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微型农场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今年6岁,像大多数城市孩子一样,懂得多,但见识得少。比如,他从书本上见过水稻的图画,却不知道每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知道馒头是面粉做的,却不知道小麦和面粉是什么关系;知道花生是植物的种子,却不知道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挂在枝上还是长在根上?有一次我们到郊外踏青,他竟然指着麦苗出洋相:“那么多青草啊,这儿一定是牧场吧!怎么不见牛羊呢?”我和他爸哭笑不得。
  回到家,我立即上网搜索关于小麦的图片并给儿子讲解。儿子听着听着,突然说:“妈妈,要是咱家也有一块地就好了。”我顿时醒悟,是啊,虽然住在高楼大厦中,拥有一块实实在在的土地是奢望,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人工造地呀!我们家的阳台很大,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搞一个“农场”出来。
  说干就干,我打电话请教了一位农学院的朋友,决定在阳台的一端隔出一块一米见方的空间用来做“农场”。为了保证温度和湿度,我按照朋友的指点,在距地面一米高的地方搭建了支架,用塑料布封顶,留一个可以开关的小门,我家的微型“农场”就成型了。接下来,我到花卉市场买了一些陶瓷花盆摆进去,朋友说,这是先进的盆栽技术。
  万事俱备,只欠种子了,我问儿子:“你最想种什么呢?”儿子想了想说:“我喜欢小白兔,小白兔最爱吃胡萝卜,我们先来种胡萝卜吧!”我建议他:“我们可以同时播好几样种子,不妨再种些白萝卜、青萝卜吧。”
  儿子点头同意,兴高采烈地和我一起去买了种子,每样萝卜种了几盆。我们给花盆浇了水,儿子便蹲在旁边,两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着急地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可以长出萝卜啊?”
  我告诉他:“只要你勤快,每天浇水,很快就会长出萝卜。”儿子信誓旦旦地说:“妈妈你放心,我会做个最勤快的农民家。”逗得我忍俊不禁。
  此后每天放学,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场”去浇水,然后把“农场”的那扇小门关上,因为朋友曾说,大棚保持通风作物才会生长,所以我们每天早晨出门时都会把那扇小门打开通风。
  几天后,儿子惊喜地呼喊:“妈妈,发芽了,萝卜发芽了!”我跑过去一看,果真长出了绿绿的三两片叶子,不由得和儿子一起欢呼起来。
  看到了幼苗,儿子对“经营农场”更用心了。我适时地给他讲解一些农作物知识,儿子也听得津津有味。
  叶子越来越大,儿子忍不住着急起来:“萝卜在哪儿呢?我们是不是买到了假冒伪劣种子啊?我故事书上的萝卜可都是大萝卜小叶子呢!”
  我安慰他:“别着急,收获哪有那么容易?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我们的耕耘还有些少,到了一定时间,萝卜肯定会长大的。”
  一次他在土里发现了几只虫子,惊慌失措地大喊:“妈妈,虫子吃萝卜了。”我赶紧用大蒜自制了一些“杀虫剂”洒进土里杀虫。儿子受不了刺鼻的大蒜味,捂着鼻子跑开了。我告诉他:“农民伯伯杀虫的时候要亲自背着真正的农药喷洒,气味更难闻,工作也更辛苦,所以粮食来之不易,每个人都要珍惜。”儿子懂事地说:“我知道,就是‘粒粒皆辛苦’。”
  经过很多天的忙碌,我们的萝卜终于收获了,虽然不多,长得也不够大,但我还是给儿子炒了一盘萝卜丝。以前儿子不爱吃萝卜,那天他吃得却很开心,还一个劲儿地说自己种的萝卜好,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婆卖瓜”的故事。
  接下来,儿子要求种他最爱吃的苹果,我告诉他:“苹果不能用种子来种,要到专门的育苗基地采购幼苗,而且只能等到春天。”儿子问我:“为什么呢?”我便跟他讲起了有关植物繁育的知识,什么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什么嫁接、转基因之类的,告诉他,将来这些知识他都会学到。儿子竟然喃喃地说:“好奇妙啊!”一副无限憧憬的样子。
  经过儿子同意,我们家微型农场的第二代作物是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儿子变得懂事勤快了,吃饭也不再挑食,而且求知欲增强,经常主动翻看书架上注音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一天儿子放学回来,特别兴奋,我问他:“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吧?”他美滋滋地点头,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奖状举到我面前,说:“我是班里的‘读书明星’,因为我知道的知识多!老师还说,下一步要推荐我做学校的‘读书明星’呢!”我连忙给老师打电话询问,老师高兴地说:“你儿子知识面广,今天的课外读书会上,他给大家讲了许多农作物生长繁育的知识,现在不少孩子连农作物都分不清,你儿子真是好样的,我正要和你联系,让你在下次的班会上介绍介绍经验呢!”我抑制住兴奋,谦虚地说:“没什么,这都是我家有个农场的缘故。”老师疑惑地说:“你家里有农场?难怪。”
  放下电话,我发现儿子早已跑到阳台侍弄他的“农场”去了。望着正专心致志给玉米苗浇水的儿子,我有些激动地想,这块一米见方的农场“含金量”竟如此之高!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治神经衰弱  石决明、夜交藤、淮小麦、珍珠母各12克,菊花、丹参、赤勺、欢皮、鲜竹叶、钩藤(后下)各10克,炙甘草4.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眼生外障  煅石决明、薄荷各30克,白蒺藜、荆芥穗各60克,人参(蜜炙)15克。共研成细末,每次服6克,饭后以砂糖冷开水调服。   (英特)
期刊
2010年2月,全球最大有声音频网站“动听中国”的当红女主播叶倩彤(艺名),因录播长篇色情小说被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叶倩彤凭借其“酥人入骨”的独特嗓音,曾被网民誉为“中国第一声优”。   叶倩彤是四川音乐学院配音专业的一名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喜欢穿白衣服,喜欢泡在图书馆埋头看书,像白纸一样简单透明的女孩。这么清纯柔弱的一个女孩,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呢? 
