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费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时尚类期刊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包装精美的时尚期成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后起之秀,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时尚期刊的繁荣也反应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时尚期刊与消费文化的思潮共存于现代社会,时尚期刊等媒介为消费文化的盛行推波助澜,消费文化为时尚期刊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两者相互依存,共处于当代社会中。
  关键词:时尚期刊消费社会消费文化
  
  1993年,《时尚》期刊的创刊标志着时尚期刊于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内地诞生了。近年来,一批包装精美的时尚期刊高调亮相,在国内期刊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后起之秀,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时尚期刊的繁荣也反应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时尚类期刊整借助其精美的图片以及其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制造一个现代消费神话。
  
  一、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概述
  
  1.关于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消费行为存在于文明社会的任何一个分期,然而消费社会意义层面的消费与已往传统社会的消费不同。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社会运行的主导因素。” 消费社会的含义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第一,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二,消费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的一种建构性行动。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前,生产者要根据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来安排生产,商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纯粹的物质性消费。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生产开始超出了生存必须品的范围,因为人们开始通过购买其它商品以满足他们的欲求。消费不再以满足基本需求为目标,人们开始通过消费来追求某种差异。“消费已经僭越了其作为人类生存手段的功能,进而成为生存的目的,并扮演了衡量人的价值、设计人生目标的尺度这样一个角色。”在消费社会中,物品的生产与消费不仅仅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符号消费、意义和价值的消费。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功能逐渐被淡化,而符号方面的特征突显出来。符号文化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
  2.关于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在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和情感意义,试图通过消费文化来表达自我或獲得社会认同。消费文化的生产是以创造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为目的的生产,其商品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一般“文化消费”需求,而且对社会还会产生重大影响。 消费文化通过创造出来精神文化商品,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谓‘消费文化’,实际就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性消费资料。是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通过市场交换,向文化消费者提供的文化商品或文化娱乐服务。”也可以说“凡是进入文化市场流通和交换,用于满足人们自身发展和精神享受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属于“消费文化”的范畴。”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各种消费文化的盛行是时代的显著特征。消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各种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作为大众媒介的时尚类期刊对时尚信息和符号消费的宣扬反映并加速了消费文化的发展。
  
  二、时尚期刊与消费文化
  
  1.消费文化促进时尚期刊的盛行
  众所周知,消费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人们的消费欲望也随之不断高涨,对各种消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在收入丰厚的群体中,文化消费已如家常便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进入这个“情感与精神”的消费时代后,商品的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它们需要被赋予消费文化的含义以便创造了新的消费需要。而宣扬“将时尚进行到底”的时尚类期刊,此时不由自主的成为消费文化的传播者。消费文化为时尚类期刊提供各种填充版面的资料和素材,在自身获得新的提升空间的同时,也为时尚期刊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支持。
  消费文化具有娱乐性的特点,这种娱乐性特点使时尚类期刊能够摆脱严肃、传统媒介形象,以轻松活泼、绚丽的形象走入受众的视野,更具有一种“亲民性”,从而得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作为大众媒介的时尚类期刊促进消费文化的传播
  时尚期刊的内容涉及时尚技巧、时尚咨询、美容指南、服饰搭配等方面,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制造了强大的消费欲望,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作用。消费文化的内容可以依托时尚类期刊这一物质载体来传播。
  在消费的场域内,打造时尚本身就是一种消费意义的引导。时尚杂志描绘的“时尚”即符号价值。时尚的制造,实际上是对符号价值的创造。在时尚期刊书写时尚系统中的商品,已经不是一个具有固定功能的所指。当某种“时尚品味”被灌输到商品中,也就扩展到了其能指的范围。商品或物品就能够游离于原来的物品之外成为符号或者一个“仿真”的存在。时尚品味符号被根植于商品之中,商品获得非凡的符号价值。符号形态逐步代替商品的物质形态,有助于消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品牌商家争抢投资巨额广告费与时尚期刊合作,不竭余力的打造各种流行时尚,使产品成为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物品,从而使自身符号价值得到极度张扬。这些符号价值有两个层次:一是其独特性,即它区别与其它物品的特性;二是社会象征性,即商品成为表征某种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符号,为消费者展现某种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拥有某些能表征某种品位的物品在消费的语境中就等同于品位的提升。正是因为符号价值的第二层面,时尚杂志才能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让受众群欲望的实现成为可能。同时,时尚期刊的“时尚”本身拒绝与任何物品建立永恒的关联,“时尚”的保质期又十分短暂,这一系列由媒介构建的消费文化的符码体系就将消费欲望的浪潮一次次推向了受众群体。
  在新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个体对自我实现与认同的途径不再是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或实用价值,而是通过符号的价值而达到体现个性的目的,以此来获得满足。各类时尚期刊积极宣传的消费,提供时尚咨询和技巧,成为消费文化的推行者,商品或物品通过与时尚期刊的合谋制造了消费的神话,时尚期刊书写时尚的逻辑与消费主义的逻辑在此合而为一。
  
