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对高危产妇给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有高危因素的产妇542例,给予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有高危因素的产妇558例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观察2组产后2h内出血量≥200ml的出血例数、产后2h至24小时内出血量≥200ml的出血例数。结果:干预组产后2h内、2h至24小时内出血例数都比常规组少。2组相比P﹤0.05,有差异。结论:明确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有效治疗,对降低产后出血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护理干预;防治
  产后出血(PPH)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明确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有效治疗,对降低产后出血临床意义重大。我院2011年以来对高危产妇采取护理干预降低产后出血,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高危因素主要为:孕次≥2次、年龄≥35岁或≤18岁、有挂宫史或者子宫肌瘤剔除史者、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妊高症、合并糖尿病、合并血小板减少、合并中重度贫血、死胎、巨大儿、前置胎盘等。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做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的孕妇1688例,产检时有高危因素的孕妇542例,有一种高危因素的433例,合并2种高危因素的98例,合并3种高危因素的11例,此542例产妇给予了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596例,产检时有高危因素的孕妇558例。此558例有高危因素但未进行护理干预,只做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组干预方法①妊娠期的干预: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加强对孕妇的教育,指导其合理摄取营养,避免肥胖、糖尿病及巨大儿等的发生几率。对合并症较轻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指导;对严重妊高症、前置胎盘、重症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者适时终止妊娠;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妊娠晚期提前入院观察,及早做好早处理的准备工作。入院后正确估计胎儿大小、胎方位及骨盆情况,初步决定分娩方式,嘱产妇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防止疲劳和产程延长,并做好心理护理。②分娩期的干预:剖腹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大,尤其是非临产剖宫产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向产妇做好宣教,减少择期剖宫产。对高危产妇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应备好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羟乙基淀粉等抢救药物,必要是备新鲜全血。临产后要全程密切关注,注意患者情绪,耐心安抚,鼓励配合。对阴道分娩的重点做好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处理,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师在场守候。当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点滴催产素20U,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重要的一环,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③产后干预:产后2 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则应积极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出血量的估计用容积法测量。
  对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在静脉点滴催产素的同时,遵医嘱给肛门内放置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衍生物是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1]。保持静脉通畅,做好产妇的保暖。产后护理人员要抱新生儿与产妇及早皮肤接触,协助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2h后回病房继续观察产妇生命体征、阴道流血量,早期解小便或注意尿管的通畅,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
  1.2.2常规组 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发生产后出血时及时根据病因积极处理,如按摩子宫、给药、缝合软产道等。
  1.3觀察指标 观察2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200ml的出血例数、产后2h至24小时内出血≥200ml的出血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干预组产后2h内、2h至24小时内出血例数都比常规组少,2组相比P﹤0.05,有差异。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或2h内出血量≥400ml[2]。PPH大多发生在产后2h内,占产后出血的80%。颜建英,徐霞[3]等研究显示:产后出血胎盘娩出时的出血量最多,产后30分钟次之。提示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积极干预,做预防性的处理。本文的资料也显示产时干预组产后2h内发生出血的比常规组少,P﹤0.05有差异,证实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
  所有孕妇都有发生产时出血的可能,但部分孕妇在产前就已潜在存在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产时在某个时段发生较大出血的可能。而这些相关因素在孕期是可检测的,对孕前已存在这些因素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前充分估计评估,危重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避免出血以外。对有体重过大、贫血、异常妊娠史、巨大儿等的高危孕妇在孕期早发现,早处理,临产时要有充分的估计,完善各项预防措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黄雪芳,陈雪山,陈冬梅等,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4(4):485-486.
  [2] 谢幸,苟文丽等,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颜建英,徐霞,徐榕莉等,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3):201-204.
其他文献
摘要:负压封閉引流(VS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四肢骨科创伤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结合我科临床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回顾负压封闭引流的概况、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优、缺点及术后护理工作,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创伤修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术后护理  1、概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发明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把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基础的降血压治疗,同时护理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在护理三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调研分析,并且对其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在生理机能、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以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表现为长
期刊
摘要:目的 为避免门诊患者院内交叉感染发生和及时分流救治,提高儿科门诊的工作效率,更好服务患者。方法 设置专人对儿科患者进行初检分诊。结果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对急诊患者能及时就诊。结论 设置专人分诊,对传染病患儿及时隔离,防治交叉感染发生;缩短了患儿的就诊时间,提高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门诊护士;管理;分诊护士  门诊分诊工作则是门诊服务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护理的迅速发展,护理模式已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具体包括以下护理措施,以此探析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均比较满意,其中观察组1例(2.27%)患者出现低血压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平均住院时间为(5.8±0.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儿输液心理的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方法:采取调查、心理询问、表情观测等方法,对250例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结果:护理组患儿输液合作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使用调查法,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询问患儿平时的性格特征、心理行为,同时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大概了解其心理活动。嘱咐对照组的家长
期刊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属高危妊娠,严重威胁到母亲和胎儿的健康。近年来,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一直是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疾病知识管理、情绪管理及孕期母儿监护等方面,就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妊娠结局  妊娠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第一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排除孕前或孕初已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晕厥的发生。方法 通过分析76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晕厥的原因如术前伴有基础疾病、术前术后进食少、术后并发症如肛门坠胀、肛门疼痛、伤口出血、尿储留、排便困难等,提出了完善术前检查、治疗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警惕晕厥前驱症状等护理对策,预防术后晕厥的发生。结果 采用护理干预后,环状混合痔术后晕厥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1.1%下降到2.6%。结论
期刊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天津市 300162  摘要:目的:肺炎患者雾化吸入口腔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患者200例,随即进行分组,单纯患者100例,进行单纯护理干预;联合组患者100例,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联合口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口腔溃疡发生比例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
期刊
关键词:颌面部;气管插管;全麻术护理  口腔科手术部位主要在口腔、颌面部及颈部,根据口腔科解剖的特点,全麻手术绝大多数都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使口腔与呼吸道隔离,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手术安全。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做全麻手術254例,其中唇、腭裂手术98例,上下颌骨骨折修复内固定116例,腮腺恶性肿物23例,其它疾病手术17例,共237例气管内插管。  2.典型病例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