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eideyu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甲型肝炎(甲肝),其病程迁延达1年以上。追踪13~14个月,用酶联免疫法和核酸分子杂交法在粪便内查到HAV,提示少数重叠感染的甲肝病例可以病程迁延,并长期携带病毒。其中1例在病程13个月时作肝活检,具有急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甲肝病例病程的迁延或复发,似不影响甲肝的良性预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肝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发现,灶性坏死区和小叶内的浸润细胞主要是细胞,而在门管区/门管周围区和桥样坏死区尚存在较多的细胞,B淋巴细胞和Leu7+NK/K细胞则均很少或缺如,提示慢性乙型肝炎不同部位的肝细胞损伤机理可能有所不同。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门管区/门管周围区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及肝内活动性病变程度有关。
1987~1888年从苏州地区分离的259株伤寒沙门氏菌,209株(80.7%)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9~11种之多。质粒电泳显示均一的质粒图谱,耐药菌株都有1条分子量约为98.6 Mdal的大质粒带。耐药菌株的结合转移试验表明,全部菌株均能转移耐药性到受体菌;对部分耐药株进行了质粒转化及消除试验。上述实验结果证明:苏州地区伤寒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系耐药性R质粒所介导。对该质粒的确认有助于病原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