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釉质龋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初期釉质龋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方法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对初期釉质龋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选定微区、线扫描及面扫描分析.结果除病变区主要的Ca、P、O元素明显丢失外,Cl-的含量从病变表层至正常釉质区逐步降低,Al3+的含量未见明显改变;Ma+、Na+含量也出现降低.结论Mg、Na等微量元素与龋病相关.其中Mg是初期釉质龋病变中优先丢失的成分之一,可能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和静止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鱼精蛋白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实验治疗,结合免疫组化及原位DNA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内血管密度、肿瘤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6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只.在兔双侧下颌骨前部行骨切开术,以IGF-I与I型胶原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影响.方法8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拔除右上颌磨牙,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拔牙后4周末、实验2组拔牙后8周末
目的通过观察氟(F-)对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氟斑牙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牙胚体外器官培养模型,组织学观察低浓度(10 mg/L)和高浓度(25mg/L)F-对细胞增
目的观察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引区内细胞在增殖及细胞周期方面的变化特点.方法用自制的牙支抗下颌骨牵引装置,对山羊下颌骨进行牵引,0.25 mm/12h,共牵引16天,分别于开始
目的:探讨TGF-β受体在人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受体在人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人钟状期TGF-βⅠ型、Ⅱ型受体在内釉细
目的分析青年人左右侧同名牙牙动度参数是否有双侧对称性.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FX-1型牙动度测量系统,对200名汉族青年人左右侧同名牙牙动度测量,得出参数范围,对比分析其有无
目的;分析庞氏指数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以正常He及五组不同类型错He共360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齿大小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各组庞氏指数的比较。结果:无论正常He,错He牙齿大小与牙弓
目的研究P物质刺激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后转录因子c-fos、c-jun 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规律,探讨c-fos、c-jun 在P物质调控创面愈合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采用Wistar
目的比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FRC)桩钉在5种黏固剂下的固位力.方法将FRC桩钉用5种黏固剂(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聚羧酸水门汀、EB复合树脂、 AB组份复合树脂)分别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