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佳的摆渡人生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性情、有个性
  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张嘉佳是个性一代“80后”的排头兵。
  学生时代的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南京大学的同学开玩笑地说他是恃酒放旷,犹如嵇康。他“拉风”到哪个程度?据说,张嘉佳进了南大一两年以后,学校里流传起了这样一个段子——校长蒋树声在新生入校的时候会说:“进南大有两个人的名字一定会经常听说,一个叫蒋树声,一个叫张嘉佳。”
  张嘉佳在大学时的“拉风”,其实有迹可循。大二时,他去电视台兼职。当时,他带着学校话剧社的同学去演搞笑剧,10个评委在台下坐着,一人嘴里含一口水。演完,10个人全喷了。
  他被吸收进节目组,第二个月就升了外拍总导演,一年四季趿拉着拖鞋晃到台里,T恤衫盖不住肚脐,头发长过了肩也不剪。节目组开会4个小时,张嘉佳前3小时50分钟都不出声,最后10分钟撂句话,“很棒,是个事儿”,或者是把大家刚刚讨论的全部推翻。
  但私底下,张嘉佳是个哭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前女友形容他:“经常哭,哭起来像个孩子。”
  酒吧的存在倒也为情感丰富的文艺青年排遣了不少郁闷。他有钱的时候甩开喝,没钱的时候就去酒吧要酒喝。关于他泡吧免单这事儿,南京资深泡酒吧的都知道。好友李响入股的堂·吉诃德,是张嘉佳感情最低谷的时候买醉的场所,他身上的钱喝完了,会叫上李响帮忙签单。
  朋友们乐滋滋地为他签单,不说他赖皮,反而说他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就会有人买单。”
  段段惨烈的爱情
  巨蟹男将自己对爱情的感悟,都创作进作品里;而那份“痴”,却融进血液。
  关于爱情,再回首,那如风卷残云的杀戮已经远去,张嘉佳形容,段段惨烈。“我这辈子都没劈过腿,也没变过心,基本都是女孩不要我的。”
  比如他的大学女友从他生命里退出的那个晚上。当晚,她突然说想要喝热牛奶。牛奶能买到,但哪里能热?张嘉佳硬是用自己胸口的温度温好了牛奶,待他焐热了给她带去自习室,原以为女友会很高兴地等着,结果他看到的,却是自习室空空如也。
  后来,他从她室友那得知,那天晚上她在阳台上吹了一个小时的风,悻悻离开,嘀咕着一句:“张嘉佳这样的穷书生是不可能养活我的。”
  如同一盆冰冷的水浇凉火热的心。大学女友的无声分手,无疑给自我感觉还良好的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特别绝望,这种绝望完全是情绪上的绝望,觉得这个世界完蛋了。”
  可这并不妨碍他在爱情里屡败屡战、屡战屡败。2011年夏天,他在电视节目上公开求婚成功。这一出,惹哭了当时的主持人李艾和李响,李响还对姑娘说:“一个浪子愿意在公开场合求婚,说明这辈子就你了!”
  然而好光景不过半年,漂亮姑娘就劈腿,并提出了离婚,加之他又突遇父亲病重,他苦苦压抑着,外界根本不知道他离婚的事。直到他前妻再婚,他才亲口承认已经离婚的事实。
  醉生梦死中体味人生
  婚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甚至朋友的背叛,都如鲠在喉。那段时间他一个字不写,一个活不接,只是借酒消愁,仿佛是把自己,往“死”里活。
  后来,稿费花光,他开始疯狂外出,去山川河流,去城市乡村,车票机票加起来三百多张。回南京后滞留在酒吧里,每天从中午喝到第二天凌晨。朋友们形容:“他就躺在酒吧的桌子下面,瘫成一堆烂泥。”
  一个八零后的男人,在半年内,头发几乎全白了,翩翩少年喝成一个邋遢的中年胖子,不料他却赶上大叔热。
  他陷入一种混沌状态。大多数时间,他只是宅在北京的出租屋里。“上一个租客在DVD机里留了一张碟片,一个电视剧,就躺在床上、沙发上,反复地看,内容也看不进去,反正就看了大半年。”
  当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了,他找来一个笔记本,记上所有让自己觉得快乐的小事情。他更是在微博上警醒自己:“张嘉佳,莫垮。”
