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五百年的西部民歌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gu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前后,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革命老区的民歌,也被解放大军的各级文工团和各地的战士传唱全国,尤其是陕北一带的道情民歌。这中间就有一首《蓝花花》。
   我第一次听到《蓝花花》是在1950年。解放不久的家乡,出了许多新鲜事,这年夏秋间,街口的大树上突然出现了家乡父老从来没见过的高音喇叭。一到傍晚,男女老少带上小板凳或就地蹲在街道两旁听广播,我等小朋友则兴致勃勃地穿梭于人群中。高音喇叭播出的第一首歌便是《蓝花花》。于是干部、学生和许多群众都学会了哼唱,《蓝花花》高亢而优美的旋律,时时回荡于耳际。
   半个世纪过去,这首民歌并没有销声匿迹,在一些民歌演唱家的磁带和光盘专辑中,还有它的位置。给《蓝花花》冠以道情类民歌的经典之作,应该是无愧的。追溯这首民歌产生的年代,恐怕更会让人吃惊。
   《蓝花花》是一首具有500年传唱史的陕北民歌,与蓝花花为抗婚而私奔的民间故事一道流传。对此可以从歌词本身找到证据。
   《蓝花花》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五谷地里的田苗子,惟有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呀,惟有(那个)蓝花花好。”正是这个“一十三省”,储存了这首民歌产生的时代信息。
   明朝建立伊始,便“尽革行中书省”,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在元朝行中书省建置内,相继设置承宣布政使司,从而形成十三布政使司,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把北京与南京直隶于中央。从此,明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基本行政建置便稳定了270多年,直到明王朝覆灭(见《明史·地理志》)。“十三布政使司”在群众中一直被称为“十三省”。有明一代,十三省便成为“天下”或“全国”的代称。在明朝,今天的陕北地带,辖属于陕西布政使司的延安府。可见,《蓝花花》这首陕北民歌是从明朝开始传唱的,其上限不会早于洪武二年(1369),下限不会晚于崇祯十七年(1644),断定其产生于500年前,应该是合理的。
   我的家乡是“花儿”故土,是洮岷“花儿”的流唱中心,对于这种传统民歌产生的确切年代,至今已没有人能探究清楚,但是和陕北民歌《蓝花花》属于同一时代的歌词仍然在民间流传。在洮岷南路“花儿”中,有这样一首:“柏木做下两只桶,尕妹担水走得稳,人品压了十三省。”这首“花儿”简直是《蓝花花》的姊妹篇,传达了同样一个时代信息,而且有互证作用。
   《走西口》是陕北一带的又一类道情民歌,曲调大同小异,歌词丰富多彩,在传统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哥哥你走西口,妹妹给你来梳头。”试想,辛亥革命以来,农民兄弟一律光头,哪有头发让“妹妹”来梳?清朝时男人雉发留辫子,清以前男性也是束发为髻的,男孩成童还要行束发礼。可见,这首《走西口》也是明清以来传唱的民歌。
   在流行歌曲充斥社会的今天,尽管歌星们如痴如醉地使尽浑身解数,但好多流行歌曲都随着岁月的河流一一远去,逐渐消失,能有10年、20年的传唱期就算不错,与传统民歌及诸多经典歌曲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短命的必然短命,不朽的终归不朽,似乎不以人为的炒作为转移。艺术生命力的奥妙究竟何在,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
  
其他文献
【正】 1997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我随湖北省出版贸易代表团出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考察当地的报刊出版业,并与之进行业务交流。在不到10天的紧张行程中,我们重点参观考察了德
梅兰芳十分注重保护嗓子,菜肴常以清淡为主,但在1919年,梅兰芳到汉口却破例品尝了汉口的河豚。当年,他应汉口合记大舞台经理赵子安邀请,到汉口演出。同去的有王凤卿、姜妙香
采用低饱和态共沉淀,辅助微波手段快速合成了纳米ZnAl-C6H5SO3 LDHs,其粒径为20~100nm,分散性较好、颗粒团聚少。将其应用于聚丙烯(PP)中,详细研究其对PP阻燃性能及抑烟性能的影响。
医院在制做中药汤剂时,由于规模和生产量较小,不需要大型设备,因此大多采用手工过滤或不经过滤直接装瓶,常出现一瓶药剂里有三分之一的沉淀物,存在着药剂质量低、生产效率低、浪费
《红楼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封建时代生活图景,同样也有异彩纷呈的民间风俗。其中的新娘"开脸"风俗、"收屋婚"、"兄妹婚"均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民间风俗及婚姻制度。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视听教育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医学视听教育在医学基础教育中
会走路、爬墙的鱼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但是,在奇妙的大自然里,人们也会看到有些鱼儿不仅可以暂时离开水生活,有的离水后还能“走路”和“爬墙”呢!  有人发现,鲶鱼能在路上“行走”。奇怪,鲶鱼不长脚,靠鳃在水里呼吸,怎么能在陆地上行走呢?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才发现,原来这种鱼的胞鳍特别发达,鳍上还有坚硬的刺,在向前“行走”时,靠强有力的尾部拍打地面,产生一股后助力量,同时以鳍刺挖掘地面,维持鱼体
年年岁岁总相似,又是岁末饮酒时。饮酒,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学问的。它与一个人的阅历、学识、地位及品格修养等密切相关。酒品,实乃人品。所以,古语云:“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又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说文解字》言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  纵观古今人物,酒无所谓善与不善,既然仪狄(或曰杜康)造酒,千百年来绵延不绝,酒当有其功劳。《汉书·食货志》载
本室自1996年3月对临床拟诊性传播疾病,人群开展PCR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联检测,现将结果做回顾性统计分析。在664名拟诊STD患者中NG,CT,UU感染率分别为32.2%,29.1%,9.8%。其中NG与CT阳性率无明显差别。NG,CT,UU三者可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