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围绕我国高校服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展望、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三大部分展开讨论,对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备 巡查 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02-01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媒体和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快速更新了局限的教育资源,各种新型软件的研发也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教学环境,网络和智能化的融入使得这种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高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原有成本,还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地改善了公共教学资源的管理效率。
1 我国高校服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部门所设置的公共教学场所均使用多媒体教室,并安排相关技术维修人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轮流值班。但是随着信息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化教学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稳定性能逐步提高,考虑到这种管理模式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逐渐被高校所淘汰了。
为了寻找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技术人员值班模式,不少高校开始尝试使用“大物业”管理、混合型管理等模式来减少设备方面的管理费用及维护费用,提升工作效率。这种理想化的管理模式往往受到人们的沟通有限性、分工不明确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服务管理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进行深刻的探讨,根据问题的根本原因着手分析,最后提出一种最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创新模式。
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展望
2.1 一体式网络管理的新方向
随着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智能化教学设备也逐渐成熟,现代教育的各方面资源与教学环境的建设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聚合的程度。新型的网络结构与运作方式也逐渐趋向规范化。网络智能化管理这种管控模式已经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尤其是其中的多媒体教室及其与之配套的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
2.2 设备维护与修理减少的新方向
当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效果达到人们的使用要求之后,这些智能化数字教学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也会同步降低,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维护及维修方面的投入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由之前人工维修模式逐渐转换为更加专业和一体化的电子智能维修方式。
2.3 供应商质量提升的新方向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供应商的服务意识与能力也逐渐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供应商的发展方向已经延伸至后期质量的管控与支持。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各大高等院校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售后服务部分。根据用户的需求,供应商往往会在采购合同中加入售后服务相关的条款,且随着这种需求的不断膨胀,供应商主动服务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例如有些供应商会定期主动上门服务,对本公司提供的教学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
3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3.1 服务与值班集中式管理
由于数字化教学设备无论何时都可能会发生故障,具有不定时不定点的特性,因此相关的服务支持团队必须确保在任何时间都能出现在故障发生现场,针对这一特性,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部门均采取了轮流值班式的管理模式。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没必要配备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来负责这部分工作,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配置一些教学大楼的看管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所花费的工资,还能提高整个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不过这些人员必须确保受过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核之后方可上岗,这样一来即确保了教学设备维护工作的质量,又节约了维护成本。
3.2 定期实行巡查管控
若以天数为单位进行分析的话,通常来说,一些较为紧急的技术支持需求均发生在课堂开始的前后10 min之内,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都是以2个课时为一节课,所以大部分的支持服务均出现在单数倍课程的前后10 min之内。其中,第一节课开始前后10 min是服务发生的最高峰期。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分析,每学期的前一周到前二周的技术支持服务需求达到了整个学期的顶峰。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高校应在这些服务发生的高峰期采取主动服务的形式进行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在单数课程的前5 min内就指派相关工作人员到各个多媒体教室进行巡查,并随身携带维修工具和检测工具,若等到教室通报故障之后才抵达教室,则浪费了不少时间。通过这种定期巡查的方式,技术支持人员可以预先检测到故障,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这种巡查制度还能够缓解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压力,不仅可以使他们脱离时刻备战的工作状态,还能极大程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与身心健康。这样他们就有更充分的业余时间来从事其他工资,从而也为学校节省了一部分高额聘请费用。
3.3 加强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
在技术支持工作中,最难以管理及预测的风险便是在技术人员离开时发生故障,此时技术支持人员很难立刻出现在故障发生现场,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进度,针对这一问题,不少高等院校均识别了所有在多媒体课堂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了有效的应急预案措施。目前我国食用的现代化教学是被基本都已达到了傻瓜式操作程度,由于这些设备的科技化程度较高,构造也非常复杂,个别硬件相关故障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再结合以往的机器故障经验,技术人员基本可以预测到教学设备的故障发生频率。学校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准备充足的备用教室与备用教学设备,确保设备故障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能够照常进行教学。
参考文獻
[1] 张玉玲,周勇.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育技术部门的新定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
[2] 王金利.高等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7).
[3] 甘忠伟.又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问题——从个案研究入手[J].现代教育技术,2010(5).
[4] 孙启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模式——走向信息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2011(16).
