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独立思想是散文诗的普遍现状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初,在寒风料峭的成都,我采访神话学大家叶舒宪。谈到他早年的一个引起广为议论的观点“诗从寺说”。他说历经二十多年,我至今不改初衷。
  叶舒宪认为,“寺”上半为“屮一”,下半为“手”,寺是主持祭祀的人。诗、持、寺三字同源,古音同部。也就是说,“寺人之言”是指举行各种原始礼仪时使用的祝辞、颂辞与套话(见《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诗言志当为“诗言寺”,进而释寺人,认为早期无寺庙,故寺当为“阉割之人”主祭祀,故而中国诗多阴柔之美。考察古代、乃至现在的原始民族里,巫祝之人在烟雾缭绕的殿堂里俯仰,与神灵附体,然后代圣立言。他们魂不附体、喃喃自语的声音,并非雄性而昂扬,或者雌性而低回,级别越高的巫祝,发出的声音呈一种中性之声,有去性别意味。
  我倏然一惊。
  我甚至觉得,那些尊贵的发声者,左右徘徊,旁若无人,进而浑身战栗,声音的确达到了一种“中道”境界。另外,毕生从事这一灵魂二传手的职业,他们的相貌也在发生变化。
  记忆里最清晰的一次,是2006年在桑披寺。一早的阳光从天窗涌进来,把一个偌大的经堂铺出一地明媚。地毯上的金莲花在强光下绽开了蓓蕾,呈现地涌金莲的幻象。经堂只有檀香在荡漾。远远看到一个背影,背影发声,我听不懂梵语,但声音分明是从背影下腹蒸腾而上,嗓子为之赋形。背影不断发送而来的声音,在光柱里袅娜,又像金刚杵那样兀立。
  那是一种熟铜的声音,锃亮而柔韧,毫无阻碍,又没有像蝴蝶那样迎风飞起,而是收敛地低飞,然后收拢,把没有被照透的阴影点亮。当黄铜与金色阳光相遇,呈现为黄金镀金的庄严,与屏声静气。
  我感到诗就是这样生成的。由于现代汉诗包括散文诗的修辞已被翻译体占领,纸上诗歌是写出来的,古人是吟唱出来的,与其说一些诗人在寻找元写作,不如说是在追忆那种声音。尤其是,那种从头骨缝灌注的中性之声。
  散文诗首先应是中性之声。其次,汉语散文诗题材近年得到了极大地开掘,但缺失独立思想仍是普遍现状。贫瘠的修辞体现了思想的弱力,我们至今没有承续《野草》的精神血脉,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对尼采的逼近与采撷,把来自古希腊的理性思辨與东方诗性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可惜这一传统却被泰戈尔的函授学生们以矮化的情书体遮蔽了。
  所以,将看得见的事物予以虚化,将看不见的事物予以具象,一直是我的诗学文体向度。
  从起源上看,思想来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性质上看,思想肯定是个体性的。它与同道式的思想可以组合成思想的共同体;从语言呈现上看,思想肯定是言语式的,是破碎的,是灵化飞至的反手剑,思想不可能也不需要以地毯式轰炸来铺垫言路。思想是一个反问,它构成的思想话语都是精神世界的晶体成分。也就是说,精神是大于思想的,精神是思想的居所,思想是精神的主宰。精神因为思想的锐利而高贵,思想也因为精神的牢固和敞亮而得以休息和生活。散文诗应该成为呈现、状写、想象这一居所的文体。
  我最喜欢佩索阿这样的散文诗:“不能成为什么,但能想象什么,这是真正的御座;不能要求什么,但能欲望什么,这是真正的皇冠。”我的双脚带动我的生活与笔触,我的文学世界从来没有被虚构过,但我一直在想象。轻飘而变质的东西灰飞烟灭了,而且我相信的事物从来就没有背叛过我。
其他文献
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我要用我的笔,写下一些诗句,通过我门前的小溪,轻描淡写地流向你。  我要用大把的时间,一直站在祖国的美丽里。  ——题记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你的声音,擦亮了云层。  我倾听你的声音时,竟找不出一个准确的词汇,来描述你的灵魂。  为什么你的声音,能够喊破山,喊破天,喊破天空的那朵白云?  是你代代相传悠久的历史,还是你堪称“陕北一绝”的美誉?  蓝色的天幕下,杆长碗大的唢呐,用
期刊
