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ANA、抗ENA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110例AIT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桥本甲状腺炎(HT)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其中HT组共62例,GD组共48例,另外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静脉血,应用免疫学方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ANA、抗ENA抗体水平.结果 3组自身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T组患者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组患者IgG和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HT组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GD组,IgA水平显著高于GD组(P<0.05);3组TPOAb和TGAb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T组明显高于GD组和对照组,G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AITD患者中ANA和抗双链DNA (ds-DN 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U1-RN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所有受检者中均未检出ENA谱中其他抗体.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AITD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积极的指导意义;ANA与抗ENA抗体在AITD中并无特异性,关于其确切病理机制和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230例,按照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周围血管病变组(DPVD组,n=128)、单纯糖尿病组(DM组,n=102).统计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研究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实行曼月乐与安宫黄体酮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UB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曼月乐治疗)与对照组(安宫黄体酮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