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采用后路腰骶椎固定治疗的患者61例,男6例,女55例,年龄67.5±6.6岁(60~86岁),骨密度T=-3.37±0.69 SD(-2.5~-5.4 SD),随访时间19.98±10.42个月(24~78个月),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根据S1螺钉的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强化组(A组,17例)、双皮质固定组(B组,20例)和三皮质固定组(C组,24例),比较三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松钉率、融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VAS和ODI方面,三组患者末次随访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组VAS和ODI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A组腰椎骨水泥渗漏率为23.68%,S1骨水泥渗漏率为23.53%,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切口感染和双下肢肌力下降,没有患者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B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1.25%,2例患者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30.00%);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4.56%,2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25.00%)。将B、C两组患者分为松钉组和未松钉组,发现其在年龄、融合节段、术后PI-LL上具有统计学差异(松钉组年龄更大、融合节段更长,术后PI-LL更大),在性别、BMD、BMI、手术方式、术前术后LL、SS、PT、PI、LL差值、术前PI-LL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能明显减少伴骨质疏松患者腰骶固定的松钉率,是骨质疏松性腰骶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2节段固定和PI-LL恢复不佳的患者。
其他文献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约占总数的60%以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该病发病率增高,并且
本文对防盗门产品的分类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对防盗门产品保温性能的检测要点进行分析,讨论了防盗门产品保温性能的影响因素。
结合设计实例,从优化城市空间和商业内外部空间的过渡关系,在商业景观中引入自然因素与自然体验以及引入文化概念等方面论述了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以期设计出多样性、丰
研究背景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内分泌和免疫器官。多种有害因素均可导致肝损伤,对肝损伤的防治目前仍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课题。而内毒素是介导多种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肝脏
【正】 近年来,一股“林语堂热”在大陆悄然兴起,他的许多著作十分畅销,尤其是三部代表作(《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各地出了多种译本,一再重印仍供不
电子束曝光技术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 ,主要应用于 0 .1~ 0 .5μm的超微细加工 ,甚至可以实现纳米线条的曝光。文中重点介绍电子束曝光系统、电子束抗蚀剂以及电子
目的:观察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功效的平消通脉合剂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
为了探究患骨关节炎的马关节液中生物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含量变化关系,试验选用13匹蒙古马随机分为试
在“自下而上”的蛋白质组学策略中,将蛋白质酶切生成更小片段的肽段无疑是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联用蛋白质组分析方法中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步骤之一。然而,传统的蛋白质
输电线路下ADSS光缆受电场影响易发生电腐蚀,导致光缆断裂损坏。研究了750 kV线路下的ADSS周围环境空间电位和电场强度分布特性。在分析ADSS电腐蚀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