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收费员 睡眠、汽车和小亭子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春国和同事爬梯子检查集装厢式货车图/杜莉华

  2018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出取消省界收费站设置。之后,拆除工作在苏鲁、川渝两个试点进行。
  2019年3月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2019年将取消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2020年基本完成取消省界收费站的任务。
  李睿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开心,她是山西和陕西省界收费站的一名基层收费员,上班已有三年,省界收费站要是拆除了,她应该会被分到附近的匝道收费站,离家也就更近了。
  一个月有22天,她都住在離家三四公里处的收费站职工宿舍。上15天班休息5天,休完假回单位,先是5天夜班,之后是5天中班,5天早班。
  李睿记得有一年的旅游旺季,她两个小时过了两百多辆车,“整个左胳膊都疼得抬不起来,缓了好几天。”
  夜班是两个人轮值,每人四个小时。有时候同一班有人请假,李睿就得上更久。“五个晚上夜班连着,真受不了。有时候捏着钱就睡着了。”

没车的时候,就盯着电脑屏幕数秒


  人到中年,睡眠也成了李春国跨不过去的坎。
  李春国是甘肃省一万两千多名高速公路收费员中的一员,他是张掖东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班长。1993年,他从养路工干起,十年后,从养管站进入收费站工作。2008年,李春国换了工作地点,从管理岗调到了车道工作,之后一直担任收费班长。
  在车道工作的十年间,李春国遵循“轮三休二”的工作制度。上三个8小时班,休息两天。第一天是小夜班,从下午4点到晚上12点;第二天是白班,从早上8点下午4点;第三天是大夜班,从晚上12点到早晨8点。
  前段时间,李春国深受睡眠的困扰。因为睡眠不好,他患上了偏头痛,医生的建议是好好休息。“但这个职业,怎么可能嘛。”下大夜班之后,回到家,李春国一睡就是一整天,饭也顾不上吃。
  初见他那天,他刚轮休两天回来上班,整个人容光焕发,一头自然卷很是精神,但眼球上的红血丝暗示着他经常熬夜工作。
  “你能控制自己什么时候醒来,但是不能控制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上大夜班之前,李春国吃过饭,9点钟就上床躺着,但是往往越想睡越睡不着。等到快11点,倒是“刷地一下就睡着了”。为此,李春国在手机上定了三个闹钟来叫醒自己。
  等到上了夜班,犯困又是李春国面临的挑战。甘肃省冬天夜晚的气温经常是零下二十多度。按照规定,收费班长不能进入收费亭,李春国要一直站在外面。
  有时候长时间没车,李春国在寒风中站着也能打盹。“为了保持清醒,会边走动边想事情,孩子的学习、父母的身体状况等等,想到无事可想,突然脑袋一下子空白,瞬间就吓醒了,醒的时候心脏怦怦直跳。”
  2008年,他做过一段时间的收费员,无聊的时候就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时间,精确到秒,一秒一秒地数过。
  如今过去十年,他还清晰记得时间显示的位置,在右下角。在做收费员的那5个月里,30个夜班,没车的时候,他就盯着右下角的时间数秒。

