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活动中小组画是由几个幼儿共同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的绘画形式。近年来我在绘画教学中对如何引导幼儿在小组画活动中提高合作能力,进行了较深入的思索与尝试。
  
  一、创设情景体验,诱导幼儿萌发合作意识
  
  为了让幼儿具备合作意识,就要让幼儿了解合作方法的重要性。例如在主题活动《秋天的图画》中我运用对比操作的形式把全班幼儿分成四组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六个小朋友为一组画一幅秋天的图画,老师只对A组幼儿进行合作方法的指导。在展示各组作品时,孩子们自评:只有A组画得好。因为这组画主题明确,内容一致,色彩和谐。而其他小组有的绘画内容不一致,每幅作品上都是零乱的,没有丝毫联系。小草长到了天上,太阳天上一个地上一个,有的小动物也四脚朝天,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有的为在绘画中占一席之地发生争执而将画纸撕破,有的将同伴已经画好的图案涂得乱七八糟。这说明幼儿在合作作画时根本没协商,再请A组幼儿介绍经验,他们道出了先协商、再分工操作的合作方法。这时我就告诉他们什么是合作,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合作的技能。这次活动让幼儿明白了在小组画活动中,会合作和不会合作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后果,从而明白了掌握合作方法的重要性。
  
  二、营造快乐氛围,引导幼儿掌握合作方法
  
  师生共同确定小组画主题后,幼儿就要进行同步操作。孩子们在一起作画免不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分歧,要解决问题,减少分歧,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把握好两种关键的合作方法:
  (一)善于运用沟通。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同,因此用画笔反映生活的内容也是多角度的。不同的孩子要完成同一主题的小组画作品,就必须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学会用语言沟通,努力理解他人的看法,表现自己的想法,运用语言协调小组成员的认识,商讨富有新意的小组画内容。对在小组画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想法,必须征求同伴的意见,取得共识后才能进一步操作,因此善于沟通对于合作中的幼儿极为重要。
  (二)学习有效分工。小组画前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是小组画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分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孩子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即在小组画活动中,每个孩子必须承担什么具体任务。二是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幼儿认知能力及绘画水平存在个别差异,小组画的分工要因人而异。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头脑灵活的多在绘画内容上动动脑筋,绘画能力强的承担小组画的中心构图任务,善说不善画的多解决协调问题及画背景和旁边的花草,色感强的承担涂色任务……
  此外,小组画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幼儿熟悉分工合作形式。
  1 分头合作法——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分工合作方式,合作程度最低,即明确每个幼儿任务后分头操作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在汇集每个人的作品共同组合成一幅小组画。例如,小组画《民族大团结》就是让每个幼儿画一个喜欢的熟悉的民族娃娃,剪下后贴在墙上,组成一幅主题画。
  2 想象延伸法——这种方法是在前一位小朋友绘画的基础上,受到启发,根据个人想象逐步添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例如小组画《海底世界》,我们在超长的图画纸上画了两条热带鱼,孩子们有的添画乌贼,有的添画乌龟。之后有的幼儿认为水中要有水草,石头,就画上;有的认为鱼要呼吸,会有泡泡,就添画了很多圈圈;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幼儿认为大鱼会吃小鱼,就画了一条黑乎乎、锋利牙齿的大鱼,要吃老师画的热带鱼。
  3 同步操作法——这是所有组员同时同步在同一范围内完成作品的方法,也是难度最大,合作程度最高的分工合作的方式。例如制作小组画《森林运动会》时,有的在中间画大象和狮子拔河,有的在纸张上方画森林……绘画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有分歧,需及时解决,所以沟通最重要,合作程度最高。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都要开展全班幼儿“庆六一”合作画活动。这个活动是需要孩子们相互之间的合作和配合,一起努力来完成这幅10米长的巨大作品。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转动起自己的小脑袋,绘画出了很多有自己的特色的画面。于是《快乐的节日》、《绿色家同》、《我们是一家》等一幅幅巨大作品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10米画卷挂在幼儿园门口围墙外,得到了家长、社区的一致好评,也同样地更加让孩子们懂得了团队的力量和伟大。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么大的一幅幅画卷是不可能自己完成的,这当然需要孩子们互相之间的帮助和配合。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动手为自己庆祝节日的快乐,感受到了节日所蕴含的意义和无限的喜悦。虽然这个活动只是众多活动中的一个,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进步和提升,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再次得到升华。
