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

来源 :遗传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10个遗传上和籽粒形态性状上具有差异的玉米自交系,依多种可能的交配方法获得亲本P1、P2、F1(P1×P2)、F2、B、(F1×P1)、B2(F1×P2)及其相应反交RF1、RF2、RB1、RB2共10个种子世代。种植2年。依广义遗传模型建立包括种子胚乳加性、胚乳显性、母体加性、母体显性和细胞质效应的遗传模型,运用种子数量性状的精细鉴别法^「1」和混合模型分析法^「2、3」,对粒长、粒宽、粒长宽
其他文献
本文在常黏度的基础上,加上横向黏度变化,纯粹研究了横向黏度变化对球层中热对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黏度变化可以加速或阻碍球层中的热对流,并对球层中热传输方式有调节作用,但是
对青海湖南盆沉积中心钻取的一根长18.6m的高取芯率沉积岩芯(IF)进行磁化率测试显示,该岩芯在8.15~8.96m和15.50~17.28m两沉积段具有非常高的磁化率.详细的岩石磁学测量和矿物分析表明这
本文分析了地层坍塌、漏失的特性和引起坍塌、漏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涠洲12-1北油田的复杂地层(涠二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易坍塌、漏失,从而造成阻卡问题采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