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监管“大变脸”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等待了12年的改革,可以说是金融监管在经历多年市场急剧变化后的一次大的“革新”。
  银监会大变脸。
  


  1月银监会宣布,在不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将机构和人员编制向前台监管部门倾斜。调整后内设22个部门中,监管部门由11个增加到17个,占部门总数的77.3%,监管部门处室由85个增至109个,占比77.9%。
  这场等待了12年的改革,可以说是金融监管在经历多年市场急剧变化后的一次大的“革新”。其中,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撤销培训中心、信息中心两个部门;原非银部分离出信托部,专司对信托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原银行二部中分离出城商行监管部,负责对城商行、城市信用社和民营银行的监管。
  更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显然非常“顺应”市场的变化,此番改革中专设普惠金融部,牵头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包括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服务和小贷、网贷、融担等非持牌机构监管协调方面的抓总职责。
  而伴随着银监会的变革,金融业内,“你归谁管?”成为了流行语,而“该怎么管?”成为了金融从业者集体的“期待”和“忐忑”。
  监管变脸
  这轮架构大调整,看似不过是业务管理范畴的“再分配”,但显然银监会的变化着实让人“大吃一惊”:17个监管业务部门分门别类地履行规制监管、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其他部门主要承担监管支持职责。如监管规则制定与执行的分开、现场检查与监管处罚的分开等,将压缩具体监管执行部门和人员对法规的诠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收缩行政监管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加大监管被俘获的成本。
  显然,这样的安排,不仅使银监会在机构设置上引入内部制衡和纠错机制,降低了监管执行部门的执法随意性,而且可为被监管主体申请行政救济、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提供清晰的路径与空间。
  依照计划,此次改革方案将于1月25日前定稿,2月试运行,3月1日银监会将依照新机制运行。
  有媒体称,调整依照先定职能,再定机构,再划人员的计划进行。
  在人员调配上,人随业务走。现在只划分局级别以下人员,并未确定各部门主任,同时各省银监局局长未做调整。
  银监会表示,此次监管架构改革的核心是监管转型,转向加强现场检查和事中事后监管,法有授权必尽责;转向分类监管,以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合力;同时进一步加强风险监管。
  喧哗过后
  从2003年银监会从央行分离出来至今,整个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资产规模、业务形态、境内外机构、风险隐患等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复杂程度加剧,对监管提出了诸多挑战。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这次监管变革中信托行业重要性的提升。
  2014年,信托业以13万亿元左右的资产规模超过了保险行业,成为金融第二大行业。
  2014年末,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较2013年末同比增长28.14%;实现利润总额642.30亿元,相比2013年末同比增长12.96%。不过,创新高的背后却难掩增长乏力的尴尬。2014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经营业绩的增幅较2013年分别回落15%、17%;而2014年人均利润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显然,弱经济周期和强市场竞争对传统信托业务造成冲击,外部环境萎靡只是部分原因,核心在于信托公司2014年经历了太多变故,这其中虽然有业务转型升级尚未实现规模化导致量价齐降、高层动荡等。截至2014年末,有369笔项目存在风险隐患,涉及资金781亿元,占比0.56%,低于银行业不良水平,相比2014年二季度末风险项目金额917亿元、占比0.73%,余额和比例均有所下降,但监管政策趋严更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信托业而言,行业经历了5次治理整顿,直至2007年银监会开始分类监管、换发金融牌照,其后才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这次监管框架改革,银监会把对信托的监管职能从非银部中抽离,设立信托监管部。设立信托监管部而非信托投资公司监管部,隐含的意思是对信托业务进行监管。
  由于历史原因,信托公司作为机构的行业准入、处置等监管职责落在了银监会,但信托业务的本质是资管业务,不是银行业务。从资管角度看,信托公司从事的业务,多在证监部门监管范畴。因此,有市场人士就认为,银监会通过专门部门对信托业加强监管,但这需要与证监会有更大强度和更高水平的协调。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这一新设部门将从原来繁琐的产品审批中抽身,精力将更多地放在如何规范信托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一种更加超脱的方式履行监管职责,无疑也更有利于信托行业的发展创新。
  再比如此番改革中专设普惠金融部,牵头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包括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服务和小贷、网贷、融担等非持牌机构监管协调方面的抓总职责。很显然,在过去一年里,以互联网金融为依托的P2P借贷活动发展得十分迅猛,风险投资、大小银行、投资家们也纷纷入股P2P平台。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明晰的政策指导,“跑路”现象时有发生,借款人纷纷出现贷款违约,而且愈演愈烈。
