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根铁丝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f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岁那年,我家里要盖房子,盖房子要用到许多细铁丝捆绑钢筋,施工的师父给了父亲一捆細铁丝,要求父亲安排一下把它剪成15厘米长的一段段,父亲把这个任务布置给了我。我虽然小,但这点活儿我还是可以干的,我马上找来一把尺子,压住15厘米的地方剪下了一段铁丝。
  我应该也算是比较聪明的,有了这第一段铁丝做参照,我就不需要每一段都用尺子量了,只需要把每一段都剪得和第一段一样长就行了。大约剪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把那捆细铁丝给剪完了,但我一数,不对,只有187段,根本不足200段,我问施工头说:“没有200段,只有187段呀?”施工头一皱眉,走过来看了看说:“不可能,这里是30米铁丝,15厘米一根,刚好可以剪200根,你会不会量错了?”我不屑地说:“怎么会呢?我先剪了一段15厘米长的铁丝,然后每剪一根都用它做标准,怎么会弄错呢?”
  施工头皱着眉头,没说什么,他把那捆细铁丝拿在手上,然后朝地面上戳了几下弄整齐,确实长短很一致,他拿在手上端详了几下说:“不对,我感觉这里不止15厘米长!”说着,他用尺子一量,顿时哈哈地笑了:“难怪,这里全是16厘米长的,看来是你剪第一根的时候就弄错了呀,所以导致后面的每一根全部出了错!”
  我顿时羞红了脸,不是我剪错了,而是在我剪第一根的时候就量错了,最后没办法,细铁丝不够,父亲只能重新去镇上买。
  说起来,这当然只是一件小事,无论是我的父亲还是当时的施工头,可能都早就已经忘记了,但对我来说这却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在我长大后,随着阅历一点点增长,现在再回过头去想当初那件事情,我经常会得出这样一种感悟:一个人,如果你眼中的一切人与物都有问题,那么肯定是你自己出了问题——检测的标尺不准确,当然全世界都不会合格。
  【素材解读】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候,一个微小的误差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当你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错时,或许错的别人,而是自己。所以,不要小看每一个细节,也不要忽视每一个误差,有些事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只是你自己固执地不愿去相信罢了。
  【写作方向】
  多米诺骨牌效应;细节决定成败;衡量的标准……
  【金玉良言】
  细节做好叫精致,细节不好叫粗糙。
  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
其他文献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他认为,现代人太功利、太浮躁,他劝戒人们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等一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但在我看来,我们要等的,不是灵魂,因为在前面一路狂奔不止的,正是我们焦躁不安的灵魂啊。  我们要等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的灵魂慢下来,等一等落在身后那疲于奔命的脚步和身躯。  一次,我带爷爷奶奶乘高铁,下车后,我问他们感觉如何。爷爷说:“就是快了点。”  “快点不好吗?”我问。  “我还是觉得
期刊
噢,天啊!我竟又与你同班,七年级我们是同学,是朋友,很要好的朋友,可谁能想到,一个假期后我们会再次重逢于一个新的班级呢!回想起三个月之前的事情,我更是恼火,也不知为何,你突然对我视而不见,更重要的是,不久后我就收到了你的“绝交书”。在此后,我们行同陌路,不多言语,仅仅是普通同学了。我感觉奇怪极了,无缘无故地被你抛弃了,本是很好的朋友,最后为何变成这样?  刚开学时,走进教室那一刹那,我就看见你了,
期刊
儿子在2000多公里外的南方上学,每个周六都要打个电话问问一周的情況。周六的中午,儿子打过电话,但因和妻子在山上挖野菜,风大,信号弱,听不清,约好回家后再联系。  吃过晚饭,七点多,连续给儿子打了两遍电话,能通但没有接。以前也有这种情况,他过一会儿看见了就会打过来,因此我也没在意。  妻子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开演。书,我也读了四章,儿子的电话还没有打过来。再打儿子的电话,不知为啥,说儿子的电话不在服
期刊
名作概览  她们是世上最无助的一群人,八十岁以上,身体极度衰老,许多人脑萎缩老年痴呆,甚至没有记忆和理性,最重要的是,她们没有未来,她们似乎就是等待死亡的人。但她们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该留下痕迹。一个人,在生命的尽头还能表现出一些东西,就是精华。这些精华,她们自己无法留下,就由别人替她们留下。  这些高龄老人,是世上的宝贝。因为她们就是我们自己,她们就是在替我们生活,让我们看到活生生的自己的将来
期刊
回家乡省亲,遇到小时候疼爱过我的邻村阿婆。她看了我半晌,才认出我,悠悠地说:“6岁的时候,你来我家,又瘦又小,拖着鼻涕乱跑,这一晃,20多年过去了,你长高了,出息了。”记得那时阿婆走路不用拐杖,抱着我摘桑葚一点都不喘,可现在阿婆坐在轮椅上,形容枯槁。岁月是把刀啊,刀刀催人老。  雖然算不上贺知章那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也没有“乡音无改鬓毛衰”,可村里的很多孩子已是“相见不相识”,大有把我当成异地客
期刊
芭提雅市是泰国有名的旅游度假城市。马奥·宋提查闲来无事就爱骑着摩托车带着家人去游玩。马奥·宋提查今年60多岁了,还是和年輕的时候一样一点也没有减少对各种类型的摩托车的痴迷。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马奥·宋提查琢磨着去买辆一直想买又没有合适的摩托车。他心里这样想着脚下已经出家门来到了他之前看过的摩托车店。工作人员吉拉宇·君拉娜拉抬头打量了他一番,花白的长发和山羊胡,疏于打理,穿着松垮破旧的
期刊
现在,父亲真的老了。  记得我不到一岁的时候,他得意地抱着我四处向人炫耀:“嘿嘿,这小子是我儿子,聪明,将来肯定是个小神童。”  我的受虐生涯开始于小学。挨打,有无数的理由;被表扬,记忆中貌似没有过。  《圣斗士星矢》热播时他不许我看,那我就躲在别人家门后透过门缝偷偷地看,默默地提升自己的小宇宙;家里的小说也不许我翻,那我就藏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没有做不到,只要想得到。  8岁时,为了躲避他的拳
期刊
我有一所庭院,云在天上飘着,花在地里开着。  我有一所庭院,藤蔓爬过了窗台,露水沾湿了衣裳,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谁也不用说话,就十分美好。  晌午,捧一本闲书,躺在庭院的藤椅上。阳光懒洋洋地照着,打一个小盹,迷迷糊糊中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  那时我的家住在宝清县乡下。村子里世世代代居住着农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简单平凡并没有阻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
期刊
健身房里,李克剑在器械上练完后,岀来凉快。他一眼看见文文弱弱的鄰居王正青正坐在长椅上看书。于是便走过去,说:“还不玩玩倒蹬训练器和哑铃平凳,锻练锻练肌肉,改变一下身体状况,多好呀!比看书强多了!”  王文青说:“我这也是在锻练肌肉呀,也是在改变呀。”  李克剑嘻嘻一笑:“你这也是锻练肌肉?咱这才是吶!”说着在扬起臂膀,隆起强健的二头肌:“我能抬起三百斤重的物件,你行吗?”  王正青说:“不行。” 
期刊
人生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翻过了懵懂无知的童年阶段,我们即将迎来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一篇晦涩难懂的课文。当上课铃声即将响起,我们要用激动的心情,把这本书谨慎地打开,像上语文课或者数学课一样,为了对知识更好地把握,你要把有关章节先预习一下。  预习负重。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作为少年的我们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断把一些由成人来办理的事项交给我们去办理,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但这些负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