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戏剧的发展正走进低谷,究其原因在于群众戏剧创作的不适时宜性。推动群众戏剧创作,“三贴近”原则是重要的指导原则。在群众戏剧创作中要发挥“三贴近”原则,需以生活为源、群众为根、实际为限。
  关键词:群众戏剧;三贴近;剧本创作
  群众戏剧曾是普通百姓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新型娱乐方式不断涌现,群众戏剧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出现群众戏剧没群众的现象。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群众戏剧产业陷入发展的低谷:市场的萎缩和政策支持的弱化,使许多小剧团难以维持生计纷纷解散;一些较大的剧团在苦苦支撑的同时,疲于应付剧团人才流失、演员青黄不接、持续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群众戏剧产业的境况比较压抑,部分剧团迫于生计甚至开始表演一些格调不高、形式粗俗的节目,间接伤害了整个戏剧产业。不过群众戏剧并非毫无出路,仔细分析群众戏剧的现状,我们不难察觉,新型娱乐方式的出现并非是群众戏剧衰弱的主要原因,群众戏剧之所以渐渐失去市场主要原因在其自身:群众戏曲内容不富有时代气息,群众歌剧不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群众戏剧小品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这才是群众戏剧失去魅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优化群众戏剧创作,革新戏剧表演内容,是群众戏剧焕发新春的必经途径,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则是群众戏剧创作的刚性指标和重要依据。
  一、生活为源,群众戏剧创造真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之于艺术创作如水之于鱼,氧之于火,缺之则不活、则不燃。群众戏剧创作自然不可能也不可以脱离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是当代群众戏剧创作的重要要求。因此,贴近生活,创造充满生活本真的群众戏剧是赢得受众的根本方法,也是所有剧作家都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如何在剧本创作时做到贴近生活?写当代故事话百姓家常与揭现实罗裳诠生活之意是两个不错的写作方向。
  (一)写当代故事,话百姓家常
  所谓写当代故事,话百姓家常,主要是针对群众戏剧题材陈旧,与时代脱离这一问题提出来的,强调剧本创作应更多地以当代社会生活为土壤进行艺术加工。以戏剧戏曲为例,过去一些群众戏剧创作惯于向古装经典、神话故事取材,编创的剧本内容跳跃,逻辑怪异,构思牵强且糊涂,百姓既看不懂,又看得乏腻,久而久之对于戏剧本身也失去兴趣。而近年来一些描绘当代生活题材的戏剧取得成功,也印证了群众戏剧创作应该以百姓的生活为切入点。如2011年由陕西戏曲研究院推出的大型秦腔剧——《西京故事》,讲述的便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干部知识分子,为照顾、支持考入西京名牌大学的孩子,进城打拼,经历各式人情冷暖后,最终融入城市的故事。《西京故事》以普通农民工为题材反应了中国普通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面,一经演出,好评如潮。因此,群众戏剧创作,应以更多地取材与当今生活实际,从最质朴的生活角度出发演出最令人感动的人生。
  (二)揭现实罗裳,诠生活之意
  群众戏剧创作要贴近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现象的抓取和放大,通过对微观生活的戏剧化表现,揭开现实罗裳,诠释生活,解构生活,这样的群众戏剧创作便是成功的。我们以戏剧小品为例,戏剧小品可以说是现今群众戏剧中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戏剧小品做得好,便不怕没市场,而戏剧小品要做好,便不能缺生活。赵本山可谓是戏剧小品的泰山北斗,他的《卖拐》三部曲,抓住了生活中买卖物品这一最寻常的环节,通过夸张诙谐的戏剧化呈现,揭示了人性中自私自利、投机取巧等弱点,也将利益至上,人性淡漠的社会现象揪到人们眼前,令人喜后生忧,回味无穷。
  生活是群众戏剧创作的源头,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的戏剧是群众戏剧不断发展重要保证力量,若抛开生活进行创作,便如切源断流,群众戏剧便离死不远矣。