  目前小贷协会划归银监会,而央行又负责牵头制定相关法规,审批权仍在地方金融办,因此,对小贷公司的系统性监管还需加强部门之间、中央部委与地方金融办的协调。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小贷公司的贷款总余额是9420亿元,全国小贷公司数量8791家,从业人员11万,行业利润4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风险频发的经济下行期,近10%的小贷公司亏损。
  监管摇身一变,业内风浪骤起,大家彼此似乎都要适应一段时间了。
其他文献
这家刚设立的新平台,在母公司国投内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定位。  从“中国高新”更名“国投高新”,意味新一轮改革拉开大幕。  2015年底,国投高新正式成立,名字虽新,但旗下管理的股权基金规模却已达千亿级别。而且,这家刚设立的新平台在母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投)内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定位。  “用基金的形式带动、凝聚社会各方资本,投资到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是国投打造国投高新平台的
期刊
接连斩获智慧城市战略合作项目,全面布局智慧农业,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神州数码,00861.HK)董事局主席郭为是铁定了心要往互联网转型。.  在一个悠然的乡村田园,《英才》记者见到一袭随意装束的郭为。一件麻布格子衬衫配搭时尚的休闲短裤,棕色皮鞋加白色袜子。褪去西装革履,“不再端着”的郭为自在舒心,他笑言:“自己现在的状态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每年夏天,郭为便把自己的办公场所搬到乡下,瓜果飘
期刊
在很多央企开始不断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同时,“恒天系”却选择逆行,做减法,不断卖壳导致A股市场将只剩下经纬纺机(000666.SZ)一家上市公司。看似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背后却有着中国恒天自己的资本逻辑。  8月10日,“股灾”过后的阴霾被近超过万亿的成交额冲淡了一些。第二天,经纬纺机“因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而宣布停牌。  经纬纺机现在是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简
期刊
近日来,中国的股市经历了罕见的股灾,大盘失控性下跌,一路从5178点跌至3686点,多家公司甚至跌至2000多点时的价格,股市一片哀嚎。国家连续出台救市政策,两周后股市逐渐进入反弹行情。  尽管如此,在之前的“股灾”中也仍有一些拥有良好业绩和流动性的公司,成为鹤立鸡群的抗跌股。我们试图从中找出其共同点,下面《英才》记者就这些表现突出的抗跌股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上汽集团(600104.SH) 概
期刊
社会愈加开放,心灵却愈加无处安放。  我们总是听到太多人在抱怨:“没有人理解我”,哪怕他们身边陪伴着曾经海誓山盟,同甘共苦的亲密爱人。渴望被理解,渴望有一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灵魂伴侣,已经成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心理,到底什么是灵魂伴侣呢?  据说,灵魂伴侣一词起源于希腊神话故事:最初的人是球形,两个个体背靠背粘合在一起,宙斯和众神担心人类过于强大,不敬神灵,于是把球形的人劈成两半,所以每个人都只是半个人
期刊
十年以前,私人银行在国内还是一个令人陌生的词汇,而到了2015年,国内的私人银行却已经从青涩的探索阶段走向了快速发展的成长阶段。  八年时间,对于需要百年积累的私人银行业务来说确实显得过于短暂,正如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马健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所言,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就像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充满着希望但也伴随着稚嫩。  近年来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在不断发展,作为监管机构的中国银监会也鼓励称:
期刊
不久前,美国黑石集团总裁苏世民(Stephen A.Schwarzman)见到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时问他,阳光保险用近10年的时间做到如此成绩,你是怎么做到的?张维功回答,我是以“农民心态”做企业。听罢,苏世民大笑,他对张维功说,15年前一位领导人问我用什么心态做黑石,我说是以“农民心态”。15年以后,我终于听到有人和我一样做企业的。  正凭着一步一脚印的“农民心态”,张维功带领阳光保险从创业
期刊
未来10—20年,中国将进入“印股票促增长”的时代。  万科前高级副总裁毛大庆的出走,被解读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凉的又一个信号。  很难说是悲观的氛围让2015开年数据惨淡,还是惨淡的开年数据加剧了氛围的悲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7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5972亿元,同比下降15.8%。曾经一直唱多的任志强也“松口了”、认为房价迅速回升不太
期刊
10倍年增长速度、20类细分市场、1万亿以上市场规模。    汽车后市场在资本势力与传统企业内生变革动力的驱使下来到了青春期。前者的天生叛逆与后者的稳重交织协同,令整个后市场显得尽管稚气未脱,但却能量无限。  后市场“改朝换代”  经销商“大战”车企的戏码在2014年底拉开序幕,整车销售微利甚至亏本的局面已经难以扭转。车企对中国市场规模的美好想象终究被经销商不断高企的库存拉回到了现实——卖车,不赚
期刊
长期稳健向上的强势背后,正是这些令人期待的因素在推动,而非简单的“游资炒作”。    2014上半年,在沪深股市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军工类上市企业股价集体大涨,吹响了A股市场全面反击的冲锋号。  实际上,在其他军工个股出现井喷式快速上涨之前,中航工业集团旗下航电系统的上市子公司中航电子(600372.SH),两年多来一贯都处在稳健向上的强势风格中。  对于军工板块这场令人印象深刻的井喷表现,怀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