高峰期的时候,文明用语讲上千遍


  张掖东的收费亭里,满满当当。桌子上摆放着读卡器、电脑和键盘、点钞机,剩余的地方再放一个水杯,一盆小小的绿色假草,整个桌面就满了。
  收费员靠左边窗口坐,右边摆放一个电暖器,整个地面也满了。换岗的时候,一个人坐着,另一个人开门都得小心刮蹭到椅子。
  王艳霞在这个长2.6m、宽1.5m、高2.7m的大盒子里工作了两年。她今年29岁,笑起来露出八颗牙齿,化着一丝不苟的淡妆,语速慢但是有条理。
  2012年大四的时候,她曾在甘肃柳园北主线收费站工作,那是甘肃和新疆的省界收费站。“柳园北收费站在大戈壁上,平时我们吃的水都是从新疆拉运过来的,收费站为了方便职工生活设有职工超市,但价格还是贵一点,因为交通不便,运费也高。”
  我大学的专业是英语教育,本来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教师资格证都拿到手了。但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甘肃高速公路管理局来学校招人,朋友想去,也劝我试试,说高速公路这个行业相对比较稳定,看看能不能聘上。离毕业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们就去了,结果两个人都应聘上了,一直工作到了现在。
  去实习之前没有想象过收费员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样,想到能提前体验上班,有点欣喜地就去了。11月底,我们去瓜州收费站实习,有句话说,瓜州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练文明服务的时候,一人一张椅子在空地上,练坐姿、手势和微笑,实木的椅子,有时候都能被刮跑。
  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实习结束后,我先在柳园北主线收费站做了两个月的收费员。
  甘肃柳园和新疆接近,有一天上夜班,车道上出现了几只狼,我们就坐在票亭不敢动,直到狼走了。狼这个动物,你只要不招惹就肯定没什么事儿。
  柳园北主线收费站车流量很大,刚开始做的时候,长款短款(多收或少收钱)的业务差错是避免不了的。有一次我多收了1280元,当时操作车辆拉的是鲜活农产品,属于行驶绿色通道的车,国家规定本应该是减免的,但是我当时忘了。这个就算重大的操作失误,一次扣50元,这种大金额上面可以核销,假如500元以内的话,我就得自己承担。
  后来调到了监控岗位。有一次,春运期间,应该是回新疆上班的车,一家六口返程,在一条下坡路上,司机估计是睡着了,直接钻到大车下面,那是我第一次目睹特大交通事故。
  上班以后也想过要回学校,当时柳园那种外部环境特别恶劣,多少会存在一些心理落差。但是我们家一共姐妹三个,我是老大。我爸说我供你上学,就是为了就业,现在你都就业了,就去上班吧。所以就留下来了,现在已经八年了。   2014年,我调到了张掖东收费站,一直做收费员。张掖属于旅游城市,旺季的时候小车比较多,五一到十一期间,还有春运的时候,一个班能过一千多辆,平时只有三四百辆。
  张掖东收费站是6出4入,其中两条是ETC。高峰期的时候,一个班上8个小时,手停不下来,文明用语都要讲上千遍:“你好,请出示通行证,应缴多少元,剩余多少元,找您多少元,再见。”
  2017年,我有了自己的宝宝。我怀宝宝的时候,很担心熬夜和尾气污染,幸好宝宝很健康。尤其大车过来,一熄火一起火的时候,(尾气很熏)。
  我们收费亭都是每天打扫,要是不打扫,黄色的漆都能熏成黑的。而且我们的衬衫都是一班一换,下班时衬衣也是黑的。

尾气和爬车


  “对了,你一定要把尾气污染写上!”在采访中,李春国突然强调。
  “我们的收费员坐在收费亭里,大货车的尾氣排放管道那么粗,”李春国左右手虎口张圆合起,比了一个碗口粗的圆。“这个尾气管道差不多就对着收费员的窗口,有时候绿通车辆要停下来检查,点火熄火,尾气就冲着收费员的脸。而且收费员要目送离开,就一直吸尾气。”
  2018年张掖东收费站全年收费员的货车人均车流近30万辆,客车为438841辆。
  据李春国估算,每辆车的停车时间为十秒。忙的时候,收费亭的窗口一直开着。李春国在车道上有意识地屏住呼吸,有的老职工高峰期的时候吸一整天尾气就吃不下饭。
  作为收费班长,李春国不仅心疼收费员,肩上的担子也很重。他负责查验符合绿色通道政策的车辆,维护车道收费秩序,保通保畅。
  2010年,《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下发,规定:“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为了防止混杂其他农产品,所有走绿色通道的车都要由车道人员进行人工检查。
  李春国记得他的最高纪录——8小时过了68辆“绿通车”,他爬了二十多辆车。六轴货车均高三米以上,爬上去,底下的人就得仰着脸大声说话。在爬之前,李春国都会小心翼翼地晃晃梯子,确定梯子是稳固的。
  短梯子五级,长梯子七级,检查集装厢式货车的梯子七级。长探枪、短探枪、内窥镜,这是他的左膀右臂。李春国爬六轴货车的时候,会选短梯子。五步上梯,两手攀着栏杆,身子一纵翻进去。这对一个稍微有点双下巴的中年男人来说,委实有点困难。
  当然,不是所有的“绿通车”都要爬上去检查。只有这三种情况要爬上去:货车的边布太结实,没办法打开;或者运输的是密封包装的货物,不允许打开;或是化肥,必须要上去检查是否为国标。
  李春国和有的货车司机因为查车结下了梁子。有一次,他追缴了一辆伪装成“绿通车”的半挂,司机就记了仇。因为是定点的货运司机,下次经过收费站的时候,司机就不配合打开篷布。还有的司机为了逃费而贿赂,都被他拒绝了。
3月7日,李春国上白班,匆忙洗漱,这边接洗脸水,那边刷牙,同时开动 图/杜莉华