  二、群众为根,群众戏剧创作为群众
  群众戏剧,顾名思义便是以群众为主要受众的戏剧创作。若说生活是群众戏剧创作的头,那么群众便是群众戏剧创作的落脚点,是根基。若无视群众而随意创作,那么群众戏剧创作将因失去目的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群众戏剧创作应该贴近群众,创作出适宜群众,为群众乐见的剧目。群众戏剧创作要注意贴近群众,应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群众戏剧创作应贴近群众喜好
  群众戏剧创作要赢得受众,便要创作出符合受众喜好的剧目,要使创作出来的剧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便要抓住群众的脾性,顺着“毛”摸,群众的气顺了,戏便自然有人看了。要创作群众喜爱的剧目,便必须使创作具有个性,此间的个性绝不能任你天马行空,这里的个性必须贴近受众的语言个性、行为特性和心理特点。如:我所在的基层文化馆,面对的受众是渔农村的老百姓,因此当我们戏剧在创作过程中,便必须考虑创作具有地方特色或与渔农民勤恳憨厚,豪爽大度的形象特点相近的内容,创作符合渔农村依山傍海,既渔亦耕生活习性的内容,加入渔农民平时会说、自己又说不好的个性化语言。只要群众戏剧的“味”对了群众审美的“胃”,便毋须担心群众不来看戏。不过我们创作戏剧的过程中,应注意厘清正常爱好和低俗趣味这二者的关系,在满足群众正常喜好的同时,应坚决抵制、远离少部分低级趣味者提出的格调低俗的要求。切不可无视戏剧创作的职业道德和原则,为经济利益而无差别地迎合。
  (二)群众戏剧创作应贴近群众认知习惯
  群众戏剧是群众的剧,便应符合群众的认知习惯。这些年有这样的一类戏剧,它们符合所谓的好戏剧的大部分标准,能各大评奖会上摘得大奖,但是它们却难以赢得受众,群众看不懂,便也不想看。这一类戏剧常如昙花一般须臾灿烂,究其原因,无外乎创作过程中,丝毫不考虑群众的认知水平,一味追求崇高的艺术和超前的创作,忽视群众戏剧应贴近群众这一核心原则,群众需求被束之高阁,最终便只能为市场淘汰。还有一类戏剧,喜欢无视剧目与载体,盲目追求高大全,刻意追求主旋律,戏剧内容散乱,衔接生硬,此类剧忽略群众认知习惯,有急功近利之嫌,失败在所难免。   这两类戏剧的失败告诉我们群众戏剧创作,应追求通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应符合普通群众的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演群众看得懂的戏,真正把群众戏剧落实到为群众服务。若只为专家评委创作,又怎能叫群众戏剧,倒不如改称“专家戏剧”。
  三、实际为限,群众戏剧创作讲实践
  任何艺术形式的表达都不可能脱离实际而独立存在,群众戏剧创作亦然。贴近实际是群众戏剧创作的第三个原则,也是其界限,是群众戏剧创作的警示区域,超过了实际,群众戏剧创作得再贴近生活,再符合民众品味,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戏剧是一项最终需要演员、舞台、观众综合完成的艺术,群众戏剧创作忽略这些因素,将无归宿。
  (一)创作内容要符合一般规律
  群众戏剧要贴近实际,首先其内容便应符合一般规律,即符合一般的社会现象、生活规律。我们在创作群众戏剧时,一定要注意所创设内容的发生、发展切合其故事情境,符合一般逻辑规律。例如,当我在创作一个渔农村生活主题的戏剧小品时,主人公提到了耕与渔,那这里的耕、渔便必须符合实际生活的耕、渔,切不可出现实际生活里该耕的时候剧中却去渔,该渔之时剧中却在耕的情况。其次,群众戏剧创作必须与电影剧本、电视剧本等创作区别开来,倘若将这几者的概念产生混淆,那么群众戏剧创作将不适应其创作规律,这将导致整部剧作在呈现的过程中将出现混乱,造成演员无法演,观众无法观的现象。
  (二)创作内容要适应表演实践
  群众戏剧创作,除了内容合乎事物一般规律外,剧本的创作亦应适应舞台表演实践。如果忽视戏剧舞台的表演规律,那么戏剧创作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如:戏剧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言和演员肢体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这便意味着像意识流这种注重心理表现的创作手法不能应用到剧本创作中,因为戏剧演员显然并不擅于进行心理表达。又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一部巨作这笔者毫无意义,但其文学成就显然高于戏剧成就,因剧本而了解哈姆雷特的人远多于因为戏剧舞台,其原因便在于《哈姆雷特》中许多场景并不符合表演实践,依靠舞台表演都显乏力。我们群众戏剧创作显然很难企及莎士比亚的高度,若不注意舞台表演实际,便很容易造成文学、戏剧双失败的结果。