  三、时尚类期刊对中产阶层的驯化
  
  “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效仿的生活样式”。显而易见,时尚是可以被打造的。时尚类期刊在对时尚及时尚品味打造的基础上成功的构建了中产阶层的形象,为现实中产阶层塑造的特征鲜明的“典范”。就像鲍德里亚描述的那样,在符号社会中,媒介制造的文本(系统)越来越多的影像人们对现实的判断,被媒介包围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接受媒介事实,包括媒介为他们所设定的外在形象,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陆学艺教授认为,我国社会结构阶层正从传统的“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发生这种转变的关键是“中间层”的发展壮大,并指出这一新兴阶层的崛起将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的影响,这个“中间层”即“中产阶层”。《时尚》系列、《瑞丽》系列、《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期刊的出现和盛行表明,我国社会文化产品方面的分层已经开始出现,而时尚期刊主动承担起中产阶层的指导者。毫无疑问,时尚期刊的内容有助于提升中产阶层(白领阶层)审美和鉴赏力的提升,很多时尚话题也为中产阶层提供了时尚知识的储备。但是,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描绘时尚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幻像,时尚期刊描绘时尚品位和书写中产阶层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的生产。
  在时尚期刊描绘时尚品位和书写中产阶层的系统中,存在一种挑选的策略,这种策略将选出某种商品使之与某种时尚品味进行组合。也就是说,某种商品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拥有表征这种时尚品味的权利。拥有代表某种社会地位、某种品味的商品也因此获得了自身独特的符号价值。而选择的结果是,“有品味”和“没有品味”的商品被分配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当中。“时尚”和“不时尚”的界定也成为清晰而不可更改的。这种严格的划分,力求通过一种符号的秩序来描述时尚,最终描绘了一个“非此即彼”的世界。
  《瑞丽时尚先锋》(323期)和佳洁士共同打造了“炫白之星”这一主题,在谈到“金融寒流下的升职加薪法宝”的话题时指出“她”不但要“准时上班、认真工作”,还应“口气清新,每一刻都洒脱自如”。将“口气清新”和“升职加薪”组合起来,佳洁士的“炫白”就有了情感意义,时尚的“她”就应该需要这个产品。
  消费语境中的这种非此即彼的界定,极易导致消费中的符号化崇拜。作为中产阶层的消费者受到心理驱使,将会不由自主的追求那种代表“时尚”和“品味”的商品,因为不做这样的选择似乎将被判定为是“不时尚的”、“没有品位的”。它教导中产阶层即所谓的白领应该以怎样的形象存在。中产阶层消费者更是通过这种具有符号意义的交换的消费活动,获得某种层面自我表达的权利。时尚杂志对拟态环境中中产阶级的书写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这种意识形态又因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而获得合法性”,時尚期刊通过描述时尚及书写中产阶层的风格和品味来“帮助社会对其成员的驯化”,“引诱中产阶层进入现代消费游戏”,并“服从这一游戏规则”。
  时尚期刊与消费文化的思潮共存于现代社会,时尚期刊等媒介为消费文化的盛行推波助澜,消费文化为时尚期刊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两者相互依存,共处于消费社会中。时尚杂志倡导符号化消费是全球消费文化盛行下的产物,其引发的负面影响时常遭到学界的批评,但我们不能将其传播的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完全否认时尚期刊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客观地认识时尚类期刊与消费文化,不能单纯的把“精英”话语权的流失的看作是时尚类期刊的罪责。
  
  参考文献:
  [1] 朱麟飞, 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 《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
  [2]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 王文成,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消费导刊,2009年1月
  [4] 夏宝君,从时尚杂志看当代社会的消费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519.htmltp=0_11
  [6] 我国官方认可的的概念有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群体、中间层等,笔者使用中产阶层这个概念
  [7] 徐连明.《差异化表征:当代中国时尚杂志“书写白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责任编辑:张彬)
其他文献
三点弯曲梁被广泛应用于测试材料的断裂性能,但对准脆性材料难以制作尖锐的裂纹,因此考虑三点弯曲梁具有U形切槽,此时可以用应力集中系数来表征切槽端部的应力峰值。用有限单
<正> 时势造新纤维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其实,新技术和新纤维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的步骤空前加快,新崛起的纤维
<正> 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各地纺织、丝绸厂如雨后春笋,各类衣着纺织品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全国范围内已出现衣着纺织
老子的技术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科技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子提出的"朴散为器"和"大制不割"、小制必割的技术观,从"有而用之"到"有而不用"的技术进步与使用技术的思想,"有之以
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将会改变公司人力成本的支付方式,从而改变公司现金流的流转;在设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的股票期权计划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同时应注意
本文分析了江苏茧丝绸产业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强强联合”的行业性茧丝绸集团,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全行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选择的论点。
文章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简单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内容,而后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得出有效地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包括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解
文中详细研究了非线性弹簧汽车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用变刚度弹簧代替定常刚度弹簧后悬架的动态特性,探讨了用小参数摄动法研究分析非线性系统响应特性的有
摘要:本文用2009年3月-2010年3月中国10个大城市数据,发现短期中国房价由于中国特殊的房地产政策与经济基本面间缺乏稳定关系,实证发现土地政策对房价有显著负向影响;反映房屋市场供需情况的房屋销售面积和可售面积对房价也有显著负向影响。  关键词: 房地产政策 房价 政策有效性    一、 引言和文献回顾  近几年来,中国快速上涨的房价备受各界关注,学术界对中国房价是否过高和政府怎样调控房价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