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ha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LMWH)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以8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LMWHCa)与对照组(术前同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当天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上调、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下调(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33%(1/43),低于对照组18.60%(8/43),(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前单次给予LMWHCa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凝血功能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80例GDM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前(T0)时刻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麻醉平稳时(T1)、手术开始30 min后(T2)、术后24 h(T3)时刻观察组Fbg、D-D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高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刻对照组HR、MAP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CI)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为期治疗14 d,观察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和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均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凝血状态的价值.方法 以90例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以同期90例单纯心衰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及TEG参数,分析其评估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凝血状态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值、K值高于对照组,Angle角、MA值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值与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预防脊髓损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以85例脊髓损伤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弹力袜+抗血栓压力泵)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L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LDVT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19.05%(8/42)(P0.05),D二聚体(D-D)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左下肢及右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升高,观察组左/右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弹力袜与抗血栓压力泵物理疗法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钠用于治疗D二聚体(D-D)异常升高复发性流产(RSA)的效果.方法 以60例D-D异常升高RSA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8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替格瑞洛)与对照组(常规用药).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36/40)vs 65.00%(26/40),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小板抑制率(IP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血清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增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水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甲亢组),另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体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组).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bg)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Fbg、aPTT和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浆Fbg、aPTT和D-D对甲亢患者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D二聚体(D-D)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100例卵巢癌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36个月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28)和死亡组(n=72).检测患者NLR、D-D水平,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生存组D-D、NLR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在FIGO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腹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OR=2.163)、组织学分化程度(OR=2.436)、淋
目的 探讨胸痹方联合西药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7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胸痹方+西药)与对照组(常规西药).对比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68.57%(24/35)(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联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9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接受冠脉造影及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冠心病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0.00%、72.73%、89.09%、43.24%、70.6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支病变组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双支病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