (2)提取公因子
  利用SPSS19得到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3)。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3个公因子,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9.778%。这3个公因子包含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可以代替原变量对银行经营绩效进行衡量。


  根据表4,第一个公因子在成本收入比上的载荷较高,主要代表了银行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第二个公因子在流动性比率上的载荷最高,主要代表了流动性管理的影响;第三个公因子在不良贷款率指标上的载荷最高,代表了风险控制情况及经营稳健性的影响。


  (3)综合排名
  第N家银行的综合得分FN为各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解释度占各因子总方差解释度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之和,其中各因子得分由SPSS19计算得出,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各银行经营绩效综合得分(见表5)。




  三、研究总结
  在对样本银行的分析中发现,2015年,农村金融机构继续保持了稳健经营的态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成本控制能力、收益水平均较为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在风险控制、精细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还需要更加重视,同时随着当前金融竞争格局的逐步演变和竞争压力的逐步加大,需要进一步增强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来看,在战略思路上,要围绕“全资产”经营和“轻资产”配置,把握好未来持续稳健发展的转型方向;在发展路径上,要加快推进差异化经营,提高为新经济、新市场、新客户领域服务的能力;在发展质量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控,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抓好资产质量生命线。
  参考文献:
  [1]丁欢新.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现状及评价指标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56-59 .
  [2]祁建熹.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08,(35):8-9.
  [3]张丽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4]傅利亚.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孙胜(1971—), 男,汉,学士。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我国农村建设是我国国民建设的重点,农村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是按照互利原则、自愿原则创办的全新合作经济的组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合,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等环节农民自愿组织的产业形式,增强了农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成员的收入。但是结合目前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有一些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组织与发展,出现了效率低下、服务范围窄、
【摘 要】在现代经济体系内,水产养殖占有重要比重。我国水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产业的天然优势,但是由于技术不足,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本文立足水产养殖实践,探索利用现代养殖与养殖技术,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词】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渔业经营  从资源储备来看,我国水域面积辽阔,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先天优势。随着现代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开始走向了现代化,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及网络英语教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模式。
介绍以廉价硼源-硼砂为供硼源的固体渗硼剂的研究,应用优化设计试验的原理,经方差分析,获得了单相渗硼剂的最优组合。用此渗剂对45钢进行950℃×5h渗硼处理,可获得140 ̄160μm的单相渗硼层。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也越来越深切的认识到,金融因素对整体经济状况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也就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对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概述,对金融经济周期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三部分为金融周期理论的发展,把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分为了三个阶段,脆弱性阶段、信贷周期理论阶段和周期理论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经济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工商管理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发展学科,是社会节奏话加快发展的必然经济产物,工商管理的规模逐渐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化,为我国经济高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工商管理工作的进行,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根
【摘 要】本文通过对金融发展以及城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共同基础以及相互影响路径。并结合实际提出促进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提高金融业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增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力;提升城镇化主体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强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推动力。  【关键词】金融发展;城镇化;相关性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隐藏问题不断显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
正当我国在1964年和1965年相继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迎来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之后,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在这十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