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人民军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医院2018年1-12月出生的新生儿1185例。入选新生儿出生后2~3天,在其熟睡或喂奶且安静的状态下,由专业医护人员采用丹麦听力筛查仪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若结果为不通过,则进行反复筛查,直至确定不通过;新生儿出生后42天,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结合自动判断听性脑干反应(AABR),利用快速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系统进行复筛。二次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声导抗检查等进行听力学诊断。入选新生儿出生后72 h,采集其足跟血液作为基因组DNA提取血样,送至检验中心进行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和GJB3等耳聋基因检测。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该组新生儿1185例中,听力初筛通过1150例,未通过35例(多为单耳未通过),通过率97.05%;未通过35例给予复筛,通过29例,未通过6例,通过率82.86%。复筛未通过6例在3月龄时进行听力学诊断,最终确诊先天性听力损失5例,占受试新生儿的0.42%。(2)该组新生儿1185例中,耳聋基因检测存在基因突变的有70例,阳性率5.91%,其中,单纯GJB2(NM004004.5)杂合突变34例(2.87%,34/1185),SLC26A4(NM000441.1)杂合突变22例(1.86%,22/1185),GJB3(NM024009.2)杂合突变7例(0.59%,7/1185),线粒体12 SrRNA均质突变3例(0.25%,3/1185),线粒体12 SrRNA异质突变1例(0.08%,1/1185),GJB2(NM004004.5)杂合突变同时携带线粒体MT-RNR1(12 SrRNA)均质突变2例(0.17%,2/1185),GJB3(NM024009.2)/SLC26A4(NM000441.1)复合杂合突变1例(0.08%,1/1185)。(3)听力初筛通过1150例中,耳聋基因检测正常1084例,占94.26%;存在基因突变(异常)66例,占5.74%。听力初筛未通过35例中,耳聋基因检测正常31例,占88.57%;异常4例,占11.43%。听力初筛、复筛后通过1179例中,耳聋基因检测异常69例;未通过6例中,耳聋基因检测异常1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耳聋高危患儿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结合水电工程的实际,对掺玄武岩连续纤维抗冲磨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聚丙烯纤维来说,玄武岩连续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减少混凝土
茅盾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但由于他翻译、阅读过有关无政府主义的著作,所以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其早期的小说创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早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人的状况,应该重视当事人——工人认知和行为的本原价值。在社会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工人的主体性反而得以展现,彰显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2010年春夏连续发生
<正>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多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经济的"新常态"。新常态的背景下,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