月 光  月亮洗了个淋浴,出来了。在乡村的夜晚。  田野还冒着热气。草垛沿着公路一线摆开。  萤火虫会干什么呢?飞舞着,消隐着。  讲故事的老人还没有走出茅屋,老烟斗已把开场白说完。月光下,一缕一缕的烟丝,很淡很淡。  山丘已失去了鲜明的线条。月亮散了一层形容词,就挪动了一小步。蛙声会意地铺了一片。  稻草人依然守护着空旷的田野。遗留的稻穗,被月光点化成小妹子的长辫。  我的眼睛亮了。  不知道城
期刊
柳江古镇  烟雨用细密的针脚,缝补着古镇的昨天和今天,柳江如一条拉链,收起古镇八百年的沧桑岁月。  而我,蜘蛛一般,在她古老的屋檐下,不停地织网,网住流年,做古镇没有户籍的居民,逐水而居,饮千年雨露。水光漫溢的世界,人间烟火的味道,是我轻轻的脚步,走过老宅,投向坐在门口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朵友善的微笑。  我会尽量,将自己的心化作一滴雨,敲醒沉睡的石板路,让一个又一个王朝,从这里翻身。  古树老宅,
期刊
我读着你的字,那些美丽的花朵。我的想象成为巨大的苗圃,你的灵魂出入。  那些叶子,流淌绿色阳光的水。少女丰腴的手臂插入你的赞叹之中。听见牛群在每一行空白处哞叫。  那些棕榈树啊!在异乡的情调中把根舒适地展开。每一个健壮的男子吹着横笛,坐在密集的叶片之间,在曲调的转变中感觉温暖的思考之水浸透脚足……  圣·琼·佩斯!抬起没有阴影遮盖的细长的眼帘。一群丰满的叫做“时间”的姑娘 ,走向你目光无法到达的地
期刊
卖空调的人  一辆摩托,像哪吒的风火轮,沿着生命的轨迹碾去碾来,把太阳从东边碾到西边,把丰腴的月亮碾成瘦瘦的月牙儿。  心仪夏日的太阳冬日的冰雪,还有吹得膀胱发紧的北风。  拉开卷闸门,就像打开一本刚刚启封的日记本,街上的人来人往是他日记的内容。  他相信宿命,人是风车,一辈子旋转,直到叶轮朽坏埋于泥土。  他也信輪回,一根茅草,一株花栎,都是上辈子的宿债,倾其生命偿还,还能看见来世的亮光。  他
期刊
石羊河蜿蜒流淌在五月拐弯处。  黄河之水和祁连雪水汇聚,野马泉村芦苇摇曳。  红柳和沙枣花给民勤湿地公园竞相吐艳。  我把鲜花和香味献给空旷巴丹吉林、腾格里大漠。  揉碎黄金万点轻,幽香淡雅一玲珑。  沙枣花香跟随石羊河流淌,一河谷清香,浓得化不开,在晨露里,甚至感觉就沾在了衣服上,进入身体每一个角落。  一簇簇米黄色小铃铛,紧紧抱成一团,羞涩地藏在淡青沙枣叶中。芳花尽吐,芳香袭我,花香缠人。  
期刊
悬 崖  让习惯坐在河床椅子里的水站起来,大声说出心里话。——被逼才有思想的高度。  风无情的教诲,令悬崖边诚惶诚恐的树,小心翼翼落实到一生的行为。  光阴看上去平淡无奇,转过生命的背后,往往是陡峭——  不是万劫不复,就是涅重生。  在世人眼里,风光的边缘还是风光,其实不然,风光到了尽头,举步就是衰败。——这不是命运,是事物存在的另一面。  高傲的悬崖在学究式地坚持:学会克制,就忍受冲动;想要放
期刊
苞 谷  微小的颗粒,含有太阳的光芒,也含有风的浅吟和雨的低唱。  一身洁白或金黄,常常令五颜六色的花朵,黯然失色。  也常常让自以为是的人类,低下高贵的头颅。  在时令的轮回中,在春天的乡野,苞谷种躺进土地的怀抱,一场关于孕育的故事,便浓墨重彩地登场。  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必须以耕作的名义敬畏。可以点香作揖,也可以双膝跪地叩首。犁土、播种、丢肥、覆土,每一道工序,须得郑重其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期刊
听 海  听海,海不语。像在人间吗?对话多于发音。  鸟鸣杀戮的战场。云,绣在天上,或浮在水上,都表示了敬畏。  谁愿意在三月,聽到秋虫滥竽充数的声音?  匆忙的人,万千精灵,大地包括水族,再经不起水到渠成的抚恤了。  跟着小溪的情书,会发现,大海是一个不动声色的男子。  渔网漏掉的光阴,足够再发百遍誓言。  半个月亮掉下来。谁也不承认偷啃过。  哗啦一声,舱中干杯的人,被杯中诗仙醉摘的星辰,磕掉
期刊
1  草原一望无际,间或有几匹低头吃草的马甩动着马鬃,似有风吹过。黄灿灿的太阳花轻轻摇曳,站在了鄂尔多斯大草原的最前排,犹如典雅多情的骑手。  鄂托克前旗干净、宽阔,小城宁静、温情。抬头仰望,天高,云淡,夜晚星星闪烁。  从银川进入鄂托克前旗,随处可见白杨树,树干笔直,挺拔。高耸着,似乎有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正让顶端接近白云。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鄂尔多斯背景辽阔,蓝天、白云、大地。在这里无论是一棵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