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sl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使用肱骨远端解剖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共3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此类骨折患者使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使用X线片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对患者使用Cassbaum评分,其优良率达到100%。
  结论: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固定,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肱骨远端解剖钢板 肱骨中下段骨折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3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26-01
  所谓的肱骨干,指的是人体肱骨外科颈远端大约是1厘米以下到肱骨髁部上方大约2厘米的地方。肱骨干骨折的现象大多都出现在青壮年的身上,常见于肱骨干的中部,然后就是下部骨折,至于肱骨干上部骨折的现象并不多见[1]。当前临床对其治疗方法有许多,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差强人意。我院自2010年始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共30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大的为58岁,年龄最小的为1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岁。患者损伤原因主要如下:4例患者因为摔伤、因为坠落或者压砸导致骨折患者各有6例、14例患者为车祸伤;患者损伤类型如下:闭合性骨折患者25例,开放性骨折患者5例。患者合并损伤主要如下:合并有胸腹部损伤患者4例,多发骨折患者3例,颅脑损伤患者1例以及桡神经损伤患者1例。患者受伤距离入院时间最长5天,最短为1个小时,均在受伤后7天之内接受治疗。
  1.2 治疗方法。患者保持仰卧姿势,麻醉方式为臂丛神经阻滞,将患肢放置在胸前。选择肱骨之外上髁切口,在切开切口的时候要对患者的头静脉以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采取保护措施,沿着外上髁嵴向着上方延伸。逐层切开之后在患者的肱桡肌还有肱三头肌之间进行骨膜下剥离,将肱桡肌与肱肌连同骨膜掀起,将患者骨折端暴露出来,将骨块和肱骨干分离处理,复位之后使用直径为2毫米的克氏针共2枚进行初步固定,如果患者是粉碎性骨折或者是骨缺损的情况,则使用自体骨在骨折断端周围进行骨植处理。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骨折复位,确保肱骨背嵴线吻合之后对其进行肱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在患者肱骨后侧为钢板近端,在肱骨外踝外侧为钢板远端。手术过程中要对桡神经有严密的保护措施。手术结束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然后缝合,使用无菌敷料对其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手术之后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时间为1周,接受了上肢石膏托外固定之后的6周则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1.4 疗效标准[1]。本次研究疗效标准主要如下:①患者接受治疗后上肢没有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且肘关节伸屈范围在(15-130)°之间的评定为优;②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折位置有轻微疼痛,肘关节伸屈范围在(30-120)°之间的评定为良;③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折处有明显疼痛且肘关节伸屈范围低于90°的评定为差。
  2 结果
  治疗后使用X线片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对患者使用Cassbaum评分,临床治疗效果评定为优的患者有26例,评定为良的患者有4例,其优良率达到100%。
  3 讨论
  在临床上面肱骨干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损伤,比较常见于青壮年患者身上,传统对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愈效果,但是因为定位技术尚不够成熟,在手术之后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那么致残率将会非常的高。而且在术后发现患者骨头固定位置不准确,复位的手法过于粗暴也是致使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的原因之一。
  解剖钢板在设计方面非常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让骨折部位恢复到正常解剖形态以及达到良好复位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速度。在本次研究中,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果提示了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有着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将患者桡神经暴露出来并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在对桡神经进行牵引的时候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2]
  综上所述,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进行固定,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与此同时术者对人体肱骨中下段骨折病理改变有深入了解的话能够有效提高治疗质量,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国安.两种方法治疗78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07):124-125
  [2] 胡国安.髓内钉治疗成人长干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9(03):155-15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采取我院2010年—2012年的30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其中对护理组进行头孢美唑治疗,对护理组进行头孢美唑钠注射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性治疗。经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人数为133人,占总数的88.6%,对照组治疗的有效人数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以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2011年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72例老年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后18例(25.0%)出现并发症,死亡1例(1.39%)。  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老年 结直肠癌并肠梗阻 一期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102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氨茶碱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采取祛痰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两组患者均不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期刊
摘要:妊娠期及哺乳期是特殊的生理时期,抗生素是妊娠期及哺乳期较常用的药物之一。正确选择使用能有效控制感染,同时对胚胎、胎儿和新生儿无损害的抗生素,才能更好地保障母儿健康。  关键词:妊娠期 哺乳期 抗生素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1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16-02  妊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临床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对54例具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超声造影对肾良、恶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优于彩色多普勒诊断(P<0.05),且TIC数值情况良好。  结论:超声造影对提高良、恶性肾脏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具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肾脏肿瘤 鉴别诊断  Doi:10.39
期刊
摘要:目的:对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在回顾分析中着重探讨了临床疗效。  结果:该组重型脑颅损伤患者在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我院又对其进行了术后回访(为期7.8±2.2个月),治愈的有28例,中度残疾患者23例,重度残疾患者7例,植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运用尿酸与血清胆红素进行检验的价值进行研究和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名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抽取35名同期的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实施血常规的检测,比较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的总胆红素与血清的水平[1]。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高,但是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较低;多支动脉病变比单支病变的患者在血尿酸的水平上较高,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一年间收治的57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对所有57例患儿均采用免钉合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进行治疗,并观察记录患者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患儿发生0级疼痛22(38.60%)例,Ⅰ级疼痛22(38.60%)例,Ⅱ级疼痛13(22.80%)例,Ⅲ级疼痛0(0.00%)例,术后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产时宫颈水肿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采用间苯三酚治疗的经阴道分娩头位初产妇60例,另选用采用地西泮治疗宫颈水肿的初产妇,比较两组水肿消失疗效、产程以及分娩方式。  结果:间苯三酚组有效率为93.33%(56/60),均为自然分娩;另4例孕妇未见明显消退,改为剖宫产,剖宫率6.67%;总产程为9.0±5.1h。地西泮组有效率为83.33%(50/60),均为自然分娩;水肿未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2年度各2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研究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  结果:患者年龄、教育程度、药物副作用、治疗方案(P<0.05),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结论:影响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因素较多,应加强宣教,进行用药指导,制定适合化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