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c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学里,课堂教学的最大目标是使学生学有成效。所以,在 品德与社会教学里,一定要精心准备教学计划,并且不完全受教案左右,在教学艺术和教学机制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保障 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达成教学任务。小学 品德与社会是社会主义 品德与社会与政治教育的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一定要竭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保证教学成果的同时,展开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引言:
  自新课改以来, 品德与社会课堂有了许多变化,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出现了让人惊喜的改变。新课标承扬了原有大纲的可取之处,并在许多地方进行了创新及突破。本文主要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可取之处。
  一、思品教学中的现状
  首先小学老师师资整体水平不够高;其次是教学用具缺少,教学辅助材料不齐全,缺少了教具与学具的小学课堂,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较难得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再次,老师缺乏新课改的过程培训,老师在岗前培训当中掌握的理论在真正进入课堂时,就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而学校需要加强老师的培训力度和密度,上级业务部门应该常常调查课改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召开讨论会,并且给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尽快解决。其次,上级业务部门应當给老师们提供更多参加讨论会与观摩会的机会,尽可能减少二级培训的效益损耗。再次,持续增加学校的内部设施,竭力改善学校教学状况,丰富师生教学与学习资料,给实施新课改创造很好的硬件环境。
  二、在教学中体现出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但是总体而言能够划分成两类: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长久以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着重于接受性学习,在老师的协助与辅导下得到正确结论,学生需要拼命记忆知识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学生的开创性受到了压制,并且对这门课程厌恶心理较重。新课改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慢慢学习与掌握知识,同时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
  (一) 对学生勇于尝试的行为要鼓励
  老师完全不需要担忧不讲授学生就学不会,应当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勇敢地理解与探索,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学习的过程,就算得出的结果不正确也没有问题,整个过程是具有含金量的。
  (二) 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怀疑是进步的阶梯。在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当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课堂教学的开端应是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要重视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三) 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主体位置,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使学生加入其中,如此一来,不但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在小学教学里,课堂教学的最大目标是使学生学有成效。所以,在 品德与社会教学里,一定要精心准备教学计划,并不完全受教案左右,在教学艺术和教学机制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保障 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达成教学任务。教材应当是教学的根基,优秀的教材不但可以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内容安排与体系设定上也更为合适小学生。所以,在教材规划时,老师应当处理与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如果本地区教学和教材之间有冲突,应当依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调整,让教学更为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问题教学法当中,可尝试透过各种问题,激起学生针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求知欲望。在展开小组探讨活动时,以组别作为单位,依据实际教学任务展开合作或是探索性学习,力求令学生占有更多的自主权。
  四、努力开拓课外资源,使该课程生活化
  伴随新课改的展开,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并且注重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养成。所以,在授课时,老师要依据不同内容予以整合,从真实生活里找到触发点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加到教学中。在研究教材内容时,要加强学科之间的结合,把学生的家庭与学校还有社会生活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令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多维度的思考。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实际行动进行检验,才可以有效发挥规范行为与养成良好品质的效果,这需要老师竭尽全力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延展到课外去,使掌握的知识能够巩固与升华。社会是脱离于学校之外的真实大课堂,要学好 品德与社会,不可以只是让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应当建立大局意识。在发掘教学资源,进行开创性思维训练时,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真实感。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生活中处处有教育,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效运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出台之后,针对于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的要求较之从前更高了,例如,新课标当中提出,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需要加强小学生自身的人文教育培养。新课程标准用更具有远见的眼光与宽广的胸怀针对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展开了全新的定位,在继承与发扬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思想性特点,并且加强人文性培养,指出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必须注重以民族精神与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以及实际生活历练,要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持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宏凤.新课改下的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21-22.
  [2]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38.
  [3]黄剑辉.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5(11):45-46.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探索,与各位同行谈谈打造高效课堂的十点。  1 熟悉学情是高效课堂的出发点  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到学生收益归结。面对我们所传授知识的对象——学生,要求我们教师要了解
对423例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溶栓前、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做好患者应激状态下的心理护理、并发症处理和溶栓后的早期康复护理。结果10d、3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正冲击着人们的观念,高校是观念变革的急先锋,正成为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团体,高校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较大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网络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创新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截
目的掌握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定性测定的意义及方法,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怀疑ACS患者在发病〈6h、6~72h、〉72h于床边采血进行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
【摘 要】数学是一门锻炼思考能力和培养思维模式的学科,如何启发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就是通过课堂提问,这也是启发学生思考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普遍被老师采用。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小学的思考特点,提出能切实增强课堂提问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问题 对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例患急性脑血管病的住院病人静点甘露醇250 ml,4~6小时一次.结果:20例住院病人静点甘
【摘要】教育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分析探讨了当前网络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 教育教学 创新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时代已悄然到来,网络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教育教学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但就目前而言网络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因此对基于网络环境下
临床中有大量需避光的药物,尤其是抢救药品放置在原包装内,取用不便影响抢救速度。如果置于抽屉中,又易曝光。鉴此,笔者采用放射科用过的胶片制作成简易避光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
历来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就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一个学校要发展要树名牌,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稳定不稳定,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都不能稳定的留在学校课堂上读书,这个学校就不要谈什么管理和教学水平有多高,结合我自己在职业学校担任计算机专业班级班主任的几年工作我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专业方向的建立和引导,重树学生学习信心  首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在原来的学校学习中并不是那么出众的孩子们,他
【摘要】目前,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中,听力所占的分值和分量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学生的听力状况来说并不乐观,很多的学生甚至害怕听力课,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面对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变现有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依据学情、教情和听力教学发展的实际状态提出了一些优化听力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听力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