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让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提问契机,妙选提问方式,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对答问作出多样化的评价。
  【关键词】提问 开启 智慧之门 钥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而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学生的创新来源于“好奇”和“质疑”。《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语文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就是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刺激学生思维、鼓舞学生追根求源的诱因和动力,能够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讲求提问艺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学习,有所感悟,有所长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如何设置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呢?笔者在此谈以下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诱发思维,激发求知欲,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形成问题情境。首先,新课导入阶段。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导入阶段可设计疑问,因为“只有当学生面临疑难问题,需要新知识来解难释疑时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1]如《大自然的语言》的导入可以这样设计:“语言,是我们人类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交流,来表情达意,那么,大自然有语言吗?自然界的动物植物怎样与人类交流呢?”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刻来了兴趣,积极地从课文中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萌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顺利地将学生思维引入新课的学习。其次,整体感知阶段,可设计主问题统摄全篇。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导引,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新课整体感知阶段,教师要设计能提挈全文,在内容上能紧密相连的问题。这种问题或提示主题,或隐喻思路,能引发向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时可以这样提问: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生活,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调换位置写可以吗?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
  
  二、把握提问契机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开始我做语文教师的时候,以为备课就是备知识,就是备教材。其实不然,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备思考问题,看究竟怎样的问题问下去可使学生的脑子一下子动起来。”于老师的话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握“学情”,适时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急于去阅读课文。如在《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在学生头脑中造成一个悬念。接着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应着力于神情的描绘,因为人最富于表情的部位是面部,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教师不失时机追问:“文章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然后,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送儿子到上火车,艰难地爬月台、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作者匠心独到,用“背影”能更深刻地表现这个中心思想,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妙选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1、新颖性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2]。我们在设计问题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课文内容需要出发,提出具有新颖性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台阶》时,为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和表现父亲这一平凡而丰富的形象时,她这样设计:“把自己想成一名摄影记者,走进小说中父亲所在的村庄,要拍一张反映父亲形象的照片,你会选取怎样的场景和角度作为特写镜头呢?”[3]这样的提问设计,没有照本宣科,死搬教材中已有的模式,而是有所创新,显得新颖别致,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文章细节。
  2、于无疑处设疑。宋代学者朱熹说:“学则须疑”,课文中一些看似浅显,实则很重要的内容,学生常常会忽视,教师就应于无疑处设疑,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的境界。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时就这样提问:“作品的主人公姓什名谁?”其实答案在文中能直接找到,这一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了解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社会地位。
  3、运用曲问方式。有的问题透明度较高,如果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提问,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因而我们应采用曲问的方式以激起学生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解释“孀妻”、“遗男”二词,他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这一问推陈出新,比直接问“孀妻”、“遗男”是什么意思效果要好得多。
  
  四、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张志公先生指出:“问得太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什么好处。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随便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这种问法不好;┄┄提问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做到:第一,难易结合。同一年龄的学生,能力上也存在差异,问题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教师更要注意在恰当时机给予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可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再适当疏导,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第二,问之有序。课堂问题设计还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内容上形成一个梯度,便于学生以积极求索的心态深入思考。如有位老师在教《故乡》时这样设计问题:⑴、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人物的“一气”和“隔膜”?让学生在课文中对“我”和闰土、杨二嫂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作些圈点和勾画。⑵、思考造成他们隔膜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发表见解。⑶、面对这种“隔膜”,“我”产生了什么愿望?让学生讨论,推究延伸,感悟主题。这三个问题逐层推进,呈现出阶梯状,问题的信息既源于课文又不囿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对答问作出多样化评价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它不能理解为完全是学生自己学习,应是在老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那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答问作出适时、有效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它起着激励、调控、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当然,评价并非是用简单的“对”、“不对”之类的评语一评了之,应该让学生明白之所以被欣赏或不被欣赏。“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4]要在引导中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成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提问评价中要注意:1、以肯定、鼓励为主。教师在评价中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语,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要词汇丰富,句式多变,语调顿挫,语言富有激情,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2、运用追问式的评价语。为激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善问,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设计。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技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一个人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就不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224)教师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注重这种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的习惯,并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享受思想的成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提问是一把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恰当的问题,能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精于设计,让提问问得巧妙,以问激问,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提问成为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余国良.语文导学艺术[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高吉魁主编.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杨宏丽.《台阶》导学创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07.7:20.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
  (作者单位:515041广东省汕头市天竺中学)
其他文献
提到“健康”,多数群体对它的理解是:“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的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这就表明,健康在生物属性方面不单纯是指人没有病痛,而是强调人在气质、性格、情绪、智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国家教委的一份调查表明,在校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患心理疾病率达到20%左右,而且从近几
期刊
数学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数学讲评课应遵循的五项原则与同行切磋。    一、准确及时原则    准确及时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及时评讲、及时反馈,效率显著。讲评的好坏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讲评之前,教师应统计好试卷的难易比例,对试
期刊
班集体中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性格气质的差异,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矛盾冲突的产生。如何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化解矛盾,和睦相处,是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浅谈班主任如何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平时要利用周会课,讲一讲良好的人际交往对自身的好处。  1、有利于摄取信息,发展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的
期刊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人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关键在于中小学教育活动是否科学,能否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笔者根据现在教育活动的状况,围绕两个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一、选拔学生和考核学校的方法要改革  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全面发展的劳动者,需要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懂理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即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现在选拔学生的方法,是仅凭一份试卷作为衡量学生素质高低
期刊
一、“问题意识”的涵义及作用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问题意识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思维过程及灵活性、深刻性的创造性的表现,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了这种心理状态,才能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要以激发创新思维为
期刊
创造力的强弱是衡量人的素质和价值的一项主要指标,并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成正比,是“人腾飞的翅膀”。孩子应该从小就获得这一能力的开发和培育,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一方面,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儿童的这种潜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学生
期刊
朗读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回答交谈……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做到语音清晰,条理清楚,态度自然。”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那么怎样加强朗读训练呢?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课堂朗读必须有计划、全面、持之以恒    学期初订教学计划时,就
期刊
目前,中学生生命意识相当薄弱,生命理念出现畸形,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使之显而易见地成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整合中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许多文本都蕴涵着作者对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对生命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本,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带来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笔者
期刊
一天,当我在翻阅六年级学生单元测试卷中的作文时,一篇字数不多的习作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作文虽短,但内容却值得思考。从卷面分析,这是一位后进生题目为《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习作。文中一段是这样写的:老师,您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半斤八两,八两是我对您的敬佩,半斤是我对您的仇恨。我敬佩您,上课认真、生动,我很喜欢听您的课。而我对您的仇恨是每次我做错事时,您总对我厉声斥责,您对我的批评就像一把刀在我的心上划来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为了突出阅读教学的重点,很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做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