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岸边人生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浸淫出版这条文字大河40年,"为他人作嫁"几十个等身,终于完成自己的书--《我家就在岸上住》。这个岸边人身上,有着这条河的气息。
  
  郝明鉴先生,近10年,对中国语言文字略感兴趣者,大都知道您的大名,那是您办《咬文嚼字》的收获。但事实上,早在《咬文嚼字》出现以前,你已在上海出版界有了自己的影响。40年来,你编辑出版过许多书籍,记忆最深刻的书有哪些?有没有仅仅为经济效益而出的书?
  我于1966年大学毕业,1968年正式分配工作。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后又转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我参加编辑的第一本书是《毛主席最新指示》。"文革"结束,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进了社领导班子,做了近20年的副社长和总编辑。
  我参加编辑、策划包括有一些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的书,主要有《中国新文学大系》、《朱光潜美学文集》、《世界文学金库》、《文艺鉴赏大成》、《文化鉴赏大成》以及若干系列丛书等等。此外,我还编辑包括主编过约20种刊物。至今我还主编两种刊物:《咬文嚼字》和《编辑学刊》。
  到了文艺出版社以后,我编辑的第一本书,是郭沫若研究专家陈永志先生的《试论<女神>》。我编辑的第一本刊物是《文艺论丛》,我策划的第一套丛书是"文艺知识丛书",其中第一本是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有没有单纯为经济效益而出的书呢?说老实话,早期没有经济效益这一概念,而且确实这方面的压力也不大;后来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单纯为经济效益的书没有。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首先着眼的还是文化价值。
  《咬文嚼字》经常针对一些名作家开展错别字和语病"会诊",曾经引起一些争论,比如"金文明咬嚼余秋雨"等,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新名词---"咬嚼派"。作为相关者,当矛盾出现时,你怎么解决?
  "金余之争",成了一次文坛风波,既非我所料,也非我所想。两位都是我朋友。金文明和我,称得上是三同:同学、同行、同事。当年在大学里,我们同系、同班、同一寝室,睡上下铺。而余秋雨和我,至少也有30多年的交往。他中学有个同学,和我在一个大学,她经常和我谈起余秋雨,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1972年以后,我在文教办,他在写作组,经常"合署办公"。我回到出版社以后,首先想到向他组稿。那本《艺术创造工程》,便是我组织的,我在文艺会堂,组织过两场报告会,一场是刘再复谈"性格组合",另一场便是余秋雨谈"创造工程"。
  金、余两位朋友刀光剑影,我确实有点左右为难。曾想充当"调停"的角色,可惜都没成功。今天我仍然认为,学术争论包括文字争论,论战文章,尽可锋芒毕露,但不应意气用事,夹枪带棒。
  出版界大概也算与名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一个行当,而且大多是高资质的名人。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名人是谁?为什么?
  我直接接触过的文化名人,总在一百位以上。这里我想记录三个小镜头:
  一是关于朱光潜的。一次,我到朱先生家中,这时在我面前出现的景象是:朱先生一人弓身在床前,床上摊满了一本本书,朱先生身子一动不动,眼光从这本书扫到那本书。当他发现我后,告诉我他在斟酌一个词。
  一是关于巴金的。我是《巴金论创作》一书的责任编辑,在读稿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原稿的差错,便一一记在纸上,共有四五张纸。一天,我带着这几张纸,找到巴老的家,想征求一下巴老本人意见。第一次见巴老,比较紧张,走到客厅里我开始逐条说意见;巴老也是第一次见到我,估计没真正弄清楚来人是谁,便站在客厅听我啰啰唆唆。一个70多岁的老人,就这样一直站着,我讲一条,他答一条,至少站了半个小时。三是关于臧克家的。这是一位热情如火的老人。宾主在沙发上坐定以后,他就滔滔不绝地开讲。每讲到一首诗,便起身把那首诗找出来,然后把书搁在茶几上;每讲到一篇文章,再起身把那篇文章找出来,然后把书搁在茶几上。茶几上的书越积越多,越堆越高,最后连视线都被挡住了。这三个小镜头让我感悟至深。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人人是博客,家家(网站)有排行。一些名家都在自己的网页上首发最新文字,这样的趋势下,出版业还有前途吗?
  我对网络的认识,第一阶段是忽视,总认为这件事还遥不可及。第二阶段是恐惧,这时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视之为洪水猛兽。现在的认识已进入第三阶段。我认为传统出版应该实现第三次大转移:第一次由传承向创造转移,第二次由计划向市场转移,第三次由单一向多元转移。传统出版和现代网络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进。
其他文献
小孩子需要想象力带他们飞。   ——海贝卡·朵特梅  海贝卡·朵特梅是闻名全球的法国插画师,她的书在全世界的销量累计超过了300万册。  “红红”要说,海贝卡绝对是一位想象力大师,她的神奇画笔能带我们直接飞入光怪陆离的童话世界哟。  海贝卡在中国出版的书并不多,今天,“红红”要强烈推荐的《海貝卡的小剧场》就是其中一本。这本书中汇集了100多个童话和小说中的人物,而且,它是一本与众不同的雕刻书!  
