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何君华)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太久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个完美的机会。
  事实证明这也的确是一个完美的机会。他一路跟踪袁贵到这里,在这阒无人声的城市郊区,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午夜,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袁贵杀了,没有留下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没有任何目击证人。这简直太完美了。
  就在他处理好尸体,正要松一口气的时候,令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一名彪形大汉气喘吁吁地跑到了他面前。本来万无一失的完美谋杀计划就这样被一名不期而来的目击证人搅和了。尽管彪形大汉并不曾目睹杀人过程,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不得不向这名突然的闯入者举起了手中寒光闪闪的刀。
  等彪形大汉完全咽了气,他才发现这家伙不是小偷就是强盗,因为此人怀里揣着一个明显不属于他的女式包,除此以外,彪形大汉的衣服里居然藏着一把寒光逼人的刀。难怪此人会突然出现在这四野无人的午夜郊外,原来也是个图谋不轨的家伙。
  他刚吃力地把彪形大汉拖进树林,一名上气不接下气的警察就冒了出来。很显然,警察是来追击那名彪形大汉的。可惜警察还不知道彪形大汉已经成了他的刀下鬼,就在警察上前来准备向他打探些什么的时候,他一刀就把这个无辜的警察撂倒了。
  他当然不能允许这个警察的意外到来而毁掉他的计划,然而处理彪形大汉和警察的尸体的确令他费了一番事。杀死袁贵是计划中的事,所以埋袁贵的坑是事先挖好的。他怕野狗会把袁贵的尸体叼出来,所以坑挖得很深。好在坑挖得深,足以掩埋彪形大汉和警察的尸体。他不是一个干活麻利的人,但是他不得不遥遥无期地继续干下去。
  终于,他认为该干的活都干完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盡管杀人现场的确不是一个适合休息的地方,但是他坐在地上就再也爬不起来——他实在太累了。
  令人绝望的一幕还是发生了——现场居然又冒出一个人。
  他毫不犹豫地挥刀向那人走了过去。
  等到那人躺在地上动弹不得时,他才发现这个人是个菜农。菜农挑着担子可能正要赶去城里卖新鲜的蔬菜,因为菜农的担子里装满了还带着碎土和露珠的白菜、西红柿和冬瓜。
  这个菜农起得太早了。他想,这个人万万不会想到起这么早会送了自己的命,送了菜农的命不要紧,要紧的是这还得费他一番事,还得让他受累一场。
  他决定不再处理菜农的尸体而火速离开现场。他想,如果再这样慢腾腾地处理掉菜农的尸体的话,可能又会遭遇另一个不期而至的目击证人,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女,或是一名早起打太极拳的老人……想到这里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果真那样的话,他的麻烦就会没完没了,他不得不一个一个把他们杀掉,然而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绝望的事。
  他立即站了起来。确认现场没有目击证人之后……等等,真的没有目击证人吗?他不可遏制地焦虑起来。
  他以现场为圆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动了一百米,他想在半径一百米的范围内搜寻一下潜伏在暗中的目击证人;但是他马上就发现半径一百米根本靠不住,于是他扩大了搜索范围,他在半径两百米的范围内又搜寻了一遍,很快,他又扩大到了三百米……
  终于,他确定现场再也没有目击证人了。他长舒了一口气,正准备离开,发现还有一件事被他忽略了。
  他自始至终都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目睹了他杀死袁贵、彪形大汉、警察和菜农的全过程,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那个令人放心不下的目击证人。他为自己竟然忽略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感到心惊肉跳,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刀。
  【谢志强点评:主人公有一个完美的谋杀计划,也确实按计划杀了那个锁定的袁贵。但出现目击者,属于计划之外。小小说的情节由此展开。他杀了一个目击者(彪形大汉),又冒出一个追捕彪形大汉的警察。杀了警察,他又将看见他掩埋彪形大汉和警察尸体的菜农也杀了。为了消除目击者,他进行了一系列连环杀。当然,小说里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杀了那么多人,也不用何君华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还是要有光。每个作家应常有一个行路的“火把”。我感到,何君华写的时候,像是迷失或穿行在没有尽头的暗夜里。可取之处在于结尾:主人公是杀人者,也是目击者,这个冷血杀手,把最后一个目击者——自己也杀了。如此,似乎“完美”了。】
