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澄泥砚造型设计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x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砚虽小,却是一个综合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集合体,承载着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文化强国的梦想。
  关键词:砚  澄泥砚  设计  造型  文化  创新
  古人说“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砚”,足见砚在古人心中的地位。砚虽小,却是一个综合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集合体,承载着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传承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文化强国的梦想。
  从砚台的历史、文化背景角度来看,历代砚台的发展轨迹在造型方面有四次大的变革或高峰:汉代,神秘化的社会风尚,追求浪漫的风格;唐代,奢侈化的社会风气,追求华丽的风格;宋代,文人化的社会取向,追求文雅的风格;明清,迂腐化的社会趋势,追求繁缛的风格。
  无论砚台的造型怎么变化,我们都要考虑其整体布局,因为外观造型能够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加第一印象。而整体布局就是要充分考虑点线面的结合。点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点的大小,布点格局等等。线有直线、折线、曲线、弧线、交叉线。比如清代“大琴砚”:琴弦上的直线有规律的排列和圆弧形、曲线的完美结合。
  图案要富有文化气息,有一定的创新。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砚台:
  • 依据欣赏性设计砚台

  比如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此砚作鱼形砚身,衬以荷叶,造型生动活泼,线条流畅自然。另外,宋代的文人砚,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比如河洛澄泥砚的继承人——游敏大师设计的“清明上河圖砚”深浅浮雕诸多技法交替运用,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了画卷中最为精彩的虹桥盛景。
  二、依据内容、题材设计砚台
  比如游敏大师“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游晓晖一起设计的大型河洛澄泥砚“盛世团圆砚”。这方砚台以鼓为形,周边浮雕有五龙、祥云等,“鼓面”上是一朵盛开的紫荆花。
  比如我根据“红旗渠精神”设计的“红旗渠砚”:它以红旗为形,红旗渠围绕在红旗的下面,周围再用祥云和青松做装饰。张丽霞老师根据习总书记2014年5月视察河南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设计的 “出彩中原”砚:它以突出习总书记形象为主体,以祖国版图为砚堂。
  学生龚心如根据寓言故事“司马光砸缸”设计的砚;学生张颖科根据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设计的砚;学生张豪森根据神话故事“神鹿探路”设计的砚。
  三、依据文化内涵设计砚台
  古人常以砚“比德”。方寸之砚台,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比如三足砚,曹魏时期的繁钦说:“钧三趾于夏鼎,象辰宿之相扶”,其“三趾”实为天、地、人鬼之礼。比如游敏大师设计的“永远盛开的焦桐花”砚。它以山为砚形,以朵朵盛开的焦桐花为背景,浮雕出以焦裕禄同志为首的人民公仆浮雕群像。砚堂以“逗号”为形,寓意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永无止境。
  王静老师设计的“包公”砚。包公是廉洁、严明、正义的化身。此砚旨在提倡孩子们从小树立法治、廉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法制的一种特殊彰显。郭真理老师设计的“清廉砚”。此印章构思从“出淤泥而不染,独而不放,亭亭净植,香远益清”中来,取”莲之高洁”之意,提倡大家志向远大,清白做人。
  龚心如同学设计的“凿壁偷光”砚:寓意着人们只有发奋图强,才能使人登上成功之巅。于佳琪同学设计的“女娲补天”砚:借用女娲补天的故事来展现中华儿女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砚台的雕刻题材一定要有变化,不要千篇一律,始终不变。只有题材创新才能有发展,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符合时代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蔡鸿茹.中华古砚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5
  [2]许登云.亭上砚话:古砚收藏与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
  [3]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
  [4]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 [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1
其他文献
政治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教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初步接触政治这门学科的阶段,鉴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认识社会、对基本的法律及政治常识形成系统了解,政治作为一门必修科目登上初中教育的舞台,发挥它独一无二的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政治学科基于政治理论、法律常识、道德常识而设立,概念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难,枯燥的文字和叙
期刊
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管理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依靠人的情感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使学生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构建和谐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  和谐班级的生存与发展,学生是根本。班主任首先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1)班主任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心声,采用一些合理性建议。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期刊
摘要:最近我通过家访,电话,微信,QQ等途径,对部分同学的家庭关系做了一些调查。从谈话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和家长有代沟,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部分学生认为父母还存在家庭语言暴力,不信任自己。但少部分家庭亲子关系和谐,孩子虽调皮,但会主动与家长沟通,说明内心想法。但这些孩子也存在被溺爱的现象。  关键词:逆反心理理解和谐沟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气氛与孩
期刊
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影响着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成长道路。下面就根据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借鉴他人工作经验  (1)多学习理论知识,使之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在理论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为了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现今教育的教育目标,初中音乐教学也借此东风进入大众眼中,在学科中的地位逐渐提升。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中潜移默化的加快学生心灵美的塑造,加深道德的教化。传统应试教育的势弱迎来了初中音乐的春天,同时国家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怎样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
期刊
很多学生只要一听到写作文,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真正想写的寥寥无几,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得刻不容缓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体现出学生语文素质和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自信,培养兴趣  班级有部分学生语文知识薄弱,他们认为作文是件很难甚至可怕的事情。对于这些学生我尽可能多给他们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堂上启发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表
期刊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和纽带,最具有持久力。一个班级要有正确的共同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班级精神文化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形成,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展示了学生的才能,提高了交往的品质和活动的能力,培养
期刊
在低年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当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就高高举起手,并且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知道……”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或与其他同学轻轻交流起来,根本无心聆听。现象二:课堂上,学生虽然“两手放平坐端正”,表现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可当问他们老师或同学刚才说了什么内容时,他们往往会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谈起。倾听失去了它的本
期刊
素质教育原则之一,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又承认学生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不同教育措施,这一教育措施就是分层教学法。  学生需要自主的学习,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加上
期刊
留白是一种艺术,书法作品的飞白,绘画作品的留白,文学作品的空白,经典乐曲的余白这些都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留白处理,更能体现语文学科发展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更能顺应现代教学形势的确,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积极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习规律,灵活运用留白艺术,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自由的教学氛围与探究空间,引领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