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病理性疼痛因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而成为当今医学难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所诱导的促炎反应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既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以极化的方式激活形成促炎的M1型和抗炎的M2型,不同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将对不同表型的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的表型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性并寻找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策略.
其他文献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脊神经、颅神经等处的感染后再激活,可扩散到受累神经分布的靶组织(皮肤、角膜、黏膜等),引起皮疹(带状疱疹)的爆发并损伤分布区域的神经纤维.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周围神经分布区域,但最常见的是胸段脊神经分布的皮区.不同区域的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预后差异可能和受累皮肤表皮内的神经纤维密度及其受损情况有关,这一问题的阐明或将有助于理解PHN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机制.本文总结不同部位PHN对比研究的结果,重点关注PHN病人皮肤神经纤维损伤
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人群较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发作时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药物治疗和微创手术虽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是均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无法完全治愈.三叉神经痛复发后病情更加复杂,病人在疼痛反复发作和长期治疗中备受折磨.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现状,对影响复发的因素、复发后治疗的经验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作一综述,以期为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