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农业现代化中气象服务的若干思考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农业气象服务和技术,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以此为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基于此,对气象服务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究,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象服务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现代化气象服务高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气象服务;发展对策;吉林省双辽市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101
  新经济常态下,伴随全球气候变暖情况的不断加剧,各地极端恶劣天气时常出现,这些均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强化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确保各个时期农业生产能够高效高质的完成,对当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1 农业现代化中的气象服务作用
  全球气候恶劣变化的背景下,吉林省双辽市境内某些年份出现过干旱、大风、冰雹和暴雨等气象灾害。双辽市具有“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2000年以来双辽市出现明显干旱的年份有2000年、2007年、2009年、2013年和2015年,其中2000年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正常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当地经济水平有效提升,而且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破坏。由此得出,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气象服务可为农业生产增收和增效提供保障。气象灾害的出现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气象灾害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会直接破坏农作物,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农作物种植到收获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气象服务,通过气象服务可为农业创收增产提供保障。2)农业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来说,气象信息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测和警示,对于当地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1]。
  2 农村改革和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2.1 农村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大风、洪涝、干旱和冰雹等一些自然灾害,会对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性影响。伴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乡镇已开始实施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为此对天气预报精准性和及时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所开展的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等都需要气象服务。尤其是在春播和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及灾害性天气到来前,需加大电视及其他媒体天气预报播放频率,同时还应通过更多途径及手段拓展气象信息的扩散范围,例如,增加手机短信播放天气预报次数、利用微信群等方式,让农户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实时性气象信息[2]。
  2.2 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仅见效较快,而且能让农民获得实惠,因此村容建设通常是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未来某些村镇规划建设中,对于新址的选择,首先思考的就是气象灾害问题,对工程建设气候的论证、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雷电的防护等工作都非常重视,因此加强气象服务极为必要。
  2.3 培养现代化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乡镇领导与农民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气象科学知识,希望气象部门能够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提升自身对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农业信息化等技术与农业经济信息的运用能力。此外,伴随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不断深入,有的乡镇已慢慢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对气象信息精准度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因此增强气象服务对培养现代化农民及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均极为重要。
  3 农业现代化中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3.1 有效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机制
  建设政府协调、气象主导、社会参与的综合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传播流程和机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农业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将各类预报预测信息与农业部门的专业指导建议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专业知识与气象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服务更加健全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格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综合协调作用,实现气象信息服务和农业生产指导社会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高度融合;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性活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促进气象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通过这样为现代农业良性发展提供保障[3]。
  3.2 加大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一方面,气象部门需对本地气候资源提高重视度,并科学高效地运用这些资源;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其能够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此收获最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新品种引进、新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下,一定要提供各方面所需的气象分析信息。气象部门需对本地气候特点做好深入详细地调查与分析,以更周密地指导农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序开展农业生产,进而提升粮食总产量,促进畜牧业良性有序发展,不断提升农民收益,保证现代农业生产效率最大化。
  3.3 积极借助农村气象新技术
  气象部门需对农村气象工作改革创新提高重视度,合理配备农村气象服务工作中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将气象服务新技术科学地融入到现代农业生产中,由此使农村气象实现智慧化;同时提高项目投资,将农村的气象探测、气象精细化预测、气象预警、气象应急指挥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展示等先进系统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以此使农村气象切实地实现精准预报、智能预测、个性化的服务目标。此外,要创设多层面、全方位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对农村基础设施设备给予不断完善,创建健全优良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以此为本地政府和农民提供准确、高效的气象信息与灾害防控信息,不断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为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有序良性发展[4]。   3.4 构建通畅高效的信息传播途径
  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双辽市的气象灾害预报准确度和气象服务精细化不断提高,同时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也趋于多样化。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农业气象预报信息服务微信群,覆盖双辽全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微信群互动交流的优势,及时发布各类形式的服务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使用双辽气象微信公众号,最大限度满足各类专业用户对气象预报、预测、气象信息实况的需求。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与农民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存在的困难,并第一时间向其发送所关心的农业气象信息,加强农民农业气象知识的学习,以此推动气象业务实现现代化、法制化、社会化[5]。
  3.5 加强气象知识宣传
  加大宣传投入,大范围实施以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和气象知识为基础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农民获取气象信息提供更多的途径。一方面应不断加强气象信息的直观性、易得性和趣味性,使不同知识群体的农民掌握气象知识;另一方面可采取深入集市、入户宣传、发放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及气象服务信息等方式,为农民讲解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农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农民避灾自救技能。此外,還可将气象知识宣传扩大到乡村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充足的防险自救和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同时将所学知识积极地传达给家人,以此促进气象科普知识的大范围深入传播。
  3.6 提高农村气象服务水平
  农村改革最终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农民集中居住对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求气象部门加强对农村居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实施防雷安全管理,以此降低农村安全事故的形成概率,为新农村的良好建设提供气象方面的安全保障。
  4 结语
  紧跟农业农村改革步伐,实施农业现代化气象服务不但能够促进气象事业良性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气象改革的不断深入,是引导社会化服务积极进取的重要内容。农业气象服务相关部门需以地方政府、农技人员、农场主、农业大户和农业生产等对象为核心,全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整体水平,积极推动农业气象实现现代化,切实发挥气象为民造福的服务目的,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创造突出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爱东,谢宏文,张欣媛,等.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体会[J].农家参谋,2018(24):123.
  [2] 杨彭怀.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8(08):245.
  [3] 高慧荣.晋中市气象为“三农”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2017,11(02):112-113.
  [4] 刘凯健,吴晗,骆鹏.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种子科技,2017(03):30.
  [5] 谢林庆,朱炜灵,张洁薇.气象涉农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6(09):30-31.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结合建设实例,围绕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建设实践提出了推进策略。执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必须要统一思想,做好建设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控制,保障工程建设目标实现。根据建设工作的需求,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力度,保障各项建设工作高质量落地。严格把控建设的质量,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实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出现的问题,各地方政府都提出了解决的方针和策略。基于此,根据农村供水现状及农村安全饮用水面临的困境,从4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工程管理措施,有效改善农村供水设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关键词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
(总第642期,2021-04-12—2021-04-18)  1 蔬菜产地价略跌,批发价小幅下跌,零售价平稳  1.1 蔬菜产地价环比过半数跌,总体略跌  第15周(2021-04-12—2021-04-18)重庆市22个主要地产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81元(千克价,以下无特别说明同),环比略跌2.02%,与前四周比小幅下跌4.28%,同比上涨7.46%,21个共有品种明显低于全国11.79%。环
期刊
摘 要 给排水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应基础设施及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用水的资源循环。基于此,深入分析面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及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全面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持续运行与安全发展。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
摘 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践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农村水利建设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打造更加规范科学的管理平台,利用更加合理的融资方式提升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效果。基于此,从政策层面、经济层面、社会需求及技术层面分析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环境,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环境;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