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课改的过程中,个别学校过分看重成绩,一味追求升学率和名校效应,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阻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特别是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教学一线教师的课改手脚.为了突破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这一“冰点”,在经过实践和研究之后,发现了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并明确指出,构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模式,要以“导思、沟通、解惑、练习”为基本环节,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课堂就活起来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提升.本文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构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探索性的意见.
  【关键词】 新课程;互动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数学课堂效率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2014】GBH1479
  推进新课改以来,我们认识到课改的关键是要突破传统模式,以便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瞄准了这一关键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不同的教师在新课改方面,推进的力度不同.故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通过听课、说课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利用“同课异构”进行了认真的对比与反思,发现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集中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课改带来的问题,迫切需要创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模式,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课改关注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不知不觉地受困于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教师主讲和学生探究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了师生不能有机地磨合.出现了貌似课改、实则传统的模棱两可的陈旧的模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内容太多,时间太紧,师生没有时间互动探究;(2)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很差,学习态度不端正;(3)练习不积极,不主动,不认真,马马虎虎,无法实现练习的目标.这些问题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真正瞄准学生这个主体,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创建了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巧妙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要紧盯学生互动探究的环节,少讲,精炼,自我反思,将学生互动探究的权利彻底地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一个启发、诱导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三、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突破陈旧的数学模式
  要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上下手.彻底地改变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形成以“问题导思,学与教有机结合,练为主线”的新的教学思路.从而形成“导思、沟通、解惑、练习”为基本环节的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思路为创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一心一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导思”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张皮”现象.学生、教师提问题,互动探究问题,教师点拨问题,学生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实现师生互动.在问题的解决中,自始至终学生的思维都在动,就实现了教学的意图.“学与教有机的结合”,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的核心.学与教有机结合,其实质是摆正了学生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练”达到目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一节课,只有学生的有效思维量上去了,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一)建立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惜“言”如金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严于律己,惜“言”如金.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做、结论要让学生下.学生已知的不重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的不讲、学生经过实验弄懂的不讲.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指挥、指导、帮助.讲就要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真正做到精讲.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手,我们的学生才有自主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较好的效果.
  2.用全新的思路设计教案
  要改变教与学的思路与模式,必须从备课下功夫,从备课开始转变思路.我们要求大家备课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出三部分内容:用问题或试题形式设计指导学生自学(自己复习)的内容;围绕重点,设计学生交流、教师释疑的内容;紧扣重点设计出当堂训练的题目.真正做到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3.改革作业方式
  为了改变学生作业只为检查而起不到反馈作用的现象,建议老师们设计与备课相匹配的课堂训练作业:每节课三部分作业,一部分用来自学,独立完成教师导学设计中要求的项目;第二部分用来完成教师备课时准备好的当堂训练,力争做到当堂训练当堂纠错,把知识能力训练落实到课堂;第三部分是作业课要完成的作业,这部分作业要分层,要检查、辅导到位.
  “问题导思,学与教有机结合,练为主线”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导思、沟通、解惑、练习”为基本环节的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坚持“导思、沟通、解惑、练习”为基本环节,就会逐步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增大学生的思维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在漫长的30多年里,金银滩发生过很多神奇的故事,而爱情故事更是这些事当中的一朵朵耀眼的浪花。这里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个。男一号——谢建源,1938年出生在福州一个手工业者家
四个指导性案例的出台,吸引法学界愈加关注独具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积极关注该制度承载的价值和功能,分析它存在的问题,继而生发出一些完善的思考,离不开有权主体积极作
【摘要】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对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建立,提出较高的要求. 本文就对建立数感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感培养;重要性;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用全新的理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许多与原大纲不同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数感就是其中之一. 它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提出有关数的问题的全新理念,正确理解数感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
2017年,笔者对福艾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并在我刊杂志登载了《让动物尽享美味,健康成长》的专访稿,受到了读者们的热切关注。一年过去了,现在福艾生物公司有
【摘要】新课改推出之后,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思路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表达方式应以全新的体系和框架来体现、以深入和实践为基准,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及策略,旨在为以后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愉悦课堂,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氛围;问题;练习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充当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创造力,致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