  这时候的他,已经有了一个30多岁男人应该具备的坚韧。而跟金毛狗“梅茜”的相依相伴,又使他的心,变得柔软起来。
  说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如果没有经历那段低谷,今天的张嘉佳,绝不可能写出小人物那五味陈杂的人生。
  他写的句子,会猝不及防敲中你的心扉,会有“喔,原来你也有跟我一样的经历”般的感悟。
  他故事中的主角,多是用情至深、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女生。他借故事中的人物道明自己的心迹,“我不是备胎,我是个摆渡人。他在岸这边落水了,我要把他送到河对岸去。河对岸有别人在等他,不是我,我是摆渡人。”
  过完33岁生日之后,他灵机一动,“用第一人称写多痛苦,不如把自己变为旁观者。”再加上自己每天写完的时候已经夜里十点,写完一发,写的人该睡觉了,看的人也该睡觉了,索性又成了每晚在微博上道“晚安”的暖男。
  2013年,33篇睡前故事一出,出人意料地,张嘉佳微博转发量高达200万次,阅读量超过40亿,后来结集成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些故事生动简练、结构精巧、画面感强,是拍电影的绝好素材。《从你的世界路过》出版后,很多故事被电影圈的大佬抢走了版权,最先开拍的是《摆渡人》。
  現在的张嘉佳,身边依然只有一个助理。工作上,他仍“没有规划,没有榜样”;生活上他仍“随遇而安”,他感激自己曾经度过的低潮期:“二十岁不徒步人山人海,三十岁怎得看云起云落。不入世怎得出世。人生为什么要占尽便宜?疗过伤的人,才有资格坐拥柔软和坚强。”
  跟王家卫喝了两年酒,还不会导演就是傻逼
  接到王家卫的电话那会儿是在2013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没出版。朋友知道,张嘉佳仰慕王家卫,于是几经辗转,将未出版的书推荐给王家卫。
  没想到,王家卫看了书,很快约张嘉佳去上海见面。要见偶像,张嘉佳像个粉丝一样,差点扑上去亲他!
  两个巨蟹座的男人似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什么都聊。吃的,喜欢看的书,或者把自己过去有趣的人生经历拿出来聊,聊着聊着就聊回到电影本身去。”最多的时候,两个人喝了五瓶清酒,喝到第二天断片。这样的状态,几乎维持了两年。
  王家卫甚至让他除了做这部戏的编剧以外,还做了导演。有一次,他和王家卫喝了五六瓶啤酒,王家卫对他说:“嘉佳,我来告诉你电影应该怎么拍……”
  写小说OK,编剧OK,当导演?张嘉佳说他依然OK。他底气十足地说,因为自己有非常强大的伙伴,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为自己的过往干一杯。再说,跟王家卫喝了两年的酒,还不会导演,就是傻逼。
  风雨之后,依旧普通人
  “老牛,这名成得太他妈突然了!我做梦都梦到过成名,但是做梦都没梦到过会这么火!”
  张嘉佳不止一次,向好友“都市放牛”吐槽,自己疲于应付成名的突然。
  他火到了什么程度?
  就连他去吃火锅,在他上厕所的一段路上就有8个人拉着他合影。最后进了洗手间,还有一对男女朋友站在门口等他。最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去年11月3日,他的心率突然飙到200多,在医院接受抢救时,还得接受读者的崇拜。据说,当时来了两个女医生,一个说很荣幸在抢救室里见到他。这位医生一边说,一边推着另一个女医生介绍道:“她也是你的粉丝。”
  可张嘉佳觉得,自己不过就是普通人,只是可能一直在颠覆传统的套路。电视、小说、编剧一直陆陆续续做着,不太追求勇攀高峰。颓废文青做得好好的,他又突然去做娱乐节目;电视做得好好的,他又突然写剧本;《刀见笑》被金马奖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可惜没拿到,导演监制安慰他,说明年再来,结果第二年,他研究美食去了。
  出道十三年,不算《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他只出了两本长篇。生活上,既不买车也不买房,花钱最多的地方是给游戏买装备。朋友困惑,为什么每件事做到快接近巅峰的时候,自己就哗啦啦撤退去玩儿了?
