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已经不会因建筑物高度受到影响。这一点充分的表明,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已越来越强。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及发展作出以下阐释。
  关键字: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技术
  
   本文通过对当今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做以介绍,并结合建筑工程高职模板施工技术的相关资料,对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使用范围作出阐释。
  建筑工程模板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模板技术和外国先进水平相比,在模架的加工工艺、技术应用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别,采用的钢材材质也有些距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推广应用扣件式钢管支架,这种支架具有制作简便、装拆灵活和通用性强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使用量最大、应用最普遍,能占各种模板支架使用总量的70%以上,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占主导地位。七十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了门式钢管架并在八十年代初得到尝试,随后大量出现在实际工程中。八十年代中期,在引用英国SGB公司的钢管架基础上研制了碗扣式支架,这种形式独创了带齿碗扣接头,具有组装迅速简便,结构稳定可靠,配备完善,承载力大,安全稳定,不易丢失,便于管理和运输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成为建设部2000年以来重点推广新技术之一。
  二、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过程
   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指的是工程模板及支架的制备、安装、监护、移置和拆除工作,其中的模板工程在装拆方式上有散装散拆、整装整拆等,在移置方式上有反复装拆、整体移置等。装拆和移置作业是模板工艺的主体部分,作为其主导的方式,将形成其工艺的主要技术和施工特点。模板工程的标准化要求提高工艺技术对施工要求的保证水平和综合施工水平,是模板工程施工规范化的前提和条件。模板工程的配置、安装、移置和拆除四个工艺环节主导。
  不同的模板支架装拆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和工程部位进行选择,并择优选用,持续改进支撑方法。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依据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拆模板方法,选择正解的施工工艺,以满足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用工的要求,使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最佳的配置。接下来笔者根据高支模板施工过程向大家大致介绍高支模板的施工顺序。
  三、高支模板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
  1施工准备
   施工过程中时变体系的早龄期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产品的早期形态,尽管其承载能力无法更改,但可以通过施工方案优化,把模板支架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控制在早龄期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保障施工安全进行。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①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部全面技术、质量工作;②项目木工工长:对模板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负责模板工程验收;③项目专职质检员:对模板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督促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查、监控;④项目测量员:负责工程的全部放线工作、保护控制桩、水准点;⑤项目专职安全员:对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进行监控、检查,督促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对支撑的搭设质量进行现场检查、监控。
  2、安装
   模板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不足,应在梁支顶架下方地面上铺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问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应打入木楔。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挡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梁底搁枋,随即把斜撑钉牢。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其底板及侧板两头是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要按搁栅底标高钉上托木。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当梁的跨度在4 m或4 m以上时,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O.2%一0.3%。
  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两侧板外侧弹出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平板底标高减去平板模板厚及搁栅高度,在楼板支顶搭设好后再接水平线安装上可调支托及7钢管水平承托。然后将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等分搁栅间距。摆中间部分搁栅。最后在搁栅上铺钉平板模板。为了便于拆模,只在模板端部或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
  3、模板支撑体系计算
   由于模板结构设计属于临时性结构设计,目前我国还设有这类规范,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又没有关于模板设计的规定,因此,在进行模板结构计算时,根据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进行荷载取值和组合。这些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重量、钢筋重量、施工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由于太梁配筋率较大,因此钢筋的自重标准值并没有按一般取1.5kN/m3,而是经估算后保守取3 0kN/m3。其计算步骤如下:
   荷载计算后,分别对模板、主次龙骨(木枋)进行内力验算.其顺序如下:粱底模板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一次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4主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一支撑立杆的强度、稳定性验算。在驗算立杆的稳定性时应注意.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公式:10=h+2a计算。其中h为立杆的步距,B为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扦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照规范要求,对木模板系统的计算是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的。因此,在高支模设计中,各种参数的取值是否合理,将影响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当高、重、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架支承在下层结构楼面上时,则要考虑下层楼面的结构承载力.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处理。当模板支架支承在泥土地面上时,应在平整、夯实后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块支承立杆,并采取排水措施。
  参考文献:
  【1】戴国亮,蒋永生.高层型钢混凝土底层大空间转换层结构性能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3
  【2】刘雁,钟文乐等.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模板支撑体系所受荷载的实测分析【J】.建筑施工,2000
  【3】陈圣君,杨柳,在实际支撑系统中合理运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技术林业科技情报2007,39(3)
其他文献
简要设计与计算1.确定容量 PP=I_1V_1=I_2V_2(伏安)式中:I_1、V_1分别代表一次线圈的电流和电压(即所用电源电压);I_2代表二次线圈电流(即使用最粗电焊条时所需电流),不同规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做好的两篇文章,它们有其各自的侧重、特点和目的追求,按其各自的方向发展,不能混为一谈,做为新时代企业政工干部,必须认识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练好两种内功,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区别  1、从性质上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使广
【摘要】采矿行业历来是高危行业,在采矿的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在采矿过程中导入安全管理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矿难;安全管理;安全导入    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企业在支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采矿行业是高危行业,稍有不慎,都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一、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采矿过程中发
水损害己经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导致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导致沥青混合料水损坏的原因有很多,本文通过油石比的变化,采用间接拉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完成的剧作,被称为“天鹅之歌”,后世从多个角度对它进行了经典的解析.本文将从自由的主题出发,解析《暴风雨》中不同层次的人物对于自由的选择
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加强健康类课程的思路,为探求适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Through the analys
摘要:园林绿化作为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对园规划的整体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怎样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解决园林绿化苗木成活问题成为当今园林设计中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当今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的现状进行阐述,结合相关资料,对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低得现状做出分析。并针对此现象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提高园林苗木成活率     一、提高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坚持适地适树,坚持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选择不同树种;
期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抓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
项目经理部成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编制一套合理的施工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对工作任务的细化和分解,合理排定的进度计划,相应的材料、机械、劳务供应及配置计划,乃至资金计划等。合理的施工计划能具体指导施工过程,并可用做项目部人员业绩考核的准绳。在笔者与施工企业的工作交流中,多次遇到施工计划与现场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这时就往往需要生产经理、栋号长临阵相机处理,也就很难考虑成本因素了,造成无畏的损失和浪
B665牛头刨床只有起动和停止两个电气控制按钮,要使电机产生点动,需略有先后地按下这两个按钮.新工人操作时,不是电机不转,就是滑枕冲得太远,有时还撞坏刀具和工件,产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