  夏天的时候,有异地转蜂的货车。蜂箱是敞开的,一过收费站,会留下嗡嗡的蜜蜂。虽然戴了防蜂的帽子,李春国还是没少被蜇,有的同事还因为被蜜蜂蜇到血管而住院。

无人收费时代


  1988年,中国第一的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那之后,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目前我国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因为高速公路是以省为单位修建的,投资和管理主体不同,所以省界收费站可以看成是对这一张大网的人为分割。
  省界收费站取消之后,涉及到人员的安置问题。据《法制晚报》报道,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政法教学部主任张柱庭教授说:“在相关人员的安排方面,由企业主管的经营性收费路段,员工会与企业签订符合劳动合同法的合同,解除合同需按照相关制度和法规进行补偿;在由政府贷款修建的高速路段,用工情况较为复杂,一般分为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实行事业单位制度。总之,按照原有规定及时补偿员工是较为可行的办法。”
  浙江省某高速公路监控员王伟推测:“合同工应该会被派遣到省交投集团旗下其他的产业,比如轻轨地铁等等,但是劳务派遣工可能得另找工作。”
  省界收费站的取消代表了未来高速公路的一种趋势。《收费公路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文中写道:(未来),现金收费逐渐被电子支付所替代 (去现金), 现场收费逐渐被后付费所取代 (去卡) , 收费车道、收费站在形式上将逐渐消失 (无人值守 自由流)。
  在《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总体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采用了CPC卡代替非接触IC通行卡、ETC自由流标识站代替省界收费站的方案。CPC卡又叫高速公路通行卡。不同于以前使用的IC通行卡,CPC卡不但能够识别车辆进、出收费站信息,还可以通过在高速公路路网互通位置设置路径识别系统,精确记录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
  2018年12月11日, 河南商丘至登封高速航空港区至登封段新郑新区无人值守收费站正式启用。新郑新区收费站未设置收费岗亭, 10条车道(4入6出)全部支持ETC, 与同等级别传统收费站相比, 新郑新区收费站的人员配置仅为传统收费站的33%。
  李春国觉得就算以后收费站不需要收费员,他应该也会继续工作下去,“设备维护、检查绿通车、保通保畅,都需要人做。”
  (李睿、王伟为化名;感谢王丽娟、金好栋,知乎网友的贡献;参考文章:《从窗前到幕后——高速公路收费无人化来了吗?》《自由流收费技术在拆除省界收费站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美军核潜艇进行“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测试  近日,美国海军在南加州附近进行了“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SLBM)的测试,由“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内布拉斯加”号(SSBN-739)分别在9月4日和9月6日进行两次试射,共发射了4枚无战斗部的导弹弹体。本次试射是指挥官评估测试(CET)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验证改装后的三叉戟II-D5导弹性能是否达到实战标准。  三叉戟II-D5导弹
2月27日到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第二次会晤在没有签署任何协议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双方不欢而散。对于美国、朝鲜、东道主越南和背后卖力穿针引线的韩国来说,这都是一场重大外交失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美朝双方在弃核方面的立场相距甚远,指望通过一次准备并不充分的首脑会谈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  朝鲜半岛核危机始于1994年,25年来,美朝双方剑拔弩张。为遏制朝鲜的核计划