昨zuó天tiān晚wǎn上shɑnɡ,下xià了le一yì场chánɡ鹅é毛máo大dà雪xuě,在zài我wǒ们men这zhè里lǐ,下xià一yì场chánɡ这zhè么me大dà的de雪xuě是shì很hěn少shǎo见jiàn的de。同tónɡ学xué们men都dōu高ɡāo兴xìnɡ极jí了le。  下xià一yì节jié是shì体tǐ育yù课kè,趁chèn还hái没méi上shànɡ
期刊
移民火星的小目标还没有实现,科学家就把目光瞄准了更远的太空。前阵子,他们一次性发现了太阳系外的44颗行星,并描述了它们的各种细节。  太阳系外的行星即系外行星围绕着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旋转,但距离我们十分遥远。早在1917年,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20年里,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呈井喷之势,它们中的大部分成员是科学家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卡卡起床后正要洗脸,忽然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出现在电视电话屏幕上的是米奇那张极其兴奋的脸:“卡卡,快到我这里来。我研制了一种新玩意儿,请你帮我试验一下。”  “什么新玩意儿?”  “你来了就知道了,快来吧!”米奇说罢,就把电话挂了。  米奇这家伙虽然还在读五年级,但是个卓越的机器人学家,研制了许多类型的机器人,深受校长莫妮卡的喜欢。卡卡是学校的科普小记者,多次同他打交道,和他成了挚友。每当
春天,冰火和小巴纷纷搞起了农产品种植。经过大半年的辛苦劳作(并没有),她们终于收获了各种各样的蔬果。  小巴篇  土豆一家说,它们喜欢在排骨汤里游泳。  四季豆长大后,和肉成了好朋友。  “可是,由于授(shou)粉出了问题,我们成了本年度最不争气的宝宝。不过,我们真的超级好吃!”  确实。  黄瓜长得可好了。拍碎它!凉拌它!  “我是‘金太阳’番茄,来自英国。我的味道浓郁,生吃很美味。并且,因为
世界如此有趣,你如此好奇!好奇鬼们,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那么大胆地问出脑海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吧!  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将问题抛向小博士,小博士将一一解答,满足你们所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体育课上,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铁制单杠。之后, 在去洗手的路上, 我闻到手上有一股铁腥味,可是单杠上并没有这股气味。为什么我的手上会有铁腥味呢?  小博士米米:  大家知道吗?铁本身是没有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以它的旷世“美貌”闻名全世界。但是,位于大堡礁北部的绿海龟却没心思欣赏美景,因为,它们遇到了巨大的危机。  科学家发现,在过去20年里,大堡礁地区的绿海龟孵化的后代中,“女孩儿”越来越多,“男孩儿”越来越少。最糟糕的时候,100个成功孵化的海龟蛋里,只有1个蛋能孵化出雄性海龟,其余99个蛋孵化出的都是雌性海龟。这是怎么回事呢?  海龟是一种有趣的动物,海龟蛋孵化出来的是“男孩儿”还
景点很多,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  国王十字火车站  这座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火车站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正是在这里,哈利·波特登上了前往霍格沃茨(cí)魔法学校的火车。  还记得哈利·波特穿墙而过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吗?它就在国王十字火车站!  如今,它已成为“哈迷”必到之地。想在这里拍张照,得(děi)排很长时间的队呢。  伦敦列登贺市场  除了鹅卵石步行道和玻璃屋頂,伦敦列登贺市场里还有很多商店
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机械建筑设施,上面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乘坐的座舱。摩天轮慢慢旋转,乘客坐在舱内可以俯瞰四周景色,既惊险又刺激。说起摩天轮的发明,很少有人知道它与世界博览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十分繁荣,各种游乐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各个州,娱乐消费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1893年,美国决定在芝加哥举办世博会,为了营造和渲染娱乐气氛,世博会主办方决定建立一个“大道乐园”,这
终于盼来了雪,因为有了雪,我们就可以打雪仗了。一年四季中,只有在这个季节才可以玩这样的游戏,我们等了好几个月,你说能不兴奋吗?  老师刚说完“下课”,我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教室。我们在雪地上奔跑、打闹,还可以随意地躺在地上,一点都不用担心衣服会脏。最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用雪当武器相互进攻。那一个个雪团在我们面前的“阵地”上飞舞,之后很准确地落到了“目标”的身上。那一刻,我们的心中快乐极了,即使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