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力合一”角度论艺术体操的空间美学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挖掘艺术体操空间美学的内涵,探讨“三力合一与艺术体操空间美学的关系。提出艺术体操运动员通过合理有效的结合物力、心力和外力这三种力量,可充分展示出艺术体操的空间美,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三力合一;艺术体操;空间美学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50-02
  
  一、艺术体操空间美学的内涵及“三力合一”基础理论
  
  (一)艺术体操空间美学的内涵
  艺术体操的空间美学,即运动员通过身体、器械、以及身体与器械的结合在完成成套动作中的表现,来展示艺术体操的空间美。如果说比赛场是一个立体的画面,那么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在场上形成不同的画面感,而艺术体操的时间性主要通过音乐的配合来体现,动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二)“三力合一”基础理论
  “三力合一”理论是以有关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全面、和谐地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质,积极开发人本质力量的体育理论。人体内新陈代谢,以及物质奖励等激发出来的体力,这种体力在竞技中为物力,是人的心力与外力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产生良好行为的“基础”;人从认知、情感、道德及意志中产生的精神力量则为心力,是外力与体力发生联系的“中介”,即外力只有通过心力的“连结”才能作用到机体而产生富有人性的力量;人利用心理语言行为来改善自身环境,得到外界的支持,这种支持力被称为外力,其实质是一种“环境力”,它是人的本质力量,有助于开发人的“类生命”,从而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
  
  二、“三力合一”理论在艺术体操运动中的运用
  
  (一)物力(体力)——身体与器械给合的载体
  从2007年版(表1)与2009年版(表2)规则分值分配情况中我们发现,新规则在对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评判时同时强调了难度系数、艺术效果和完成质量。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原各类身体和器械的难度动作基础上,去完成更多器械技术的使用以及熟练性、驚险性加分,最好的答案就是运用物力。这对运动员运用物力这个载体来将身体与器械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体操的身体与器械的结合所展示出空间美学的发展方向也必然要通过物力这个“载体”得以体现。
  
   表12007版 分值 评分形式 难度
   10
   加分 艺术
   10
   加分 完成
   10
   扣分 总分
   20
   (D+A)/2+E
  
   表22009版 分值 评分形式 难度
   10
   加分 艺术
   10
   加分 完成
   10
   扣分 总分
   30
   (D1+D2)+A+E 注:D表示难度,A表示艺术,E表示完成
  赛场上,如果运动员因为体力问题降低了身体难度或器械运用的完成质量,就会使身体或器械难以达到最初的时空感展现要求。如果这个运动员是在参加集体项目比赛,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对整体效果造成破坏,影响整体协作,就像是一幅完美画卷上的一抹败笔,影响了整幅画的韵味。在成套动作的比赛过程中,优秀的运动员就能高质量的完成每一个身体难度,最完美的体现每一个身体姿态,再结合器械的使用,包括器械出手的频率、抛接的层面、难度的数量、动作的路线、还有舞步的变化,来向观众展现赛场空间的高低起伏,感受艺术体操的空间美学。
  
  (二)心力(心理素质)——身体与器械给合的“在状态”
  一位著名的新闻期刊作者这样写到:“当身体达到极限状态,精神高度集中,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时,个体就会超常发挥。”你也许会想“运动员会有完全忘我的时候吗?”当艺术体操运动员使用器械完成各项身体难度动作时,也许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和无意识活动,此时关节和韧带的与身体活动有关的感觉信息正不间断的输送到大脑。
  一个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只要站在赛场上,就能依靠自己的想象达到身体与器械的完美结合,能通过想象避免在比赛中各种措手不及造成的心理波动,减少失误,使自己一直“在状态”,保证正常的运动技术水平发挥,最终出色的完成整套动作,赢得比赛。
  
  (三)外力——团队的凝聚力
  我国著名体育运动心理学学者马启伟、张力为认为“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团体成员对团体所感受到的吸引力,从而自愿参与团体的活动;另一方面是团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吸引力,从而把团体成员积极的组织到团体活动中去。也就是说,团体凝聚力即是表现团体团结力量的概念,又是表现个人的心理概念。”只有完美的表演才能赢得裁判与观众的认同,得到高分,赢得比赛,而一场完美的表演则需要全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为什么在比赛中有的团队动作不能整齐划一,不能完美配合,协作是重要原因之一。队员之间缺乏沟通,对他人不解,赛前互相猜忌,赛后互相埋怨,这必然影响运动员的赛场心理状态,最终导致成套动作在完成过程中失去原有的时空感韵昧。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虽然中国代表队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但仍可以看出我国成套动作中运动员之间的协调合作与世界优秀运动队成套动作中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队员之间单一的协调类型,缺乏独特创意的协作,在空间运用上的乏力,这些都没有很充分展示出艺术体操的空间美学,所以最终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如果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成套动作过程中能充分利用物力、心力和外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
  