继网约车巨头Uber上市后,现在,共享办公空间公司WeWork以470亿美元成为美国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  8月14日,WeWor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招股书。这份招股书既给投资者诚实展示了历年亏损数据和潜在风险,也描绘了它将成为一个拥有多元业务的成熟公司的图景。  2010年,WeWork创立于纽约,在重资产模式下,它以长租的形式承揽商业办公用地,再将空间切割设计、改造升
2018年3月初,我们在位于北京海淀的一处公寓见到了赵发琦。他健壮,方脸,浓眉,蓄着络腮胡子,带着一股浓郁的陕北人气质。他一开腔,那口浓重的陕北腔,如同在他的身份上盖下的一枚印章。他的朋友张鑫称他像个悍匪,匪气十足。  三个月前,最高法对陕西千亿煤探矿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定榆林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凯奇莱公司)与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下称西勘院)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继续履行。民营企业家赵发
在我还是小女孩时,有一次聊起人生和未来,我娘是这么告诉我的:现在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等有了孩子,就要以家庭为重、孩子为先,为家庭和孩子牺牲奉献。  不知道其他女孩听到这种话是啥感想,反正听在我耳里就是:等有了家庭孩子,我的人生就完蛋了、结束了,彻底没治了。  虽然我娘还用闽南语叮嘱我“父老仔幼,仙祖没救”,意思是“年纪大了才生娃会累死”之类现在看来是金玉良言的东西,但我当时满心沉浸在“生娃=
新世界  上世纪80年代,北外毕业的英语系学生钱锁桥(本名钱俊)和身边的同龄人都在跳迪斯科、留长发,“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从萨特到福柯,个个谈哲学,个个都是诗人。”  等他到深圳大学外语系教书并兼担任外事秘书时,问起一位美国外教,现今西方最牛的大哲是不是叫福柯?他是怎么回事?外教借给他一本《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一头扎进去看的钱锁桥,由此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福柯探讨的是西方的现代性问题
“抓紧时间,我们该开始了。”  10月下旬采访王石的那天,我们的视频团队引导他走位、拍摄不同景别的镜头,花去了近半个小时。王石提醒我,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看得出,他期待能尽快地进入采访。显然,在新书《个人的现代化40年:我的改变》出版之际,他有话想说。  他的表达欲更侧重在“个人的现代化”这点上。王石是谁?他的信仰,他所坚持的价值理念,他曾经做过些什么,哪些不做?采访,也如同他的演讲、出书、授课
图/本刊记者 方迎忠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向89岁的傅高义伸手搀扶时,傅高义没有推开她。甘琦感叹:傅先生研究中国、日本这么多年,终于接受了中国的“敬老”文化。往常她做同样的举动,会被别的美国教授推开——“你觉得我很老吗?”  30岁那年,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傅高义到哈佛大学访友,东亚研究中心的裴泽教授告诉他,哈佛大学最近获得一笔基金,想培养研究中国的年轻学者,可以留在哈佛教书。正是这一机缘,让
图/本刊记者 大食他们的欲望早就超出了村界,瞄准远方的大城市人物周刊:以前你做公共建筑甚至商业建筑,面对的甲方只有一个。当你在做文村改造这种社会型公共项目时,要面对很多村民。面对这么多甲方,会不会有特别磨人的地方?  王澍:是有一些细枝末节的麻烦,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它需要有某种操作的方法。跟那么多人打交道确实要有点智慧。  我有几个体会:尽管理想的乡村建设,包括学术界都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自
图/本刊记者 梁辰  在家当了近十年全职太太,白雪都快忘了自己念過导演系。以前看张暖忻导演拍的《南中国1994》,她也动过念。自己生在北方,长在深圳,眼看着泥瓦路被填平,再盖成高楼。这头的灯火渐渐赶上了对岸的璀璨。要是拍戏,一定得拍这座城。  自由行开通后白雪做好攻略和父母去香港,中环的高楼、铜锣湾的商厦、维港的夜景……“先进”成为最直观的冲击。香港路窄且繁复,路人看到了帮忙指路,指不清还会热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