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开架借阅管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是人民群众学习吸收知识、查找获取信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场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机构,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完成了闭架借阅向开架借阅的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图书馆的运转与服务效率,改善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模式的优势,然后主要对如何做好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2003年,为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能够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列入,正式把城乡规划领域树立起来,邹德慈先生作为核心思想者,带领着我们在北京京西宾馆里度过了众多难忘的日夜。还记得一天深夜,我突然想出了"动态监测"这个词,赶紧去隔壁敲他房门,邹先生不顾休息与我沟通讨论,充分肯定。那段时间里的一次次开会,一次次听报告,一次次点评,邹先生的身影,时至今日依然历历在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20最后几天气温骤降,寒风中收到手机上的信息,邹德慈院士仙逝,心中怅然。记得第一次见到邹先生还是1984年深秋,我刚毕业分到部建筑设计院。因为同窗戴月分到了中规院,一天中午我抽空跑到"新疆村"的另一头煤场的中规院串门,在那里见到了朱子瑜、鹿勤等几位新来的大学生,大家聊得正欢时,隔壁响起了几个操着南方口音的老人说话声,戴月示意大家小声点,
期刊
2020年12月2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邹德慈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7岁。邹德慈先生,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60多年来,邹先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不折不从、亦慈亦让,一直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见证了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是杰出的城市规划专家。邹先生长期生活在北京,对这座文化古都满怀深情,一直关心和支持首都城市发展,
期刊
重大疫情直接威胁人类社会,对其防治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起源。本文聚焦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区域性传播,界定了初发、早期、暴发等阶段,总结跨区域快速继起、区域内蔓延扩散、应对策略直接影响疫情发展程度及范围、区域性门户中心城市成为疫情输入和暴发主要地、疫情收缩阶段出现复杂长尾现象等特征。进而提出四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一是完善防灾规划,强化疫情防控的"区域-系统-平战结合"理念;二是优化管控,
惊闻邹德慈先生离世,心中无比沉痛。邹先生生前对我院城乡规划专业办学一直关怀有加,与我院城乡规划专业前辈白明华先生相交甚厚,先后多次来我院出席学术会议及讲学指导,对我院规划专业办学给予了长期支持。在我与邹先生的接触交往中,几方面印象尤其深刻。深刻的洞察,前瞻性的思考。200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我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当时,
期刊
尊敬的老领导邹德慈院士还是离开了我们。这两年他的身体一直有恙,在告别厅看着那冷冷的清瘦脸庞,再难以见到微微含笑的唇角,难掩心中悲痛,暗自泪目,朵朵琐事记忆浪花不断翻起。在我毕业工作两年之际的1979年邹院士调回北京,后来担任重新恢复组建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济所所长,我在他的领导下学习工作共事20余年。一路走来,处处得到他和周干峙、张启成等院老领导的关心培养和信任使用。
期刊
2019年过节的时候照例发短信问候邹德慈先生.他没有回,后来知道他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了.2020年倒数几天突然听到邹先生去世的消息,已被遗忘许久的岁月又重浮心头.rn我大学毕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社会珍贵的文化资源,其难得之处在于很多珍贵的技术、工艺都已经逐渐失传的情况下,其还能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的创新、完善,并且在历史的打磨中既保留了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时代:前瞻性的生态低碳发展目标、纵横交错各类规划的整合、空间规划体系的变革、城市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等,为我们这一代城市规划和研究的工作者带来不少挑战和机遇。但同时,城市规划专业高速度的往前发展也使我们很容易忘掉我们前辈走过的不平坦的路。2020年年底惊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邹德慈先生逝世的消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