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例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结果:单发息肉7例多发息肉1例。表现为宫腔局部隆起的高回声或诊断回声5例(875)表现为内膜增厚不均5例(1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在子宫内膜的增殖晚期掌握好检查的最佳时机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还是具有非常高的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超声声像图特点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之一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及恶变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既往子宫内膜息肉常通过宫腔镜或诊刮作出诊断如今正确采用经阴道超声必要时行超声宫腔造影能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本文总结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所有的病例均经宫腔镜下活检病理确诊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例年龄5~58岁均为已婚。就诊时有不孕、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8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
  仪器与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5~9MHz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探头套上装有耦合剂的避孕套缓慢放入阴道。注意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厚度、内膜是否均匀宫腔线回声及宫腔内异常结构。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周边和内部的彩色血流情况。
  结果
  例患者中单发息肉7例多发息肉1例。超声图像表现为宫腔局部隆起的高回声或中等回声5例(875);超声图像表现为内膜增厚不均5例(15)。病例中内膜息肉大小约5mm×6mm~5mm×18mm。
  子宫内膜的声像图表现:宫腔内条状中强回声影像回声略强于内膜形态规整或欠规整与内膜有界限周围有积液时蒂部显示清晰多发息肉表现为宫腔波厚而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见息肉内血流不丰富较大息肉蒂部可探及量点状血流信号偶可显示出动脉频谱为低速血流。
  讨论
  病因及临床症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的作用有关认为子宫内膜局部受激素及损伤刺激引起局部过度增生息肉形成。
  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及恶变常见于5岁以上的妇女。年龄在更年期或绝经后期患者中恶变率约1~15。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的临床意义:由于子宫内膜息肉表面较滑并且在宫腔内大部分息肉是浮动的不易被刮同时在诊刮过程中极易把息肉刮碎混在子宫内膜组织中不易确诊。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探头位置紧贴阴道穹隆使子宫、卵巢位于超声束的近场采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阳性诊断率大于诊断性刮宫的阳性诊断率。而且超声检查方法简便、费用较低、无创伤及可反复检查所以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体现出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在声像图上可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相混淆所以必须仔细鉴别。①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内部为较均匀的高回声或散在分布的小囊结构且增厚的内膜与子宫肌层界限清楚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其图像上表现为结节状不均匀回声团块可在检查时多切面观察团块会发现团块成片状轮廓不及子宫内膜息肉那么清晰、有立体感且部分增厚的内膜中央可见强回声内膜线。②子宫黏膜下肌瘤:边界较清晰内部多为低回声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团块是从子宫肌层向宫腔隆起且基底部较宽超声上可显示团块基底部内膜中断团块内部彩色血流较为丰富多可见外周环状血流。而子宫内膜息肉的血流信号一般较子宫黏膜下肌瘤少且息肉的血流大部分呈现位于中央的条状血流信号或点状血流信号。因此血流形态的差别也是这两种妇科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之处。③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明显不均匀或局限性增厚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团块形态不规则子宫内膜与肌壁分界不清团块内部彩色血流较丰富可测及RI值较低。
  有学者研究分析认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在子宫内膜的增殖晚期因为在增殖晚期(特别是排卵前)子宫内膜增厚呈现为低回声低回声的子宫内膜与高回声的子宫内膜息肉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率及诊断的准确率能大大地提高。
  综上所述虽然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图像是非特异性的但是只要注意掌握好子宫内膜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机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鉴别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还是具有非常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检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是目前辅助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钟瑜.新编实用妇产科超声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9:61.
  徐宁,胡越.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8,19():7-76.
  史妙丽.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6,11(7):85-86.
  魏学功,杨旭东.子宫内膜息肉例临床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1,():8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Graves病伴发周期性麻痹(TPP)11I治疗效果。方法:11I治疗GD伴发TPP患者678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I治疗后6个月55例患者痊愈其中发生甲低18例甲亢缓解11例甲亢治疗后无效例。甲亢痊愈患者有例TPP再发甲亢缓解患者6例TPP再发甲亢治疗无效患者有7例再发TPP。甲低患者无再发TPP者。结论:11I治疗GD伴TPP患者安全有效应作为TPP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因素。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例行内科治疗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后完全痊愈71例(59.17)治疗无效例(1.67)。PG、hPG、HbA1c、BP、D-、ABI、皮温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5)控制好血糖、BP、D-提高ABI及皮温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结论: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切实有
期刊
关键词风湿病伤寒传变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之藩篱凡外感风寒之邪每先入犯表阳故伤寒太阳病 多出现在外感疾病的早期。《伤寒论》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伤寒太阳病之提纲凡外感伤寒邪初起出现此脉证的叫做太阳病确切而言叫做太阳伤寒病然而临证多见以太阳病提纲为主证兼见身痠困头重脉濡等以风邪与寒邪混杂兼见的如外感风寒营卫失和的桂枝汤证风湿在表的麻杏薏甘汤证寒湿证在表的麻黄加术汤证风湿表虚的防己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自拟方温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例随机分为温心饮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5例观察两组不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无论是在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5)。结论:自拟方温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临床可应用。  关键词温心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PNH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与洗涤红细胞的差别。方法:统计5例次PNH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及洗涤红细胞记录每次输血前、后各1天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是否发生输血反应及溶血反应重点研究输注红细胞悬液与洗涤红细胞是否存在不同。结果:输注红细胞悬液后HB上升的程度比洗涤红细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红细胞压积变化相比无差异。结论:PNH患者输注相同血型的红细胞悬液是安全的并且比洗涤红细胞得到更好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西药治疗患者8例为OG组中西医结合治疗6例为TG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TG组治愈例例其余例转手术治疗治愈率9.平均治疗时间6.6±.1天;OG组治愈例例治愈率78.57平均治疗时间8.7±6.天。比较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保守治疗。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中药灌胃中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耳内胆脂瘤6排螺旋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耳内胆脂瘤患者77例(85耳)的T征象。结果:耳内胆脂瘤的T表现有外耳道及中耳窦腔内软组织密度影相应部位骨质破坏多伴鼓室、鼓窦扩大。结论:6排T能清晰显示耳部细微结构对病变侵犯范围及程度作出精确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胆脂瘤外耳道中耳体层摄影术  胆脂瘤是耳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引起严重的听力下降及颅内、外并发症严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T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对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8例肾病患者行T引导下行带引导针的半自动切割式活检针活检术全部病理组织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对全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取材成功率99.组织学准确率1肉眼血尿发生率5例(.)肾包膜下出血6例(5.1)。结论: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特异性高的微创诊断手段在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灸合并行为干预治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并符合肥胖症患者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例。干预组干预措施包括电针灸、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康复治疗共6个月。结果:干预组体质量、腰围、臀围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85。③服用抗精神病药半年以上;④年龄18~9岁;⑤排除孕妇、哺乳期、晕针妇女。  一般资料:符合入组标准共计6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每
期刊
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属于一种医学检验仪器从世纪5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的。其原理主要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目前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医院的拥有率相当的高几乎每个医院的检验科都会至少拥有一台生化分析仪。分析仪器的定义为一套完整的测量仪器和其他相关器械组成来完成特定测定工作的设备。  种类  自动生化仪常见的分连续流动式分析仪、离心式分析仪和分立式生化分析仪。目前临床实验室所用的大部分分析仪都属于分立式生化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