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当代“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大学对“90后”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深入探寻了如何促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加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增强“90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塑造“90后”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
  关键词:90后;教育管理;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钱玉洁(1988-),女,江苏镇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40-02
  
  如今,“90后”学生都已经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这一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备受社会的关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后继有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关系着中华名族的复兴。
  一、“90后”的特征
  “9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和“80后”的独生子女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热情、自信、好胜、求知欲及表现欲强,他们不服输,敢作为,同时他们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不善控制,人际关系紧张,与周围的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他人不能充分的爱护、关心、尊重与理解,经常表现出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他们的眼界越来越宽且有着一种优越感。因为父母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平时也愿意给他们买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现在的“90后”,很多人都配备iphone,ipad,mac,各种电子产品应有尽有,吃穿都是名牌,有的在小时候还被家长送到优质的亲子培训中心学习,这些都让他们享受到丰富的社会文化資源,能够更早地接触新鲜事物和新思想,但这也使他们常常感到自身条件很优越,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可以说“90后”的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掌上明珠。正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生长在这种放纵型的家庭,所以他们的依赖感特别强,很多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与父母通电话,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也特别差。这一点和生长在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正好相反。在他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被父母长辈越阻代庖,而他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当他们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与他人必定会产生摩擦、碰撞。当他们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赞同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有的学生就会远离集体,孤芳自赏,有的学生钻牛角尖还会认为是别人在孤立自己,其结果就是产生浮躁、压抑的心态。这些学生大多数心理很脆弱,因为他们从小就被亲朋好友呵护和爱护,他们的心理年龄都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且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总是吸引诱惑着他们,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导致他们在上课时经常不在状态。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少人就会担心甚至失眠;受到批评或者冤枉时,思想上很容易冲动;没有自信,胆小;人际关系冷漠;情感丰富而又脆弱;虚荣心很强,承受能力又很差。因为这些特点,社会上有很多对当代“90后”大学生的批评,但是,他们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比如在5.12汶川地震中,“90后”大学生的沉着镇定、坚强勇敢让人刮目相看;2009年国庆阅兵,“90后”新生代人民子弟兵的表现引人称赞;2010年上海世博会,“90后”志愿者的表现受到一致好评,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教育管理者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都出现了工作重心的偏移,他们对课堂管理严格把关,但是却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教育管理人员肩负着管理大学生的重大责任,因此必须有很高的自身素质。平时,学校应该多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参与学习党的最新政策、方针,使教育管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提高责任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学校制定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兢兢业业,这样才能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是主要的教育管理者,而多样化是“90后”的鲜明特征,因此,就需要管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但是,思政课教师并没有完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实效性较差,而且思政课的教师一般工作量很大,他们大多任务繁重,要想花更多地精力去思考和研究课程更深层次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在内容及形式上显得很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导致教师职业感缺失,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少。
  另外,“90后”大学生和辅导员之间也会存在认知偏差。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很多辅导员都存在德育知识陈旧、管理形式单一的问题,但是当代的大学生大都思想趋于现实,他们注重自我,渴望独立,当辅导员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去管理他们时,他们会有明显的逆反心理,并且会用沉默或者不配合的方式表示抗拒,长此以往,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就会慢慢出现无法逾越的鸿沟,距离越拉越大,这些都会最终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改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90后”大学生的这些特点,也给教育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教育管理者只有认清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做好“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完全适应教育管理发展需要。学校应该与时俱进,引进网络和计算机为主的计算机技术,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灵活的手段。
  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首先应该做好教育管理观念的现代化。而“以人为本”即是现代管理的根本理念。学校强调的应该是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高校应该本着“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理念,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同时,这个环境也应该能促进教师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大的德育机制,形成以校党委为领导,学校团委为协助,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体系。
  同时,高校还应该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各个高校都应立足本校实际,以国家有关政策、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作为依据,同时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无论是对哪一个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管理工作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是在具体实际中,很多大学都普遍存在只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现象。而且,在教育管理方法上,很多教育管理者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教育管理形式,方法单一并且缺少相应地创新性。传统的“师道尊严”——命令式管理、批评式教育模式与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维都是相悖的。
  在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很多学校都会采取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比如军训、思想教育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因此,对于辅导员来说,应该在新生来之前就做好铺垫,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好新生教育计划表等。对于大学生入学后的迷茫期,辅导员应该积极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很多大学生上大学之前都没离开过父母,没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城市,刚到大学,人生地不熟,面对的又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和摩擦,因此这时候辅导员就应该起着一个沟通和润滑的作用,不仅要帮助解决同学之间的各种问题,还应该帮助学生尽早的适应大学生活,让他们尽快融入这个集体。但是辅导员也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不能事无巨细,否则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又会使学生觉得辅导员缺乏威信,从而使辅导员的领导力降低。
  作为辅导员,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保持年轻积极的心态,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与学生拥有更多的话题,才能更好地搭建与“90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才能正确指引他们分辨是非、美丑与善恶。同时,辅导员凡事应该以身作则,为全体学生做表率作用;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现在大学里的各种社团活动也是精彩纷呈的,学校应该多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开展。学校应该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充实校园文化。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让学生的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文博.试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6,(3):125.
  [2]谢旭辉,等.浅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J].高教论坛,2006,(2).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书法作品的风格是书写者在进行创作活动中,以“字”为材料,笔情墨趣为手段,存精寓赏,把观念中的艺术表象化为具体书法作品,反映出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
文章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局限:干预界限模糊、主体功能弱化、支持系统不足、体系缺乏连续性,提出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新三维”体系,即时
小时候,每逢过年,家家都要贴对联,对联都是由写字先生替写.那时,我好奇地去围看先生写对联,要是在围看的小孩人群中,谁能被先生选中牵对联,那是件非常荣幸的事,一种羡慕书法
摘要:理工科大學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具体包括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优化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健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  作者简介:邓雪妍(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材料
期刊
摘要:目前,很多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了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方针政策,创办了中外合作办学的院系、学校或机构,为学生出国进修、深造或实习、工作等拓宽了道路。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此种办学体系下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能够突出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及潜能的适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管理理念。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创新理念  作者简介:赵舒怡(1983-),女,山东泰安人,
在新时期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从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以学生为工作中心和对学生进行心灵
一般来说,新闻类广播作品都离不开采访,多数新闻性节目都设有主持人.所以,采访、主持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类广播作品的创优.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