  在整合理念的指导下,我组织幼儿开展了合作故事画的艺术话动,以此在发展孩子美育的同时、促进孩子合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绘画活动《小猫钓鱼》中,我将故事中的情节让孩子们制作成连环画。在绘画活动中,小组成员先协商绘画内容,然后分工绘画,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在协商过程中,孩子们会产生一定的争执。而我就引导孩子们根据能力差异、兴趣爱好及小组需要、谦让精神等让幼儿之间能自己解决矛盾,而最能体验合作乐趣的是最后的“讲故事”。幼儿可根据自己与同伴绘画的内容,以串联的方式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既体验到合作的美好结果,又能激发幼儿对这类活动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协商、分工能力。
  小组画活动结束后,我就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请每一组派一位幼儿(讲解员),大胆地向大家分别介绍自己那一组设计的画有哪些特点?新奇在哪里?从而体验审美愉悦,达到自我评价。交流时更重要地是不仅要让幼儿描述小组画的内容,要让幼儿回忆组画中合作的场景。如画画中遇到什么困难,是谁帮助的?画画时有没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最后是怎么解决的?通过合作场景的回顾,使幼儿感受到合作的有趣、愉快。
  为了进一步巩固强化幼儿的合作成果,每次小组画作品张贴或安置在醒目的位置上。鼓励孩子们向家长或别班幼儿讲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欢欣及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幼儿渴望再次合作的情感。
其他文献
家长问:为什么说幼儿绘画不能教?  答:绘画是一种天生的才情,不是教出来的,而未受惯性制约的幼儿一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幼儿以完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这是他们的本能。绘画不能教,是由于家长或成人的过度介入,会在有意无意间将自身的价值观与喜好强加给孩子,不但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心态,也扼杀了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片想象沃土若未经过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
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漂亮、有创意的小包装,我总喜欢收集一些小包装,装上自己心爱的物品。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喜欢的小包装,不舍得扔掉呢。  古老的简单包装  在古时候人们会使用绳子、纸、树叶等来包装物品,简单实用。  意想不到的创意包装  这些物品有着独特的外表,能一下子吸引大家的目光。  可爱的创意包装  可爱造型的包装,总是能让人爱不释手。  简单方便的创意包装  设计简约、外表简单的小创意,更
期刊
近年来,研究报道肿瘤患者发生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与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相关,尽管目前随着外科手术条件的改进,手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其仍是肿瘤患者术后的主要
2012年11月25日至26日,由《早期教育》编辑部主办的“全国幼儿园美术特色师资培训”在南京举行。这次培训活动是“为适应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需求,帮助幼儿园寻找发展方向,促进教师
沙画作为最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尤其是孩子。孩子爱玩沙子是天性,沙子的质感能够刺激和发展儿童的视觉和触觉运动能力,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沙
人们尊称采参祖师爷孙良为"老把头",感怀其"孝、义、勇"的崇高品质,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称之为"老把头节"即山神节.几百年来,老把头节成为了当地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不但
对SBS试生产装置的循环溶剂环己烷进行了精馏处理,并用回收溶剂进行了聚合活性及聚合产品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该溶剂中混入了3种对聚合活性种特别有害的杂质,其总量约1.48%,
工具材料:轮胎,丙烯颜料,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范例:螃蟹爬爬。制作步骤:
阐述了非均质聚合物共混物的结构、性能和形态的内在相互关系,重点介绍了形态的控制、聚烯烃的官能化及增容剂的种类和主要作用,指出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更有效的共混手段及
轧花机是棉花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轧花的过程就是籽棉通过锯片钩拉、肋条阻隔来实现纤维与棉籽分离的过程。工作时,进入轧花机前箱的籽棉通过拨棉刺辊送至轧花锯片,锯齿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