  三、“三力合一”与艺术体操空间美学的关系及实践研究
  
  (一)“三力合一”与艺术体操空间美学的关系
  空间美与“三力合一”,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矛盾,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1、物力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载体。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体力,因为体力是成套动作完成质量高低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还要能熟练运用器械,将器械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做到如臂使指。
  2、完美展现艺术体操的空间美学,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心理和身体上完善比赛,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状态。
  3、协作是艺术体操项目尤其是集体项目比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队员个人充分的利用身体和器械的成套动作更好的在赛场上给观众以空间美的享受,同时要求集体中每个人通过自身和其他队员在分组、同时、混合的过程中将身体与器械结合来展现艺术体操的空间美。
  4、艺术体操的空间美本身就是运动员通过身体与器械结合的一种“三力合一”,而“三力合一”的实现形式也是运动员通过身体与器械结合而成为的空间美。
  空间美作为“三力合一”的存在条件,为一定的“三力合一”服务且不能独立于“三力合一”之外,艺术体操运动员只有通过身体与器械结合的“三力合一”才能形成艺术体操的空间美。空间美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空间美会引起艺术体操运动员本身的三力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三力合一”;同时,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三力变化也会改变空间美的设定,产生新的空间美。
  在比赛层次上,任何将“三力合一”和空间美的完美表现简单理解为单一的某一种力的观点,都会否定一个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二)运用“三力合一”提升艺术体操空间美的实践研究
  1、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中,身体和器械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空间美需要物力这个载体来充当。运动员若想真正拥有勃勃生机、精力充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做起。
  定时锻炼,有规律地从事体育锻炼会令你充满活力。除了按要求完成科学的体能训练项目之外,运动员应当选择自己喜爱的且具一定体能训练功能的项目进行“爱好型项目训练”如游泳、慢跑、有氧舞蹈等,从而改善身体适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
  每餐必吃,低血糖无疑会损害运动员的体能和智能,而促使血糖保持稳定状态的一条有效途径便是一日三餐每餐必吃。
  保证睡眠和学会小憩,约有90%的哺乳动物是靠白天和夜间不停地打盹来保证其拥有足够的睡眠的,适时地睡上一小觉,对运动员恢复体能和干劲往往具有神奇的效果。
  2、心力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完成过和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比赛中只有当运动员身心结合地去完成动作,一直“在状态”地将身体与器械结合的完美无缺,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技术水平,充分展现出艺术体操的空间美。
  3、参赛队伍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队员们通过团队的凝聚力来充分展示出艺术体操的空间美。
  “三力合一”的艺术体操是对现代运动人才发展趋势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体操的空间美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比赛中不可抹杀的特性,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将二者放在一个角度去研究,那么,对于促进我国现代艺术体操竞技事业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就业期望这一概念并对以往大学生就业期望研究的梳理,总结出大学生就业期望构成要素的发展进程及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期望构成要素的情况,并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期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39-01    根据心理学的定义,期望是指主体以经验或需要为基础
期刊
摘要:最近,由湖南卫视自制的一个名叫《宫》的清宫穿越剧在湖南卫视热播,在这短短十天之内,芒果台的“开春大戏”收视成绩不断飙升,基本上稳坐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之位。近些年来,地方卫视纷纷推出重磅打造的本土自制剧一直饱受关注,当年的《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网球王子》等自制剧使得各卫视收视长红,由此引发了诸多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热议。而目前国内系统研究自制剧的比较少,借此对自制剧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希
期刊
摘要:在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报纸的定位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可谓是报纸生存发展之本。怎样对报纸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设计,使其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以《大河报》为例,对其定位和设计特色进行一些探讨,希望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  关键词:《大河报》;定位;设计;特色  中圖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
期刊
摘要:“9·11”事件后,“恐怖主义”一词开始活跃于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成为各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的对象。近几年来,全球恐怖袭击总数持续走低,但南亚超过中东成为全球“最恐怖”地区。本文从恐怖主义的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内外因来解析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的原因。  关键词: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原因  中图分类号:D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
期刊
摘要:作为率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上海市,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运用既给我们以借鉴又存在不足。本文以2010年“11·15"上海火灾为例,探讨我国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应对措施,提出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40-01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所具有的有利条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服务中如何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八条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21-02    一、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
期刊
摘要:管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理论建构在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假设之上。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假设直接导致了两种管理文化的分野和统合。辨析管理和这两种人性假设之间的关系,从管理文化对人是目的的尊重到管理文化的价值追求,管理文化与人性假设的关系已经被一个更高的理念一价值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中展现了更具魅力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管理;人性假设;经济人;道德人  中图分类号:C93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档案网络化就是以计算机数据库及互联网为主体把文字图象、声像等信息存贮在光盘、磁盘等载体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终端等方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用户提供便捷、生动、丰富、到位的档案信息。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19-01    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档案信息可使任何一位利用
期刊
摘要:随着“天仙妹妹”“犀利哥”等草根一族在网络上上迅速走红,网络推手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犀利哥”等人的走红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网络推手设置网络议程,有目的的引导舆论而成的,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推手;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41-01    一、网络推手综述    从2005年起,随着媒体和网络的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网络中的流行事件来探讨网络虚构与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贾君鹏;网络;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118(2011)-04-0148-01    一、现象回顾    2009年7月16日上午,一位IP为“222.94.255.*”的网友在百度“魔兽世界”贴吧中发了一则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帖中内容只有“RT”两个字母,意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