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专业指导毕业生就业 提高高校就业质量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也从单纯地指导大学生找到工作转变为指导大学生找好工作。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成为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课题,在构建“全员化、全程化”就业工作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强指导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尤其要以专业为依托,做好分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人力不足,专职化水平较低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例一般在1:200,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专职队伍约是1:1500左右,相对较少”。有限的人员,承担着就业手续管理、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市场开拓、信息化建设、就业研究等项目,缺乏对社会资源的调查、对工作规律的探索、对就业市场的分析,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粗放、缺乏科学性。
  2.就业指导服务缺乏针对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个性化水平,特别是对于各专业的不同特点,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体表现为,还做不到分专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行业市场研究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不能准确地把握专业的发展走向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正确的导向。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机构,培养环节注重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就业环节则要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判断人才的培养方向。两者相互脱节,造成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企业得不到认可,而学生的学习也是无的放矢,职业规划没有针对性。
  4.全程化指导的规律性研究不足
  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规律,在这种规律的研究方面,调研还不够,造成就业工作中对学生开展指导和服务的规律性掌握不足。此外,对已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效果的测评不够完善。这些不足造成了对学生生涯规划的辅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定位不准确。
  分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原则
  1.科学化原则
  学校的教育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国家人才需求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就业指导与服务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尊重每个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同时要了解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两者结合起来,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2.角色定位原则
  在现有的全员化就业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工,理清职责。在分专业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统筹规划、细致安排,将分专业就业指导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梳理,科学指导学院(系)工作;而学院(系)要发挥主体作用,联合就业部门与教学部门共同研究专业的主导市场,共同来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将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培养中去。
  3.目标引导原则
  分专业的就业指导是建立在对专业十分了解,对就业十分清楚的基础上,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利于使二者相互匹配,有利于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业指导,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形成感性的、直接的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4.个体差异性原则
  分专业就业指导的关键在于结合专业特点、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同特点的学生要尊重个人的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工作中,一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活动,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成功就业;二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在学业、经济和考研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定向西藏、内地新疆班的学生和国防生等,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三要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在积极探索服务新内容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搜集用人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分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方法
  1.加强专职化队伍建设
  完善培训机制,创造条件,提升就业专职队伍的工作水平。完善保障机制,从政策上解决就业队伍的发展、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保障队伍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促进就业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2.编写《分专业就业指导大纲》
  学校就业部门提供《分专业就业指导大纲》的模板,组织学院统一编辑,帮助学院进一步梳理就业工作的规律。大纲内容包括:专业介绍、就业去向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各专业校友成功案例等。
  3.开设分专业就业指导课程
  以《分专业就业指导大纲》为参考,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其中大一阶段以“专业概论”为主,邀请各个学科的负责人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内涵、发展方向和就业去向,让学生对专业有直观的感受;大二阶段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3的课程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完成,带领学生完成自我探索,1/3的课程由学院(系)就业指导部门完成,分专业向学生介绍与其相关的外部工作环境,并引导学生完成决策;大三阶段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专业,了解行业,促进就业;大四阶段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2/3的课程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完成,讲授宏观政策,介绍相关就业手续,教授求职技巧、择业心态等普遍性的问题,1/3的课程由学院(系)就业指导部门完成,分专业向学生介绍本行业不同职位的需求,以及在本行业就业要着重培养的技能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4.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做各类型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要以就业活动为补充,就业咨询为辅助,共同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建立就业讲座体系,邀请各方专家,开展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形势讲解、技巧辅导等讲座和指导。二要建立就业座谈体系,深入基层班级,开展主题班会座谈,举办职业辅导工作坊,按主题、年级和专业进行小规模交流。三要建立就业咨询体系,开展个性化预约咨询,让所有学生均可通过预约,实现与职业指导教师的一对一咨询,解决其实际问题。四要建立困难帮扶体系,按困难学生类型对困难学生分别建立档案,完善就业援助手段,并全程注重对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培养。五要建立特殊群体的关注体系,加强对特殊类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关注。一方面,注重对这些群体在校期间的培养和帮扶工作;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5.分专业拓展用人市场
  由各学院负责,建立分行业就业工作责任制,重点联系各地区的与其专业相关的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与主流行业和重点单位的联络。使用人市场的开拓工作更具针对性,也可利用该组长在行业内的优势,方便工作的展开。
  6.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
  分专业就业指导的核心在于将就业环节回归于培养,融入培养。要将就业中产生的问题,反馈于教学环节,并建立起完整的专业预警体系,反作用于招生。同时,要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就业工作。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以培养人才为宗旨,改进教学内容。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其他文献
到美国快5个月,经过十五六个城市,除了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待在纽约附近的时间最长,整整5个星期。说在纽约“附近”是有原因的,也是快离开了才搞明白。工作之余能在布鲁克林、华尔街走走,可列车停的地方是长岛加登城,开车不堵要一个半小时,地界属于纽约州。后来,转悠到纽约市西边的纽瓦克和锡考克斯,和曼哈顿近在咫尺,却属于新泽西州。闹半天不是一码事,所以在游客眼里,还是“纽约大都会”这个说法好,把这几个地方都涵
画山水就是画云烟。观杜中良先生画作,这句话倏然从脑海中跳将出来。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朱良志先生说的。与万物相遇皆需要机缘,美妙的相遇会互相成就,让你沉
期刊
2004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区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控制信贷投放的过快增长,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明显.西北五省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继
过敏性紫癜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肾脏损伤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本病呈上升趋势。我科采用结合中医清热祛风凉血、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从来不是个美丽女子,黄皮黑发,有农作物的质朴,但没关系,你是我的花生宝宝,我是你的花生壳妈妈.rn据说瘾君子会在日常生活中疯狂寻找替代品来稍填欲壑,找不到大麻,就去祸害
期刊
期刊
中外双边图书版权贸易rn在著作权法实施不到一年半的1992年10月,我国又正式成为与的成员国.只有从这时起,中国内地出版社才有了全面开展国际版权贸易的环境与法律依据,中国的
摘要:MBO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两股相反的力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要求对可能的合格股东担当者进行筛选,而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完备定价机制的缺乏又使MBO成为合理、合法转移国有资产的通道,MBO在中国陷入了困境。本文在对困境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中国管理层收购困境的短期突破方法以及对部分收购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财富转移;逆序收购;部分收购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MBO的理论研
银发心事您老的心事,有我们来倾听;您老的烦恼,有我们来分担。我是“银发心事”栏目编辑刘国昇,您可以打电话0351-5273790找我,也可以写信寄到杂志社。我是一名80后的职员,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