期刊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2%,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是,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
期刊
苏明娟也许是中国最特殊的名人之一,几乎每个人都见过她的照片——一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从7岁到26岁,19年间,苏明娟的形象和整个希望工程紧密相连。从一个濒临辍学的小女孩到万众瞩目的形象代表,在经历了最初的新奇之后,苏明娟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很多改变,甚至一度陷入困扰:上大学期间,她曾主动申请退出希望工程援助,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却未获同意;勤工俭学时,她曾做过售楼小姐,却被
期刊
19岁的陕西安康学院大二女生白一彤,以她信誓旦旦“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的十项承诺,高票当选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村委会主任。此事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白一彤也被网民称为“中国乡村的奥巴马”。  在人们的质疑声中,这位正在求学的90后女孩,能否胜任情况复杂的农村工作呢?    质疑声中艰难前行,19岁女村官点燃“三把火”  2009年1月30日晚,19岁的女大学生村官白一彤睡在租来的破窑洞里辗转反侧。
期刊
动物心中的理想伴侣  1.鼠:找个体格好的,胆子不小的,存有包米能养老的,和俺一起见了猫也不撒腿就跑的!  2.牛:找个脚踏实地的,不会撒谎撂屁的,能拉犁耕地的,对俺实心实意的!  3.虎:找个脑门有王的,威震群狼的,做事不狂的,对俺情深意长的!  4.兔:找个跑得快的,模样帅的,心眼儿不坏的,对俺又没完没了死乞白赖爱的!  5.马:找个腿如风的,背不弓的,四蹄儿一蹬就“喀喀”出声的,跑前跑后大喊
期刊
4种人夏天要少吃西瓜  糖尿病患者夏季最好不吃西瓜 西瓜含有大量糖分,正常人吃西瓜没有问题,但糖尿病患者吃西瓜会造成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大病初愈者不要吃西瓜 西瓜含有大量的水分,身体需要通过肾脏、尿道把水分排出体外。大病初愈的患者,身体各个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若大量摄取西瓜会延缓身体恢复。  口腔溃疡患者不要吃西瓜 口腔溃疡患者夏季需要体内大量的水分帮助愈合,西瓜具有利尿的功效,大量进食会造成
期刊
采访陈屹,是因为她的书《不是男人的错》,许多男人在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后都对陈屹感激涕零:好不容易,有这样一本书为我们男人说话了。  只是我有些好奇:生活中的她,真的能够像她书中写的那样理解、善待男人吗?    忍痛辞职  我和我先生是标准的一见钟情。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单位的食堂里,他从我身边走过去,高高的个子,笔挺的背,我的心“吧嗒”停了一下,真的就是触电的感觉。那之后我就再也忘不掉他了,白天黑夜眼
期刊
原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光,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缓后,空姐张莉莉深陷包养风波,遭到漫天非议。很快,她从朋友的视线中消失了。如今5年过去了,张莉莉在做什么?她和张晓光之间当初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纠葛?     空姐傍高官,  踏空后悲痛欲绝  张莉莉1981年出生于北京市顺义区,父母都是私企工人。2001年6月,她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乘班毕业后,成为北京某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  张莉莉身材高
期刊
2010年3月,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剧中范伟扮演男主角傅老大,在生活中发掘幸福,享受幸福。而在现实生活中,范伟曾因为“什么是幸福”的问题而困惑、迷惘。一场意外遭遇,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找到了幸福的答案。正是对幸福的深刻理解,助他演活了《老大的幸福》。    “祸”不单行,  家里没温暖拍戏遭车祸  2005年8月,43岁的范伟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并成为国家一级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