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纳自然,景生冷暖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雨婷,浙江省嘉善县泗洲中学语文教师。喜欢诵读,于有声处浸润文化;喜欢书写,于笔墨间沉淀思想;喜欢旅行,于行走中领略天地大美。曾主持市县课题多项,发表文章十余篇。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创作源于自然,又循主观情思。在进行环境描写时,便可选择契合心境的景物进行艺术加工,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使之冷暖有别、明暗有分,拥有“绘画”般的视觉审美。
  明净简洁的色彩,“黑”“白”等无彩色系的词,或“河川”“大地”等客观概念的景,应用得当,能收到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之效,如课文《昆明的雨》中人、景、物便淡而有味。温暖明快的色彩,“橙”“黄”等暖色系的颜色,或“月色”“黎明”等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象可表达正向情感,如《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写山之薄雪、水之绿藻便渗透着人的主观温情。冷峻灰暗的色彩,通过“蓝”“紫”等冷色系的词,或“黄昏”“梧桐”等含消极性的物象来传递低落的情绪,如《秋天的怀念》中,窗外的萧瑟呼应着作者的绝望。对比变化的色彩,同一时空的反差色碰撞,或不同时空的环境对比,色彩的不同促人深思。如《故乡》开篇“阴晦”“苍黄”的描写,回忆中少年闰土的成长底色“金黄”“碧绿”,最后作者重提“深蓝”,色彩变化的背后渗透着鲁迅对社会的批判。
  犹如声音赋予语言情感,色彩也赋予环境情感基调。写作时可将个人对自然世界的视觉体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实现绘画式描写,以臻景中寓情、情中写景之效。
其他文献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你徘徊着,疏桐下。风起,吹落了梧桐叶,却吹不走孤寂的冷。  滴答滴答,夜已深。单薄的背影,冷意蔓延,那是孤雁。雁儿扑打着翅膀,来去匆匆,哪怕染尽红尘,受尽孤独,也不愿栖于寒枝。羽轻轻飘落,染了忧伤,冷落了遐想。  理想是月,月如雪。纯白的雪,没
期刊
历史长河中的一回眸,我看到了最美的你。  你以清新而又洒脱的容貌,成为整个大唐的绝世佳人。  你是太白的明月,子美的家国,摩诘的田园,义山的情思。  你是唐朝的灵魂,曾有无数文人墨客赋予你灵性。诗人已去,你却千古流传,成为后人的精神家园。总想在一片静谧中凝视你如明月星辰的双眼,随着诗人的浅吟低唱,感受时间锤炼与沉淀下最真挚的情感。  你不只是恣意如虬根蜷曲的文字,更是跨越千年无法淹没的故人……  
期刊
随着部编新教材的全面铺开,单元整合、交际语境、项目化学习等开始在教学实践与命题评价中逐渐凸显出来。而对写作的测评,从刚开始的“记叙文”一统天下到今日的“百花齐放”,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那么,在如此纷繁复杂的考试面前,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方法可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2020年的温州中考作文题。  五、探索笔记世界(60分)  18.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写作提示】  ①围绕“笔
期刊
汉无伏生,则无《尚书》;有《尚书》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几千年来,中华祖先世代守护华夏经典,传承至今,让我们知道华夏从何而来,去往何方。一部经典,千年历史,沉淀了先贤智慧,让几千年后的子孙懂得:华夏自古就是一体。  远古的大禹,秦末博士伏胜,汉代天子文帝,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同拜先贤,共同讲述《书》中曲折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  这一幕幕,“时间回溯”,催人泪目—— 《书》活了!无论古文
期刊
看完影片《姜子牙》,不觉有所思。片中的姜子牙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沉默寡言,宽袍蓑笠,隐世高侠之气呼之欲出。影片中法宝频现,各族相争,让我不由为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喝彩。联想到外国(以欧美为代表)的玄侠影片,我希望以《姜子牙》为代表,谈一谈中外玄侠电影的异同。  姜子牙手执打神鞭,受天尊之庇佑,神力之强,望尘莫及。虽然将不同影片中的人物能力作对比是不合适的,但如果选定几人为参照物,我们会发现中国仙侠
期刊
编者按:  初中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电影艺术专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的发现也非常有艺术价值。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许海连老师主持开展了一期电影《姜子牙》的专题研究性学习,结果显示,这些初中生的艺术理想现代而又狂热,他们的艺术评论稚拙而又新锐。本期“特别策划”选刊了一组4篇文章,有从电影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内涵挖掘,有从中外电影的表现手法以及内容情节曲折性所做的對比,有剖析受欢迎的内在原因,等等,都
期刊
《姜子牙》是中国影片,由明代许仲琳所著的小说《封神演义》改编而来;《哈利·波特》是好莱坞巨片,由英国J.K.罗琳所著的小说《哈利·波特》改编而来。两部电影都是魔幻色彩浓厚,荒诞而奇特,情节波折,跌宕起伏。两部电影中的情节波折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与敌人的首次交锋  商朝末年,姜子牙奉师尊之命,斩杀九尾狐妖。斩杀之时,由于狐妖的幻术,姜子牙看到九尾狐妖体内存在一个无辜的人类女孩,
期刊
神话题材的影视作品屡屡火爆,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如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2020年的《姜子牙》播出之后大获好评。这类作品究竟为何受到欢迎,好评如潮呢?现以《姜子牙》为例,来论述我的看法。  第一  画风更加符合大众审美  这些神话故事由古人所创,经后人加工而成。因此,这类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大量中国元素给大众带来别样的美感。《姜子牙》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影片中的玄鸟、四不相、归墟、
期刊
杨曙,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西湖区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西湖区项目制语文首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在《教学月刊》《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在杭州市教育频道“名校有约”栏目中为全市学生推荐书目,也在《都市快报》的“写作公益课”上为小朋友开设写作课,是一个对世界始终充满兴趣的老师。  (以下学生均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文中不再标注)  一、片段作文:描写事物中的情感抒
期刊
近几年,浙江省各地中考的写作考查多采用应用型写作与创意性写作相结合的模式。  应用型写作可视作“实用写作”或“任务型写作”,它综合考查考生是否能明确题目中布置的特定任务,是否能注意文体要求,是否能考虑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是否能做到简练、准确、流畅、得体的规范表达。应用型写作大多放置在“写作”部分,也有部分试卷(如湖州、温州)放置在“阅读”部分,采用了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分析各地的应用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