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合并苔藓样淀粉样变病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6岁,冈面部反复红斑近20年,加重3余年.双小腿皮疹8~9年伴痒,2008年6月19日就诊于皮肤科门诊.20年前患者面部开始出现红斑,外院怀疑盘状红斑狼疮,先后给予雷公藤多甘、羟氯喹等药物治疗后皮疹消退;3年前面部皮损复发、逐渐增多;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后皮疹消退.1个月前自觉腰痛.否认关节痛、口腔溃疡、光敏感、脱发等.8~9年前患者双小腿出现皮疹,伴明显瘙痒,并逐渐增多、隆起,未曾消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家族性良性天疱疮5个散发病例的ATP2C1基因突变.方法 5例来自门诊的散发病例,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5个散发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的ATP2C1基因突变,在100例正常人对照中予以验证.结果在5例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经皮肤病理和免疫病理确诊的散发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检测到5个未曾报道的ATP2C1基因突变位点,包括1个缺失突变(2025de
期刊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是一生长速度较快并能自行消退的鳞状细胞增生性肿瘤,很少发生侵袭和转移.诸多学者对其是否为一独立疾病抑或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一个亚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观点各异~([1-2])。
期刊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及基因型与女性非衣原体非淋球菌感染的黏液脓性宫颈炎的相关性.方法 女性非衣原体非淋球菌感染的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及正常人群两组,对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标本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的生物群及基因型.结果 解脲脲原体生物一群中的基因3/14型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30.98%(57/184)和43.42%(33/76).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组中生物二群的解脲脲
患者女,52岁,因右侧颊部红肿热痛6天于2008年8月29日人院.2001年患者因面部消瘦在当地诊所行奥美定双颊部注射充填丰颊术,注射总量患者叙述不详;之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004年左侧面颊有异物反应,在当地行局部异物抽吸术,并予自身脂肪充填,约半年后出现萎缩凹陷;今年初右颊部出现红肿热痛,予抗炎治疗红肿消退(用药不详).6天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面部肿胀、发红,疼痛,就诊于某医院皮肤科,查血常
期刊
患者女,46岁,家庭妇女.因面、胸背红斑10个月,臀部红斑、溃疡伴疼痛6个月由其亲戚陪伴于2009年3月来我中心就诊.患者仅提供6份既往诊疗病历,拒绝提供病史.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病历均无病史记录,未予实验室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有"湿疹、接触性皮炎、SLE、天疱疮、脓皮病"等.给予泼尼松、氯雷他定、酮替芬等口服,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制剂外用,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体检: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
期刊
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常与外源性接触性变应原密切相关,斑贴试验是检查外源性变应原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为总结近阶段本地区常见变应原种类,我们对870例接触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进行的斑贴试验。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定于2010年5月24—29日举办全国现代激光技术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和皮肤年轻化。主要内容:国内外医用激光器研究进展动向、配置及选用;激光治疗色素性、血管性疾病;激光脱毛;激光治疗瘢痕;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凤、银屑病;光动力学疗法;
期刊
例1男,23岁,因阴茎溃烂1月余、全身皮疹1周于2008年9月9日就诊.就诊前1个月患者阴茎冠状沟出现一糜烂面,初为黄豆大小,渐扩大至蚕豆大小,自认为"包皮龟头炎",予局部清洗,外用过氧化氢溶液后皮疹无明显好转,未做进一步诊治.1周前,躯干、四肢出现红斑,遂就诊于我科.既往体健,起病前1个月有非婚性接触史,起病后至今无性接触史。
期刊
目的 克隆和表达梅毒螺旋体Tp0319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活性分析.方法 挑选并克隆出Tp0319免疫优势区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间接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及临床标本.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2/Tp03 19;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