其他文献
于小鱼不吃鱼。  于小鱼家的猫专吃小银鱼。做小银鱼很费功夫,一条一条抠肠子,洗干净放锅里蒸熟,凉凉放在猫食盘里。她一喊,七只貓都来吃鱼了。  猫吃的食物不能放盐,更不能少水喝。七只猫大口大口吃着香喷喷的小银鱼,不大工夫,盘子底都舔干净了。  吃饱喝足,七只猫各找地方,在床上、沙发上,横七竖八开始睡觉。  “你们这帮白眼狼,吃饱了就知道睡觉。”  于小鱼边唠叨边收拾猫盘和地面的残渣,开始打扫房间。自
期刊
清明节前夕,黄泥湾周围的山上陆陆续续有人燃放烟花和鞭炮,爆炸声经久不绝,硝烟味经久不息,弥漫在村庄上空。家家户户都赶在这几天给祖先上坟,平时显得过于寂静的村庄顿时喧闹起来。  已经好多年了,老熊家的祖坟年年都是由熊文书和熊武书兄弟俩的媳妇去祭扫。兄弟俩常年在外打工,清明节也顾不上回家。别人家大都也是这样,男人们不在家,扫墓的重责大任只能落在女人们身上。其实他们兄弟俩还有几个姐妹,嫁得也不远。但是,
期刊
一大早,大花就叉着腰对小禾一阵数落:你说什么不赖你,还争辩?你是哥哥,就得让着点小花,在娘胎里老娘是怎么教你的?她的大嗓门估计左邻右舍都能听见。  大花喊着喊着,可能感觉哪儿不对劲儿,赶紧放下叉腰的手,像京腔变脸换了一副慈母面孔,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小禾呀,你是男子汉,要保护好妹妹,你们兄妹俩,一个是手,一个是足……  突然,大花的话戛然而止。一股浓浓的散不开的诱人香味窜进了客厅,就那么飘
期刊
天,你放了学又不做作业!又在看闲书!你看看楼上的,同样是十三岁,成绩又好,又会做饭,根本不用大人操心。你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怎么这么命苦……  暮色渐起,女人的声音,在逼仄房间的墙壁上弹来弹去。她淘米做饭,很响地放砧板,切菜的每一下都带着恨。  出租房的一隅,卧着一张油漆斑驳的写字台,一个少年趴在上面,心不在焉地写作业。他从闲书里醒过来,咬着笔头,对着本子上那个作文题发呆,“我的理想”。从小学
期刊
梅賓斯突然要去医院检查身体。  妻说,你一直身体棒棒哒,查什么查?不过一会儿又说,查查也好,放心点。  梅宾斯身材伟岸、壮实,脸色红润。  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什么毛病都没有。医生说,从没见过这么健康的体格。  梅宾斯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又坚持强身健体,难怪这身体似铁打铜铸。妻粲然说,我早猜到是这结果,这下更放心啦!梅宾斯却忧心忡忡,说还得去肿瘤医院再查。妻脸上的粲然枯萎了,不过也没有反对
期刊
那人抱起一块石头,说,这就是肉。  众人都笑了。他们说,他想吃肉都想疯了。但他仍然带着严肃的表情说,我说它是肉就是肉,你们不相信我也没法子。有人抢白道,除非你吃下它。好,那人说,我只有吃下它,你们才会相信我的话。众人摇头,说他真的饿疯了。那人捧起石头,狠狠地咬了一口,咽下,嘴角居然流出了一抹油。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块奇妙的石头上。有人上前,舔了一口,说,果然是肉。此时,石头表面突然散发出一股肉香。
期刊
富丽堂皇的天桥剧场。  血红的帷幕徐徐提起。舞台上,鹅黄的草滩,蔚蓝的湖水,在暗淡温柔的光线中,那么和谐,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  柴可夫斯基F大调大提琴《天鹅湖》协奏曲,轻得不能再轻,拖着袅袅不绝的余韵,缭绕在整个剧场的空间,宫灯上的流苏也微微地颤动着。  小天鹅群缓缓从左侧上场,宛若晶莹的雪团在微风中慢慢移动……  台下观众,各种素养的人都有。说不准有只为欣赏艺术,陶冶情操的;有专为研究比较
期刊
大雪封山,棺怎么上?  亮堂堂的屋子里几杆老烟枪“叭叭叭”吸着烟,吐出的烟雾像屋外的大雪弥漫了犄角旮旯。雪越下越大哩!不知谁一句话,所有人齐刷刷望向窗外。  扫呗,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院门到村口,到山底,再到山顶,估计路没扫出,人呀就被大雪淹没哩。  爹,要不改改日子?表弟脱口而出。  三叔脖子一梗,从嘴里团出一口痰吐出老远,净胡闹,看好的日子怎么能改!  眼下雪已盖住脚面,啥时候会停?父亲就我
期刊
深夜,有月无风。月色下,廊檐的阴影颇为安静,乌鸦的叫声时不时地从宫墙外传来。  我闭着眼睛假寐。想我刚入宫时,只能待在膳房的院子里,干一些洗菜、择菜、晒谷、磨面、杀鸡、杀猪、褪毛等又脏又累的活儿。冬天,手被冰水和寒风弄得满是冻疮,夏天则浑身臭气,引得苍蝇围着我打转。要不是那个死鬼余副总管阴差阳错地摸了张贵妃的逆鳞,被皇上砍头,杨总管也不会让我给张贵妃做“荷花酥”。其实,我心里清清楚楚,表面上看是杨
期刊
父亲说:“这是好茶。”又说:“走!”  父亲抖了抖手上拎的那盒阳羡茶。  我们坐上车。父亲的这台老客货车,轰隆轰隆地开了好几年。从我去远方求学,到毕业归来,该参加工作了。  前几天,父亲回来特别兴奋,说今天载了个人聊得很好,他女儿和你一样也是学园林的,比你早毕业两年,现在在一家绿化公司,做得很好,很好,很好呢!  父亲连着说了三个很好,说得我的头低了下去,低了下去,又低了下去。  自毕业后,我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