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视界中的马克思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结合时代背景,纵观了马克思的心路历程,指出马克思是“彻底的人本主义的哲学家”,其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对人性的看法”,其原始出发点是“试图为人们找回失去的尊严”,其意愿是让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与创作者;至如“劳动变为异化”“‘有’的越多,‘是’的就越少”“贫富不均、社会不义”等,则是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真正解放个人”“做完整的人”,则体现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傅先生利用大众化的通俗语言,再加上举例的方法,并结合宗教和中西传统哲学,较系统逻辑地阐述了马克思思想。
其他文献
给出了Laguerre级数模型的离散状态方程表达式,提出了模型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出一种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Laguerre级数模型为基础的自适应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
研究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能观性与对偶原理,用极大代数上方程唯一解的引理得到了完全能观性的新判据,由此给出了著名的对偶原理,提出能观维数的新概念,得到了维数对偶原理;并分析了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00例(脓毒症组)、非脓毒症患者100例(非脓毒症组)。根据不同PCT水平,将脓毒症组
<正>一般认为,雌激素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人通过对大量人群调查资料分析认为,女性循环系统较同龄男性“年轻”15岁.为了探讨雌激素对心脏的作用机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做
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中经常需要将对决策对象的定性评价量化成定量评价并排序,因此在分析现有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判方法,实现多人、多因素条件下
《黄金科学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国内统一刊号CN62-1112/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2518,系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针对板带轧制过程厚度自动控制(AGC)问题,提出逆动态自适应神经网络AGC(VANN-AGC)系统,并给出适于过程控制的网络激励函数和改进的BP网络训练方法。仿真结果表明:VANN-AGC系统可自适应地实现快速跟随响应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