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英语句型转换水平的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中主要涉及的句子类型有疑问句、陈述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句型教学是基础,只有教会学生将各类句型融会贯通,相互转换,才能帮助他们攻破学习英语的难关。
   一、小学英语句型转换现实问题
  随着年龄的上升,学生学习的英语句型的增多,各類句型之间转换方式的复杂化,学生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错误率也随之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之情,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升。因此当面临这样问题时,教师可将多种句型的相互转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对比使学生把握住其中的异同和关键点。同时,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英语技巧,将复杂的知识转变为易于学生吸收的知识。
   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1.确定学习目的
  小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他们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使他们的学习方向清晰,动力十足。教师可以尝试在网上选取一些英语口语能力比较好的小学生英语演讲视频,并且播放给学生看。当学生看到了表现非常优秀的榜样时,就有可能不由自主的地受到激励。
  2.扎实基础知识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特别是英语单词和句子,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使学生牢记重点知识,获得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喜欢学习英语。只要学生喜欢上了英语,他们就会更加主动更加乐于去学习英语,那么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而且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3.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
  (1)制作学习日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比如每天做多少练习题、掌握多少知识点。当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足够重视之后,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制定计划,教师转为定期进行检查。
  (2)寻找适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小学阶段的学习更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习惯也是如此,要从小培养好,否则后续的学习会十分费力。
   三、学生是学习的执行者
  1.紧跟老师的步伐,进行适当的训练
  英语课堂教学中,句型转换教学十分重要。因此学生需要时时刻刻认真听讲,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练习。教师不仅要通过练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将句型转换练习转化为游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2.发现规律,寻找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学生说明总结规律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己总结规律,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英语中有一类题型是对画线部分进行提问,即将陈述句改成一般疑问句。这时候只需要教学生将疑问词提至句首,同时注意其他词汇的形态转换即可。比如以“does”开头的疑问句,那么后面的动词必须以原型的形式出现,即“does”后面要还原,不需要加任何后缀。
  3.巩固提升,温故而知新
  学生需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定期的复习和运用,教师在每节课课前应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这种方法不占用特别多的时间,但是却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学一个单元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总结他们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知识点,并且在课下认真复习,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将清楚地知道自己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4.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只有学会运用每天所学,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比如可以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与同学的对话中操练所学的句型,从而加深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各知识点将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能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句型知识。
   四、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在句型转换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相关问题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高效率学好英语,运用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创设一定的条件,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让他们去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有去解决他们的冲动。随着英语课程的改进,我们必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标,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以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学生就本课提出的问题是课堂的生成问题,而这些生成的问题才是学生在本课学习时遇到的难点。教师给予时间学生进行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课堂,也是让教师卸下重担、轻松教学的课堂。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大胆提问呢?   一、抓课题,开篇抛疑引提問   课题是全篇课文的眼睛,也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它里面蕴藏着很多的信息。
评价一节语文课,关键在于把准两个基点:一是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二是文章内容的理性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一、理性预设,情理铺垫  《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即发现如何在理智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怎么追求这种平衡呢?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并且附带情感的理性预设,“凡事预则立,不
【正】 1985年9月2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要通过综合信贷计划、金融政策、外汇
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鲜明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高校推行教育成本核算,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校保持持续发展的
教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充分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还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恰当、适时地调控。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   一、目标确立,优化教法方式   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的核心要素。整个学期的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和北京商学院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全国商业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1987年11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现将讨论和论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政策和法律是党和政府调控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种基本手段。政策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一直以来,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是党和政府调控高等职业教育的最主要手
2019年5月下旬,我有幸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学名校长)第二批的学习,到香港的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学生的分组学习经验,此行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一、构建学习伙伴模式,促进学与教的关系   在此行参观的学校中,无论是圣保禄学校、培侨小学、拔萃女书院还是播道书院,因为班额小,每班只有30人,都采取分组学习的方法,一共分成七个小组:A、B、C、D、
家庭学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也渗透到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以及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