[6] 余翔,曾丽贞.以评估促进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效能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备 巡查 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02-01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媒体和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快速更新了局限的教育资源,各种新型软件的研发也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教学环境,网络和智能化的融入使得这种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高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原有成本,还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地改善了公共教学资源的管理效率。
1 我国高校服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部门所设置的公共教学场所均使用多媒体教室,并安排相关技术维修人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轮流值班。但是随着信息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化教学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稳定性能逐步提高,考虑到这种管理模式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逐渐被高校所淘汰了。
为了寻找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技术人员值班模式,不少高校开始尝试使用“大物业”管理、混合型管理等模式来减少设备方面的管理费用及维护费用,提升工作效率。这种理想化的管理模式往往受到人们的沟通有限性、分工不明确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服务管理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进行深刻的探讨,根据问题的根本原因着手分析,最后提出一种最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创新模式。
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展望
2.1 一体式网络管理的新方向
随着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智能化教学设备也逐渐成熟,现代教育的各方面资源与教学环境的建设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聚合的程度。新型的网络结构与运作方式也逐渐趋向规范化。网络智能化管理这种管控模式已经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尤其是其中的多媒体教室及其与之配套的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
2.2 设备维护与修理减少的新方向
当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效果达到人们的使用要求之后,这些智能化数字教学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也会同步降低,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维护及维修方面的投入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由之前人工维修模式逐渐转换为更加专业和一体化的电子智能维修方式。
2.3 供应商质量提升的新方向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供应商的服务意识与能力也逐渐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供应商的发展方向已经延伸至后期质量的管控与支持。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各大高等院校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售后服务部分。根据用户的需求,供应商往往会在采购合同中加入售后服务相关的条款,且随着这种需求的不断膨胀,供应商主动服务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例如有些供应商会定期主动上门服务,对本公司提供的教学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
3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3.1 服务与值班集中式管理
由于数字化教学设备无论何时都可能会发生故障,具有不定时不定点的特性,因此相关的服务支持团队必须确保在任何时间都能出现在故障发生现场,针对这一特性,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部门均采取了轮流值班式的管理模式。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没必要配备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来负责这部分工作,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配置一些教学大楼的看管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所花费的工资,还能提高整个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不过这些人员必须确保受过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核之后方可上岗,这样一来即确保了教学设备维护工作的质量,又节约了维护成本。
3.2 定期实行巡查管控
若以天数为单位进行分析的话,通常来说,一些较为紧急的技术支持需求均发生在课堂开始的前后10 min之内,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都是以2个课时为一节课,所以大部分的支持服务均出现在单数倍课程的前后10 min之内。其中,第一节课开始前后10 min是服务发生的最高峰期。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分析,每学期的前一周到前二周的技术支持服务需求达到了整个学期的顶峰。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高校应在这些服务发生的高峰期采取主动服务的形式进行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在单数课程的前5 min内就指派相关工作人员到各个多媒体教室进行巡查,并随身携带维修工具和检测工具,若等到教室通报故障之后才抵达教室,则浪费了不少时间。通过这种定期巡查的方式,技术支持人员可以预先检测到故障,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这种巡查制度还能够缓解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压力,不仅可以使他们脱离时刻备战的工作状态,还能极大程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与身心健康。这样他们就有更充分的业余时间来从事其他工资,从而也为学校节省了一部分高额聘请费用。
3.3 加强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
在技术支持工作中,最难以管理及预测的风险便是在技术人员离开时发生故障,此时技术支持人员很难立刻出现在故障发生现场,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进度,针对这一问题,不少高等院校均识别了所有在多媒体课堂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了有效的应急预案措施。目前我国食用的现代化教学是被基本都已达到了傻瓜式操作程度,由于这些设备的科技化程度较高,构造也非常复杂,个别硬件相关故障即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再结合以往的机器故障经验,技术人员基本可以预测到教学设备的故障发生频率。学校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准备充足的备用教室与备用教学设备,确保设备故障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能够照常进行教学。
参考文獻
[1] 张玉玲,周勇.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育技术部门的新定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
[2] 王金利.高等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7).
[3] 甘忠伟.又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问题——从个案研究入手[J].现代教育技术,2010(5).
[4] 孙启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模式——走向信息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 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2011(16).
[6] 余翔,曾丽贞.以评估促进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效能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