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伪异常点辨识的关口电能表计量数据异常研究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口电能表计量数据是贸易结算的根据,其数据质量的好坏对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性产生较大影响.针对现有计量数据异常辨识方法忽略了关口表异常状态与负荷动态行为之间差异性的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伪异常点辨识的关口电能表计量数据异常辨识方法.该方法考虑到用户动态用电行为具有潜在规律性,结合时间序列分解和自相关分析挖掘其内在周期性,并考虑负荷曲线的动态变化特点,采用用电相似度判据消除时间偏移影响,进而实现伪异常点准确辨识.基于西南某省电网关口表实测数据对该文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有效辨识伪异常点,可满足工程实践需要.
其他文献
开展海缆绝缘性能劣化状态检测与评估是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该文搭建高压频域介电响应测量平台,基于此测试分析500kV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新海缆和电热老化海缆的高压频域介电响应特性变化规律,并结合Dissado-Hill QDC模型对海缆高压频域介电特性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新海缆相比,电热老化海缆XLPE材料的晶面间距更大,簇间极化更强,这导致同等测量电压下电热老化海缆的电容和介损值更大,其频域介电曲线随测量电压升高呈现更为明显的分层现
零序方向元件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方向纵联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在输电线路反方向出口故障且伴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严重饱和时,零序方向元件会误判为正方向,导致保护失去选择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1种改进零序方向元件性能的方案.改进方案首先通过计算Hausdorff距离,确定CT是否进入饱和状态,若确定CT饱和,则继续使用Hausdorff距离值确定CT饱和区范围.然后,在CT处于非饱和区时利用短数据窗算法快速确定零序方向元件判断结果,将该判断结果的输出作为CT饱和区的零序
随着工程中对三绕组高频变压器的需求逐渐增多,准确计算三绕组高频变压器电磁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根据三绕组高频变压器结构,推导了中间位置绕组的交流电阻系数计算式.求解得到三绕阻高频变压器中压绕组区域漏磁能量大小,用以计算高低压绕组间漏电感.使用自由参数扫描法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给定高压绕组初始位置进行迭代计算的方式,实现同时对三绕组高频变压器2个漏电感进行控制.按照最优设计方案制作了一台5kHz/7kVA三绕组高频变压器样机,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验证了计算方法与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能准确评估地区整体电力负荷变化情况,为电力系统运行决策提供准确参考.电力负荷参数受多维因素影响,为充分挖掘电力负荷数据中的时序特征,提升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筛选的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以真实电力负荷数据作为数据集,通过对多维输入参数的优化筛选,选取高相关性特征向量作为输入,构建预测模型.通过与添加注意力机制的组合模型对比验证了输入参数优化分析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利用实际算例将该方法与利用自动化模型构建工具构建的梯度增强基线模型及
配电自动化终端在我国中压配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程序版本管理混乱问题一直十分突出.该问题的核心是终端程序版本一致性比对手段的缺失.提出一种基于DNA识别串码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程序版本一致性管控机制.通过构造终端程序文件特征因子向量模型,匹配相应判定优先级和信息摘要提取算法,获取终端程序核心元素.再对核心元素进行有效数据填充与数据遮掩,生产DNA识别串码,串码具备可扩展性与较高的防破解能力.提出了标准样品DNA识别串码的备案与被测样品的一致性比对方法,构造了具有分级分块权限特征的串码基因库与测试数据库.最后,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是世界首个直流电网工程.与前期工程相比,张北工程系统设计的主要难点在于:工程故障穿越要求高、故障发展速度快而核心设备的暂态应力水平受限;新能源孤岛接入双极直流电网存在双极协调控制困难、宽频振荡风险高以及暂时性盈余功率问题严重等问题.针对张北工程系统设计的主要难点,提出新型三次谐波注入策略、直流电网电抗器最优化配置方法、基于接地电阻的续流快速衰减方法、子模块动态平均工作电压策略、新型阀控不平衡快速保护策略、阀本体过压保护的动态定值策略等一系列方案,有效提高了核心设备的电流和电压应力水平对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non-intrusive load disaggregation,NILD)是通过对总电气量分析得到用户家中各电器设备的能耗数据,该数据为节能、需求响应及公共安全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目前,NILD算法存在因设备启停状态识别准确率低导致负荷分解精度低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设备启停状态识别改进因子隐马尔可夫模型(factorial hidden Markov model,FHMM)的NILD方法.首先,通过人工少数类过采样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
电力电子装备广泛应用引发的复杂振荡问题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分析振荡过程中的信号特征是认识振荡形成并进行振荡抑制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基于恒定幅值/频率谐波叠加的信号分析方法难以描述实际振荡信号的非平稳时变规律.因此站在幅值和频率视角下提出一种反映振荡信号瞬时幅值/频率调制特征的信号分析方法.首先基于系统振荡的物理过程认识了振荡信号形成过程中幅频调制的基本特点;其次根据信号形成特点提出描述振荡信号特征的解析表达式,并设计了一种提取表达式中幅频调制特征量的估计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估计方法
双重化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直接考虑核心元器件失效模式,将造成模型转移状态个数爆炸,分析困难.针对上述问题,考虑了核心元器件的硬件失效、软件失效以及人因失效模式,建立了含CPU插件、电源插件以及其他插件的30状态双重化继电保护装置简化Markov模型;进一步,基于灵敏度定量分析了失效模式对双重化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可靠性和灵敏度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单套装置与双重化的可靠性差异.
配电侧直流化日益明显,直流配电技术已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促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分支,交直流配网的电压优化问题是与其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一种分区分布式优化的方法,依据电压源型换流器连接情况,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使用耦合支路法,分成交流子区域和直流子区域.基于交替方向乘子分布式方法,以网络损耗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和柔性负荷利用率最低为目标,构建分布式电压优化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等技术转化为凸优化模型,在修改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侧功率和分布式电源对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