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来了个机器人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带回来一个圆圆的家伙,妈妈说它叫“地宝”,是我们的新朋友,能帮助我们打扫卫生。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它黑黑的皮肤,圆圆扁扁的身材,肚皮下装着一块蓝色的抹布,可以用来拖地,前端有两个可以旋转的刷头,是用来清扫灰尘的,肚子里面有个盒子,是用来装吸进去的灰尘的。看着这个圆圆的家伙,我迫不及待地想让它工作了。
  地宝还真是蛮聪明的,它走过的路都能过目不忘,下次还会按照原路来清扫房间。有时候它经过的路会被一些东西挡住,这时候它就会更新地图,重新选择合适的路线。地宝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它能把消失已久的小玩具、小文具从隐蔽的角落里找出来,推到我们的面前,好像在邀功似的。
  它也有犯傻的时候,清扫完成后,它常常在屋子里绕来绕去,找不到回家的路,一边绕一边说:“未找到充电座,未找到充电座……”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有时候自己快没电了也不知道提前回家补充能量,只能半路熄火,等待我們去救援,我每次放学回家看它不在充电座上时,就知道它又犯傻了。
  有时候它还会故意使坏,把我们的拖鞋藏起来,这时候真想好好批评它,但还是不忍心。因为有了它,我们家干净整洁多了,以前床底下、沙发底下、拐角处都很难清扫,现在地宝每天工作后家里总是焕然一新,我们全家都特别喜欢它。
  别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机器人,身后却凝集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他们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地改进机器人的功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相信人们运用聪明才智,肯定会创造出更多智能的机器人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汪鼎轩: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三年级(19)班学生
  指导老师:张俊丹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其他文献
“二姑娘,你家阿婆身体还硬朗不?”  邻家爷爷的问话,跳过一朵又一朵盛放的菊花,从田埂的那头漾过来,正好落在二姑娘放牛的牛背上,还有点一唱三叹的余音呢,把牛背上单脚站立的白鹭,吓得扑棱棱地飞走了。  “多谢您记挂,阿婆蛮好的呢。您有时间就到我家去喝菊花茶呀,去年的还没喝完,今年的又在晒呢。”二姑娘乖巧地应道,眼眸晶亮。  “还是你家阿婆调教得好呀,小姑娘礼数周全。哪像我家那几个孙猴子,整天就知道大
期刊
2021年春节前,我给冯梅姗电话拜年。多年前我采访过她,当时她是常州金坛财政局的一名干部。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妇女干部,深深浅浅地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冯梅姗是其中一位。她常说一句话:妇女工作不是做一阵子,而是走到哪做到哪,甚至做一辈子,要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才能真正暖到群众的心。  1  那天,冯梅姗听说镇政府食堂的临时工徐小毛把正谈着的对象领回家了,此前她为徐小毛谈对象的事可没少操心,所以一听到
期刊
家门前有一片竹林,茂林深篁,曲径通幽,每每行于其中,常流连忘返。近来又多春雨,雨后,竹叶缀着颗颗水珠,压得平时笔直的竹竿微微弯腰,煞是好看。  今天又是三月雨停,空山新雨,满目清新。在竹林里散步,我甚至能听到竹林中噼啪声不断,大概是竹子节节拔高时的声音,生命的成长如此令人喜悦!  如果说人生有四季,那么少年就如这春天里拔节的竹笋。这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阳光,催促着在泥土下沉睡的小小竹笋。这些
期刊
将近晌午,我和弟弟窝在被子里还是浑身冰凉。  弟弟突然掀开被子,脸几乎贴上我的脸:“哥,现在要是吃一块肉,就不冷了吧?”我的眼睛猛然发光,又立即发火:“切!做梦到外头去!”我伸头看了看窗外,一条狗都没有。  今天这么冷,妈妈还去赶集,会买什么呢?荸荠吗?冰凉的,还裹满泥巴,不过很脆很甜,去年妈妈就买过一回。我蜷在被子里,又立即否定这个猜测:那回我和弟弟为了争一个大点的荸荠狠狠地打了一架,妈妈将我们
期刊
咦?我刚一低下头,就发现裤子上多了一个洞。洞呈不规则状,周围都是纤维,根根炸开的样子,清风拂过,纤维张牙舞爪,透露出一种嚣张的气势,好像以前的杀马特造型。下午还是要上课的,我可不能就这样去啊。我打开衣柜,想找条裤子换一下时,才想起妈妈昨天把我的衣服都洗了。对了,妈妈以前带着我缝过玩具熊,我来试试能不能縫补这个洞。  说干就干,我在妈妈的床头柜里翻出了针线盒,取出一根针,细细研究了起来。这针远看像一
期刊
1  礼拜天中午,艾松跑到外婆家,把玩具往沙发上一抛,就急忙跑到厨房,“外婆,今天中午有什么好吃的呀?”  “没有,你外公躺在床上生闷气,没去买菜。我早上出门有事刚回来,看时间不早也没来得及去菜市场。”外婆嘟着嘴,不开心地说道。  “外婆,外公为什么生气呀?”艾松一脸疑惑。  “哎,银行卡上的钱被人盗走了。”外婆叹了口气。  “天呐!多少钱?”艾松大吃一惊。  “三万啦!”  “这么多呢!那你怎么
期刊
每当我走进卫生间,总会时不时看到天花板上那一块与众不同的板子,它凹凸不平,还有一个大大的缺口,总会让我想到那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几年前的暑假,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里面有个大叔手拿着一个水火箭,过了一会儿,水火箭竟然一飞冲天了,真是太神奇了。我决定跟着这位大叔的制作教程做一个水火箭。  我找来一个空矿泉水瓶,用3M胶把三支水笔固定在瓶底上,作为火箭的造型;接着,往瓶里灌了半瓶醋;最后,用面纸
期刊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我离开故乡已三年。  家在长江之南,身处秦岭以北。今年的黄河两岸,柳絮纷飞的时节来得有些早,也许是春天按捺不住寂寞,早早地从泥土里探出了头。春风吹过,万物新绿,而我在这干燥又热情的北方城市求学,不觉又一年。阻挡我回乡的不只是这八百里秦川,不只是九曲回环的湍急黄河,还有尚未学成的一点不甘。  前几日细雨纷纷,直到周末才放晴,微风拂起,我想应该足以托起一
期刊
星期一的早上,外面哗啦啦地下着大雨,又得爸爸送我上学了,我们开车到了学校附近,好多车辆堵住了去路,我们只能坐在车里等着。  唉,快迟到了,真烦人,如果我们的车子能飞起来该多好呀!这样,爸爸只要按一下方向盘边上的一个按钮,车顶的天窗便打开了,出现一个旋转的螺旋桨,车子就缓缓升到了空中,接着四个车轮也缩进了车身,车子直接朝前飞去。飞在天空上的感觉太棒了,透过车窗,往下望去,亮晶晶的雨点,像无数的小精灵
期刊
那阵子,家中光景十分惨淡,才入秋,畈上的晚稻还未收割,妈积劳成疾以四十九岁的盛龄撒手西去。彼时我刚刚成家,跌跌撞撞忙完妈的丧事,即为生计千里迢迢去了东北。最后,安徽乡下那几间凄风苦雨的老屋里,只剩了九十高龄的奶奶,守着整日恍恍惚惚的父亲过日子。  父亲十多年前出过一场车祸,从此落下头晕目眩的怪毛病,奶奶早已霜雪盈头,形如枯槁,每日只得强打精神,驼着背,拄根拐,颤颤巍巍地为父亲做饭洗衣裳。  北国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