  他却不以为意,“既然经济不成问题,为什么要那么固执?人生很短,我想多接触一些,多看看这个巨大的世界。世界越广阔,我越觉得兴致勃勃。”
其他文献
具体地说,你是一个老实人  父亲去世3年后,你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你平凡得实在乏善可陈。可是,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她已经50岁了,对另一半的要求非常务实——只要人好就行。你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你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你是一个老实人。  和母亲初次见面时,你很难堪。因为你深知自己“配不上”母亲——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你的帮衬。说实话,母亲
期刊
“创造性写作课”在美国大学本科校园里渊源已久。在耶鲁大学,这一传统习惯得到保留,其中,安·法迪曼开设的名为“书写自我”的写作课总能引起一种特殊的尊重和憧憬。身为知名作家的安·法迪曼曾获美国国家图书评委协会奖,她的课每年仅收12名学生。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安·法迪曼的第12个“门徒”,从此开始了迥异于以往的写作经历。  大卫之石  写作应该怎么教?老师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在上安的写作课之前,我心中充满了
期刊
领导变成丈母娘  都说丈母娘不好伺候,李悦却从来不觉得,因为,当年他是丈母娘钦点的女婿。  那时,李悦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颇受未来丈母娘——老领导李红的青睞。一方面是因他谦虚、勤奋肯干,不像其他年轻人,轻浮、爱偷懒;另一方面,也因李红无意中得知他从小就没了父母,与姐姐相依为命,因而心中陡升怜悯,自然也就多了几分照顾。  李悦没有令李红失望,不到两年,就成长为公司小部门的得力领导。李红退休后,
期刊
锋哥:  你好,我是一名年收入为7万多的普通职工。在家庭理财方面,之前买过股票,也买过基金和保险,所幸运气不错,略有小赚。对未来的理财之路,我也准备延续这种理财方式。可在这件事情上,太太与我矛盾丛生。她反驳我说,参照老一辈儿传下来的经验,将钱存入银行才是最保险的方法。为了这事儿,她坦言“不答应,不作休”。  但我考虑到如果没有理财投资,将来钱真的不够用,何况我正计划明年买车。请问,银行存款是否也可
期刊
大人们对愤怒的包容度远远低于自己的预估。不管是看到别人发火还是自己感觉气愤都会觉得不舒服,尤其在看到自己孩子生气时,更是无法忍受。  我经常听到父母们对生气或哭泣的孩子说:“别哭了!”“这有什么好哭的!”这种做法来源于父母们自己的童年经历——那时他们就是被这样要求的。但很少有父母明白,让感到委屈、伤心、生气的孩子“别哭”,是不折不扣的冷暴力。发泄愤怒本来是孩子最自然、健康的学习控制情绪的方式,父母
期刊
每次回国我都很容易看到以下情景: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父母都会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规矩,多点个性!”  有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在聚会场合,父母还要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会的活动,自己玩手机,父母此时也会对我说:“我们家很民主的,用欧美素质教育的方式带孩子,多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少干涉他。”
期刊
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觉得疲累?为什么你花了好几万元去岛国度假并没有增加生活热情?因为你没有明白休息的含义,它并不意味着一个饱觉、一阵疯玩、到KTV释放饭后的一串饱嗝。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恢复体力,放松神经。  补瞌睡对脑力脑动者没用  对脑力劳动者来说,补瞌睡毫无作用。当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叹道:“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但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
期刊
《秘密》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大师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据说原著写得相当精彩,而电影同样毫不逊色。导演泷田洋二郎虽以拍情色电影出道,却才华横溢,代表作《入殓师》一度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得广泛关注。  电影一开始讲述的是,年届五十的杉田平介原本有着幸福的三口之家,太太直子贤惠体贴,女儿藻奈美年轻漂亮,而他自己工作稳定、收入丰裕。可在太太和女儿的外出旅行中,一场车祸,彻底改写了三个人的命运。  车祸发生
期刊
夫妻之间常有争执,时常演变为相互批评。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棱角,两个人走在一起,必然就有相互打磨的过程。在批评的最初,对方示弱,自是能维持一时太平。若是对方不管不顾,竭力反驳,便是一场不依不饶的口舌之争。  批评不会平白无故,总有一方先做错了事,才会引起争执。不过要是批评的一方言辞太过激烈,语气过于严重,便会激怒对方,从而伤害到夫妻间的和气。  批评并不等于是指责对方。只是有的时候,夫妻常把批评
期刊
去年10月,14岁的刘言捧回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冠军赛14岁组冠军奖杯,从南非班德回渝,这是他学棋以来取得的最高奖项,班德也是他目前走得最远的城市。1.6米的个子,稚气脸庞,还未完全成熟的声线,这个戴着黑镜框的瘦弱男孩让人很难联想到他独自提着行李奔走于各个城市甚至国外的场景。  从6岁开始国象征战以来,刘言已经走过4个国家以及国内外19个城市,这样的经历对刘言来说不仅扩宽了他的国际视野,长期的独自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