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数据农奴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fangji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出自《经济学人》熊彼特专栏,专栏名称源自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他提出的“创新理论”对现代商业观念影响深远。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89年创建万维网时满怀浪漫主义的憧憬。用他的话说,他帮助“编织”了一张网,把世界万物联系在一起——就好像他是坐在织布机前,而不是在日内瓦的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里。然而,岁月静好已成往事。如今,互联网正陷入他所说的充满偏见、仇恨和虚假信息的废托邦。
  他身边的人用“数字封建制度”来形容大型技术平台对数据的控制。为此,蒂姆与他人共同创办了一家名叫Inrupt的公司,想要改变力量对比。其他很多人也开始行动起来,以求把数据控制权交回人们手里。
  这听起来像异想天开。毕竟,对数据的使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买卖。在Alphabet(Google的母公司)和Facebook合计1.9万亿美元的市值中,除去现金、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累计研发投入,大约有1.4万亿美元都来自用户数据以及对数据的挖掘。但它们并不满足于此。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全世界从汽车到厨房中的一切都会装上传感器,并以指数级的速度生成更多个人信息。技术巨头们对这些信息虎视眈眈。
  它们对数据的永不饱足令政策制定者在两个方面越来越担心。首先是政治上的。这些平台的商业模式依赖网络效应和规模,以此保持用户参与度和提高广告销量。由此产生了一种病毒式传播的文化,它虽有娱乐性,却败坏了公共话语空间,令政府不安。其次是经济上的。技术公司的规模越大,在数据上的优势就越难被潜在竞争对手超越,这就会抑制创新。牛津大学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指出,创业公司的最大问题不再是筹措资金,而是获取数据。
  因此,反垄断者准备反击。2020年10月20日,美国司法部向Google提起诉讼,指控它利用与苹果等设备制造商的协议来屏蔽其他搜索引擎。Google对此予以否认,表示人们使用其服务是出于自愿而非被迫。不管该案的是非曲直如何,在一些人看来,拆分技术巨头是唯一的解决办法。然而这过于简单化了。仅靠缩减大型技术公司的规模无济于事。无论哪种解决方案,都必须提供更均等的数据访问权,这样潜在的竞争对手才有成长的机会。
  这一目标可以从几方面达成。一是赋权个人;二是考虑集体行动;三是依靠政府。三者需要相互促进才有可能成功。
  先说个人。很多人都提倡人人应该享有自己数据的所有权。但除非彻底改变法律,否则实际上很难从技术平台手中夺回控制权,因为个人的议价能力小得可怜。好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其他选择。
  一种是类似奈飞(Netflix)或Spotify的订阅模式。“反Facebook”的社交网络MeWe(蒂姆是其董事)让用户免受各种广告和定向新闻的狂轰滥炸,改成向用户收费。另一种选择是接受个人委托,逐步从各种来源收集数据。例如,Inrupt正在与比利时佛兰德斯大区(Flanders)的政府合作,给每个公民提供一个储存个人数据的“豆荚”。它的联合创始人约翰·布鲁斯(John Bruce)表示,Inrupt希望私人企业在征得人们同意的情况下,基于这些数据开发用户友好的应用。应用越好用,人们就越乐于向它提供自己的数据。在印度,金融服务业正在采取类似的做法。在得到所有者的同意后,个人和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通过“账户聚合平台”移交给金融服务公司。这有助于加快信用评分和贷款担保。它也可以成为诸如中国的金融技术公司蚂蚁集团等数据收集大户的替代品。
  加强数据提供者的权力的第二个途径是集体行动。鉴于网络上有大量价值不是来自个人数据,而是来自人与人的互动,这种做法尤其重要。软件巨头微软的经济学家格伦·韦尔(Glen Weyl)提议建立代表不同群体的“工会”来谈判个人数据使用收益的分成。韦尔表示,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要消灭平台,就像工会并不想要工厂关门。美国总统竞选人杨安泽曾提议通过集体谈判为个人争取“数字红利”。
  这些努力不管有多坚决,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而且除非政府也参与其中,否则可能无所作为。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美国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就是政府参与的结果。尽管两部法规的主要目的都是保护隐私,但它们都极大增强了个人对自己数据的掌控权。长期以来,欧盟的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在技术监管方面比美国更倾向于干预,并且它计划更进一步,在2021年提出一项数据法案,力图撬开欧盟的公共和私人数据保险库。与美国政府一样,欧盟一直在挥舞反垄断法的大棒来威胁技术巨头。

末日審判


  硅谷表示它已领会了精神。今年,Facebook表示将向那些录制自己的声音供它改善语音识别技术的用户付费。技术公司正在改善用户往其他平台转移照片文件的便捷度。但这些都只是象征性的举动。切换平台依然极其困难。由于规模和病毒式传播对它们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因此它们不遗余力地游说反对监管。它们自我安慰说,大部分用户会继续支持用个人数据换取免费服务。
  但它们必须意识到,获取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哲学命题。封建制度最终让位给了更大的财产权。总有一天,数据农奴制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其他文献
