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前后联合运动对大鼠心梗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心梗)前、心梗后及心梗前后联合运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晚期微血管密度的影响,并检测不同运动方案对左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效应。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不运动组(Sed-Sh组)、假手术前运动组(PreE-Sh组)、心梗不运动组(Sed-MI组)、心梗前运动组(PreE-MI组)、心梗后运动组(PostE-MI组)及心梗前后联合运动组(ComE-MI组),每组16只。在正式实验前,各运动组大鼠先在跑台上进行适应性训练,然后给予跑台训练,每天60 min,每周训练5 d,共训练5周;而不运动组大鼠整个实验过程中均不进行运动训练。在第5周最后1次训练结束24 h后,所有大鼠均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或假手术。经休息康复4周后,PostE-MI组及ComE-MI组进行5 d适应性训练,随后进行8周跑台运动,每天60 min,每周训练5 d。于实验结束时处死所有大鼠,应用Ⅷ-related Antigen染色进行左室梗死区和非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测定;采用实时PCR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

结果

与Sed-Sh组比较,PreE-Sh组微血管密度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ed-MI组比较,PostE-MI组和ComE-MI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增加(P<0.05),PreE-MI组大鼠微血管密度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ostE-MI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PreE-MI组(P<0.05),而ComE-MI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PostE-MI组(P<0.05)。与Sed-MI组比较,PostE-MI组和ComE-MI组大鼠心脏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但PostE-MI组与ComE-MI组大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ed-MI组比较,PostE-MI组和ComE-MI组大鼠心脏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但PostE-MI组与ComE-MI组大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梗前运动对于心梗晚期微血管密度无显著影响,而心梗后运动及联合运动能增加心脏微血管密度,改善心梗后左室功能。心梗后运动及联合运动能上调VEGF及其受体表达,激活VEGF信号通路,使微血管密度增加,这可能有益于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左室功能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的即时效应。方法选取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分别于NMES刺激前、刺激时进食3口稀流质食物,采用吞咽功能影像数字化采集与分析系统对患者进食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咽期吞咽启动(IPS)、Rosenbek渗漏-误吸分级(PAS)、口腔运送时间(OTT)、喉前庭闭合时间(LCD)及咽通过时间(PTT)等。结果患者在NM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health emergency linked to the spread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requires specifications for the rehabilit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vir
期刊
目的通过RevMan5.0软件评价运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运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今后有关运动干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28日,收集有关运动干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女性老年人心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德胜社区50~80岁的女性老年人100例,采集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测定其安静状态下的心率(P1)、运动30 s后心率(P2)、休息1 min后心率(P3),计算心功能指数K。同时测定所有实验样本的简单反应时、注意力和空间记忆位置广度。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心功能参数与认知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规律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YC组)、老年对照组(OC组)及老年运动组(OE组),每组10只大鼠。YC组及OC组大鼠均置于鼠笼内安静饲养,OE组大鼠则给予8周中等强度跑台有氧运动。于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含量,采用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采用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训练在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折手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视觉反馈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视觉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3~8周加用视觉反馈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对2组患者进行站立位平衡功能及步态评定,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定膝关节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A global pandemic of a new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called COVID-19 resulting from coronaviru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Cov-2) infection was declared in February 2020. Though primari
期刊
目的探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d550条目与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老年养护院住院的260例脑血管病患者,分别应用ICF-d550与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采用Enter法分析临床因素与量表间的关系,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讨论ICF-d550与NRS2002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应用ICF-d550评估后发现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其下肢Brunnstrom分期结果将其分为卧床组(≤3期)及对照组(>3期),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经颅磁刺激、功能性电刺激、针灸及分阶段运动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AM1000B型生物反馈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
The present global pandemic of COVID-19 has brought the whole world to a standstill, causing morbidity, death, and changes in personal roles. The more common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death in these pa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