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26-01
  小儿秋季腹泻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诊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等现象[1]。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2]。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其中,男57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8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57±0.26岁;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2.1对照组中,1岁之下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1袋;1—2岁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1—2袋;2岁之上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2—3袋。
  1.2.2治疗组中,1岁之下患者每日服用2次参苓白术散,总剂量为0.5剂;1岁之上患者每日服用2次参苓白术散,总剂量为1剂。该药剂主要成分为:甘草3g、鸡内金3g、桔梗3g、炒扁豆3g、薏苡仁6g、山药6g、茯苓3g、白术6g及党参3g;对于伴有呕吐严重的患者,应加半夏6g;对于伴有表热显著的患者,应加连翘3g;对于伴有食滞内停的患者,应加山楂3g;对于伴有腹部胀痛的患者,应加木香3g。上述各成分加200ml水煎煮30分钟,取汁50ml。
  1.3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大便性状显著好转,且腹泻次数减少;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3]。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其中,41例为痊愈,占95.35%,2例为有效,占4.65%,0例为无效,占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35/43),其中,28例为痊愈,占65.11%,7例为有效,占16.28%,8例为无效,占18.6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
  治疗组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为(2.36±1.08)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1.64±1.13)d,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2.22±1.01)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3.82±1.24)d;对照组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为(3.61±1.17)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3.47±1.41)d,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4.60±1.98)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5.87±1.32)d。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出现在2岁之下儿童群体中,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及营养不良等现象。该种疾病在中医上属于“泄泻”范畴,参苓白术散对该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该药剂中的甘草成分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鸡内金成分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桔梗成分具有理气和胃的作用;薏苡仁、山药成分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茯苓、白术等成分具有燥湿健脾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渗湿止泻、健脾益气的作用。因此,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但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且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因此,参苓白术散值得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勇,陈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4(01):152--153.
  [2]彭梅.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2,05(12):1327--1328.
  [3] 王玉芳.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 中国药业,2012,13(16):410--411.
  [4] 马显振.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1(06):520--5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孟鲁司特联同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孟鲁司特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合对照组各430例,丹参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症状,肺部湿性罗音消失和疗程结束时间,结果,总有效治疗组为95.3%,对照为93%,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8.91±0.24天,丹参治疗组6.21±0.32天。  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咽炎治疗中咽炎丸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慢性咽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接受复方草珊瑚含片含服治疗,观察组74例接受咽炎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在慢性咽炎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国传统中药配方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进行中国传统中药配方治疗,对照组进行西药对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38例治愈,9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25例治愈,12例显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对托瑞米芬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其与顺铂的联合应用对癌细胞的治疗效应进行研究,探索治疗肺癌的新方向。方法:通过MTT的显色法对托瑞米芬以及其与顺铂联合之后在A549细胞上产生的毒性作用,将吸光度值测定出来。对DNA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对p21蛋白表达的检测运用Western blot法。结果:托瑞米芬可以A549细胞的生长起到直接抑制的作用,5μmol/L以上的托米瑞芬可以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组60例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随着药剂师职能的转变和医药工作的改革,药剂师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根据医师处方给患者配药,而是要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药物知识和药事服务,减少因不合理使用药物而引起的药物性疾病。可见,药剂师在处方用药的规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如何规范管理西药处方、提高用药的合理性,旨在对同行朋友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西药处方 规范管理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3年来血标本的培养结果、药敏状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BACTEC 9050 全自动血培养仪及Viek鉴定板和梅里埃公司药敏卡对3415份血培养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415份血标本中,检出细菌429株,检出率为12.6% ,其中革兰阳性菌294株, 革兰阴性菌131株,真菌4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和14名护理人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护理人员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综合质量状况,专科护理质量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丝裂霉素在眼科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过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共160眼,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80眼)患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均大于0.5,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在1个月时就出现Haze,3个月时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