  总之,群众戏剧创作是群众戏剧是否能复兴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优秀群众戏剧剧本的产生并非单纯依靠“三贴近”原则便可实现,它需要一代人在坚持戏剧的艺术性和文学性等品格的同时,不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总结创新,彰显个性,为群众戏剧的新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秦政.也谈戏剧创作的困顿[J].戏剧文学,2011.4-8.
  [2]张乐.谈谈群众戏剧创作的现状和发展问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20-121.
  [3]陆军.给上海群众戏剧创作导脉[J].上海戏剧,2005: 13-14.
其他文献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作者雷夫老师字里行间的思索与探寻让一线教师得到很多启示,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而站在基层美术教研室主任的角度读这本书,我对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独艳不春,百花盛开春满园  “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的第一个启示就是:一支优秀的美术教师队伍得益于每个美术教师的优秀业绩。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海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文学本位研究的重视,对张炎词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张炎词学思想的形成及理论渊源,二是对张炎《词源》论词标准的探讨,三是对“清空”范畴的阐释,四是对上卷音律论的研究。研究呈现系统化,多角度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张炎;词学思想;词源;论词标准;清空;音律  张炎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及词学理论家,撰有
符号学的诞生不仅在语言学界有重大影响,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也尤为深远,在这之前的文学评论不可能在文本内部达到如此广阔的空间,所以文学研究的中心一直在文学的外部。符号学
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接受后前路减压前路内固定手术,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意外损伤发生,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3级),感觉
全球范围内在线学习都正处在寻求有效发展的阶段,而中国有着远程开放教育的悠久传统,在线教育的发展极富活力,但真正接纳在线教育也还需时日。在高等教育领域,在线与现场相融合的
患儿:女,3个月。患儿出生后腹壁即有一拳头大小包块,逐渐增大,就诊时已如小儿头颅大小。体检:腹壁左中有一完全性的连体胎体,形如臀部及双下肢,双下肢分别有足掌及足趾,两肢
摘要:不同主题之间水事纠纷解决对水资源的总量控制、节约利用和污染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水事纠纷解决法律机制并不完善,从分析水事纠纷解决现状入手,提出我国现有制度的问题和缺陷,主要是立法不完善、非诉讼解决方式单一和诉讼解决方式受案范围狭窄,从而认为完善我国水事纠纷的法律建议是完善现有的立法、充分发挥非讼性质调处机制和充分发挥诉讼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水事纠纷;问题;完善  一、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的
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
患者女,66岁,54 kg,因患子宫脱垂行择期阴道修补术,除骨质疏松外无其他并存疾病.患者无烟酒嗜好,术前无特殊用药史,无精神及神经系统病史.rn患者术前2 h口服咪达唑仑10 mg,入
文本的诠释至关重要,诠释必须紧扣本文,从文学语言、思想观念方面切入文本。诠释者的学养是诠释的关键。 Text interpretation is crucial, interpretation must be closel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