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国际商务人才3C教学生态链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目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语言学范式、经济(贸易)学范式和管理学范式下出现的人才能力 “极化”与“模糊”并存现象,3C教学生态链培养模式试图解除专业束缚、打破学科壁垒、疏通文化障碍,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要求,最大化公约三个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建立课程三级知识点划分机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解决学生能力复合与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通过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建立与三个专业的学分互换机制和末位淘汰机制,在确保被淘汰学生可以继续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保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生态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26-02
   自《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实施以来,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一系列国字号战略在河南落地生根,开放发展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自贸区建设经验表明,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2016年和2017年河南省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相关数据显示:懂外语、熟悉跨境贸易、有国际视野的涉外人才需求量较大;加快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原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国际商务人才应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贸易知识、通晓国际贸易法规和惯例、能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并具备较高的决策能力,使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语言学范式、经济(贸易)学范式和管理学范式三大类,各范式下学生能力侧重点不尽相同,语言学范式表现为“大语言+国际贸易+管理”模式,以语言能力提升为主;经济学范式表现为“大贸易+管理+语言+法规”模式,重点关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管理学范式表现为“大管理+贸易+语言+法规”模式,着重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三种范式都试图按照复合型人才规格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国际商务人才,但培养效果与预期有很大出入,人才能力“极化”与“模糊”现象并存。由于各范式依托专业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配置、学术研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统一较难。而每一下范式下,都要求学生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培育该范式下的基础能力后,直接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导致学生出现“一能极化、复合模糊”的能力结构,难以满足国际商务实践的能力要求。
   针对目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实践要求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从实际需求出发,明确培养目标,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双师双导”教师队伍建设,以赛促学、校企合作,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学业评价标准体系,“产业研用”教育平台建设、“专业素质链”与“专业课程链”深度融合等具体培养路径。
   纵观目前学者们提出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实践、学业评价、教学模式与方法等角度提出了优化措施,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大范式下存在的人才能力“极化”与“模糊”并存的现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实现学生能力“复合”,本文提出3C教学生态链模式,试图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二、基于3C教学生态链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3C教学生态链的基本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打破学科壁垒(Cross-subject),以管理学、经济学与文学三大学科融合发展为重点,探索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克服单一学科为主带来的能力极化问题,推动学科间方法交叉、理论互鉴、知识交融。其二是解除专业束缚(Cross-specialty),以工商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三个专业的相互借鉴为基础,解决传统范式下国际商务人才能力极化问题,确保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相关规则和惯例,精通国际贸易实操,具备国际商务决策管理能力,并能够熟练利用一门外语进行国际商务交流。其三是疏通文化障碍(Cross-civilization),以东西方商业文化冲突与交融为突破,将文化学习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能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学生选拔机制
   学生选拔分为招录和选拔两个阶段。在招录阶段,面向全校学生,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招录,首先对报名学生进行导入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3C”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然后讲授三个专业的导论课程,在积极引导、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招录。在選拔阶段,选拔标准兼顾数学能力、英语水平考核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由专业任课教师、行业企业代表等共同组成面试委员会,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总成绩综合学生的数学能力、英语水平和面试成绩。每年招生人数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按照师资队伍状况进行确定。
   (三)课程设置
   按照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结构要求,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课程体系设置要求,国际商务精英人才实验班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嵌入式方向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部分,主要对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三个专业的通识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专业基础课设置要求,最大化约化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确保学生同时具备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嵌入式方向课程模块依据三个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结合目前三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设置能满足三个专业毕业要求的方向类课程,为学生中途分流提供保障。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包括校内外专业见习、实习、认证培训、仿真模拟、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撰写等环节,确保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素质拓展模块包括两部分内容,由学生结合自身毕业去向任选一部分,其一是助推学生深造板块,结合各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情况,设置理论深化课程;其二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板块,结合每年学生素质要求市场调研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提升课程。
   (四)教学模式
   每门课程按照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三类,一级知识点为难以理解和掌握,二级知识点为较难理解和掌握,三级知识点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学习分为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两个部分,课堂学习讲授重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级知识点和部分二级知识点;网络学习学生登录大数据学习平台观看微课、微视频,并在平台上完成课程试题库测试。保证学生在完成学分的前提下,灵活设置课时,鼓励教师开展第二课堂、尔雅课程等灵活的课程形式。激励教师开展英文授课,贯彻“用英语去学习”的理念,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促进语言技能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互动模块下,按照课程具体要求和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与学生在该模块下进行交流互动并进行学习情况反馈。互动次数和反馈质量将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学生考核
   学生考核分为课程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试卷考试、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出勤率三部分。其中,试卷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一级、二级(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平时学习成绩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观看微课、微视频情况和课程试题库成绩,课堂出勤率是对学生平时课堂出勤情况的考察。综合素质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学生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进步幅度等表现都将体现在最终成绩中。引进末位淘汰机制,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结束后,按照成绩进行排名,对最后3%~5%的学生进行末位淘汰,通过课程学分置换,被淘汰的学生可以在三个专业之中任选其一继续完成本科学习,以确保实验班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够达成。
   三、结语
   由于国际商务人才能力要求的复合性以及本科学习时间的有限性,最大化公约相关专业课程,成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最大难题,3C教学生态链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个专业课程间无缝对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淘汰机制和学分置换机制,保证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实施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硬软件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志维.舟山自由贸易港背景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2):34-40.
   [2]宏結.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5):42-44.
   [3]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6-49.
   [4]陈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26.
   [5]李焱.崔嘉明,黄庆波.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6):169-170.
   [6]李琪,温雪.国际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7):53-55.
   [7]邬金.国际商务综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辽宁自贸区就业需求的思考[J].电大理工,2018(9):39-41.
   [8]顾颖.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3):86-88.
   [9]罗建兵.开放崛起战略下湖南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8(20):13-16.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通货膨胀.文章指出货币的超发(包括美国货币宽松政策)是引起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指出货币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起到助推作用,引起对房地产、大宗商品价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以及人们的发展需求,建筑
在所有企业管理案例中,再也没有比“价格战”带给我们的启发最多.rn“价格战”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手段,曾经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企业也以为找到了开启魔法宝库的咒语.rn
女性生命悲剧意识贯穿于萧红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之中,但在此过程中由于鲁迅生命悲剧审美意识的影响、多次爱情悲剧的创伤、生命力的不断消磨等原因,在自幼遭受家庭冷漠的基础
在行政法课堂中引入“案例研习”教学模式对与培养实用性行政法学人才有着重大意义。“案例研习”模式的引入,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案例中去,运用已学知识理解案例,培养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工程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精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为临床该种护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社区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3
巷的尽头有一个转角,可因为小巷又直又黑,所以站在巷口的人常常误以为这是个死胡同,自然也不会发现转角处通向光明的楼梯。楼梯没有栏杆,环旋而上,整整二十阶,从黑暗到光明的
目前,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规模与建筑质量都有所提高,建筑市场中建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面对如此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品
【内容摘要】话题作文写作过程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根据问题解决过程的四个主要阶段,话题作文写作过程依次有审题、构思、表达、修改这样四个步骤。应用加涅“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写作指导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来指导学生作文,分别为审题指导、构思指导、表达指导、修改指导。  【关键词】问题解决过程指导  话题作文就是给出一定的作文话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话题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陈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