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从“导入”开始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有效的课堂,必须有好的导入。这是一个通过教师的“行动”激发学生“心动”的环节,它既是对文本的积极导向,也决定着整堂课的基调和最终走向。
  一、披情入文,创设氛围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作品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应该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磁场。教者倾注感情,披情以入文,情动而辞发,学生方能情动于衷,热情澎湃,整个课堂才能情味浓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精神战士,他的文章沉郁凝重,含蓄隽永,因时代久远,生活背景不同,理解他的作品有一定难度。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我竭力创造悲愤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设计了以下开头:“今天,我们在这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而七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又在做什么呢?历史倒退70年,让我们回到那个特定年代。刘和珍作为20年代的一位女学生,要在动荡、艰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要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抽出资金购买先进杂志,还要担任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而就是这样一位追求进步、和蔼可亲的女青年竟然遭到屠杀!”这样的开头点燃了学生的感情火花,学生推己及人,深切体会革命青年可贵的品质,由爱生恨,心中也郁积对反动派的一腔怒火,这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哲理启示,点燃理性火花
  哲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的理性思考。古老的中华文化,积淀了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如甘甜的橄榄令人回味无穷。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同是教学《纪念刘和珍君》,学生理解“浓黑的悲凉”和“出离愤怒”的时候,我以顾城的名言开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使学生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深入理解鲁迅先生面对沉沉黑夜,将悲愤淤埋心底,在漫漫长夜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从而认识鲁迅这位伟大的精神战士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三、学科渗透,引人入胜
  各门学科不是一座孤岛,各科之间互相渗透。我结合相关学科,促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晓各学科之间互融相通。教学《景泰蓝的制作》时,我引入了英文字典对china一词的解释,指出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陶瓷开始,我国的陶瓷工艺品名扬海外,特别是景泰蓝,更让外国人叹为观止。学生听到这儿,兴趣甚浓,我于是转入正题:“这些陶瓷工艺品是我国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了解制作工艺流程,导语为这堂课添色不少。
  四、绘声绘色,再现情境
  绘声绘色要求教师借助各种修辞手段把不闻不见的或是一些较为抽象的东西描绘得生动形象。教师的用语应力求传神,再现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鸿门宴》时,我先向学生朗读了《垓下歌》,接着描绘霸王别姬的场面,幽幽哀愁的楚声从四面飘来。项羽在昏灯下,两条疲倦的皱纹掩饰不住无奈。那驰名天下的霸王,此时此刻也只能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叹嘘不已,“虞姬,虞姬,奈若何”。见学生渐入情境,我引入正题:“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何以走到穷途末路,连自己的宝马和爱人都保不住,是天时不利还是人性弱点造成的悲剧?鸿门宴是项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们从中可窥探项羽失败的根源。”学生听后兴致浓郁,都想探索项羽悲剧的根源,导课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机应变,引入话题
  教师走入课堂,随时会遇到突发事件。教师要因时制宜,将学生的情绪调整到学习中。一次,我穿了一件时髦的新衣走进教室,刚到门口,整个教室沸腾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我的衣服上,还有的学生小声议论,“真美啊!”这样学生怎能进入学习状态呢?我的大脑迅速搜索可能引起学习的话题。正好上新课《恰到好处》,于是我微笑着说道:“谢谢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登徒子欣羡东家之子的美,说她的美‘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若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古代的人是这样看待美的,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当今的流行趋势来,想要做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真不容易,美,要美得恰到好处。”板书课题,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课本上。
  总之,上好一堂课,每个环节均不可忽视。当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头精彩,能使一堂课锦上添花。在课改逐渐走向深入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快乐地自主学习要从导入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活起来。 有效课堂的生成必须从导入出发。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需要。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注意的问题例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及提出的依据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又被称为评论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它是指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工具,是知识、情感和心理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一堂好课除了要有好的设计思路、好的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有好的课堂语言,音乐课堂亦是如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和谐的课堂语言,不仅能够营造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用语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