如今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里,你几乎已经感受不到疫情的痕迹。餐厅门口重新排起了长队,夜市再次恢复了热闹。除了在搭乘公共交通时大家依然习惯性地戴着口罩,你可能都快忘了,在2020年伊始,我们曾如何胆战心惊地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灾难。  1月23日,疫情重灾区武汉封城,1100万人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主流媒体尚无法进入武汉的情况下,一群记录者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传递着武汉的真实面貌。大年三十
捷克有句谚语,叫“学一门新语言,获得一个新灵魂”。在众多解读中,有一层的含义是指:一门语言中的词汇、语态的存在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因此通过学习不同语言中的新词汇,你可以收获过去不曾有过的新视角。  科学家确实找到了不少反映这一观点的现象。例如据美国科普杂志《环球科学》介绍,在澳大利亚一个叫作波姆普劳的原住民小部落里,每个孩子都能不借助任何指南针和导航便清楚地指出东南西北的方位。这是因为他们
从家到公司距离你最偏好的出行方式  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网约车服务日益成熟、共享出行人气甚高、自动驾驶技术前途远大……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服务、新趋势正在深刻改变着出行的未来。而中国,正在成为引领这场出行革命的主战场。一方面,广阔的幅员、海量的人口,让中国拥有极度多样化的出行场景与出行需求;另一方面,特大型城市严重的拥堵问题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愈来愈低的私家车使用率和不断增加的停泊占地,以及崛起
Yi YiMagazineY 柳井正(Yanayi Tadashi)  服装业可能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不难想象,人们减少社交、不去上班,需要的“穿搭”自然就少了——但优衣库不仅业绩增长,还在继续开店。今年它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租下了消费品展区最大的展台。  按照迅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度市场官吴品慧的说法,这是因为优衣库提供的不是快速消耗品,而是基于技术和设计、满
Yi YiMagazineG顾海英  自2019年8月1日和辉瑞官宣整合双方消费保健品业务以来,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在消费保健品领域俨然是艘“巨型航母”,旗下有营养补充剂、口腔健康、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5个领域的10多个品牌,例如善存、钙尔奇、舒适达、芬必得、扶他林、百多邦、新康泰克等。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众对健康及自身保健的意识大幅的提高,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视也达到
科思創中国区总裁 雷焕丽  作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科思创于2015年成立,前身为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的生产制造,以及用于诸多日常生活领域的创新性解决方案的研发。2020年,科思创将其位于上海的地区总部升级为集投资、管理、经营和研发于一体的多职能、综合性地区总部,更好地服务中国、辐射亚太、引领全球。C CBNL雷焕丽  C今年科思创发布了全新公司愿景,能为
希望有人能够正面挑战汪晖,倒也不是汪晖那些什么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体系,而是他的基本观点,比如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理解和基本判断。    3月25日,王彬彬的文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在《南方周末》重刊后(此文最先于3月10日发表在学术杂志《文艺研究》上),“汪晖涉嫌抄袭案”逐渐脱离学术争鸣的范畴而衍变成一个公共事件,引发了国内学界甚至公共舆论的普遍关注和论争。一方面“
创办于1991年的Lollapalooza音乐会,是全球十大音乐节之一。这个音乐会每年夏天在芝加哥的格兰特公园举行,持续3到4天,号称是乐迷一定要去打卡的盛会,基本上每天都能有十万名观众入场。  Lollapalooza音乐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格多样,摇滚、金属、嘻哈和流行等各种不同风格的乐队聚在一起,轮流上台演出。多种音乐风格组合在一起,对乐迷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十几万张门票一般都会早早卖完。
2020年无疑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12月底,我和媳妇带着孩子去桂林度假,在机场我拿手机给她看,“哎,你看,说武汉发现了个不明病毒啊。”“哦,好。你带她去卫生间,我去星巴克点杯咖啡,你喝什么?”  之后这件事竟然成了2020年全世界人生活、工作和话题的中心。很多东西因此变得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因为它已经永远消逝。  这真的让人有点伤感。  好了,说回投资吧。2020年反而是投
投资  Q你觉得钱是什么?  A钱是借条,是他人基于你提供产品、服务能力的授信。  Q价值是什么?  A价值是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分工,提高生产力。  Q贵州茅台目前市盈率46倍,市值2.2万亿元,股价1715元,如果每年保持15%净利润增长率,5年后按46倍市盈率来算,市值就涨到3.8万亿元,折到股价是3025元——不知道这样计算对不对?  A谁告诉你第5年茅台一定要在46倍市盈率,为什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