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化学教学新思路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化学这门学科是陌生的,甚至有的学生对化学的认知几乎为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探索了初中化学教学新思路。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索未知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探索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探索性实验的教学中。如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探索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
  二、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新课程改革提倡初中化学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化学,并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中。因此,教师应从生活中的小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关的。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如在教学《酸》时,笔者把pH试纸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回家检测自来水、饮用水、肥皂水等常见水的pH值,记录下pH值后进行分类、汇总。通过家庭小实验学习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能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了解、掌握酸的pH值的取值范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有机合成物》时,笔者引导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有机合成物,并给学生讲述了这些有机物的发展史。另外,每年世界各国都会合成上万种新化合物,其中6%的化合物被广泛运用于生命医学、交通环境等领域。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将化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敢于创新
  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搬书本知识,而应勇于打破教科书的限制,革新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富有个性化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学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第一堂化学课的主题定为《化学,我的新朋友》。在设计这样独具特色的课程主题后,笔者相应地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些比较奇趣的小实验,如“白纸显字”“魔棒点灯”“现制汽水”等。笔者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化学实验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化学知识,并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了化学学习之路。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勇于创新,还要注重教学实效。如在教学“灭火与燃烧”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火灾预防的安全常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巧妙的引入,让化学课堂充满趣味
  学习动机最核心的因素是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建个性化的化学课堂,让教学内容更加自然、和谐、趣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环节,如引入一个幽默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幽默小笑话,可以让学生爆笑如雷,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巧用教学资源,用体验代替说教,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编制研究课题,开放课堂,开展合作学习,设计研究性学习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
  此外,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一连串的问题贯穿教学始终,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五、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实质
  教条式的教学思想、“基础知识 习题”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脱离了现实生活,束缚了学生思想,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及相关原理的理解,导致学生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总而言之,初中生的化学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教师更加注重化学知识的内化与转移,使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高塘乡学校)
其他文献
婆婆离家出走  晚上8点,我和顾深正看黄金档的电视剧,听见砰砰砰急切的敲门声。我正疑惑这个点还有谁会来我家?就听见婆婆叫喊顾深的名字。顾深刚打开门,婆婆气呼呼地冲进了屋子,往沙发上一坐,一句话都不说。当时心里紧张的啊,心里想着最近有没有做什么惹她生气的事儿,可思来想去毫无头绪。  我忐忑地问:“妈,您这是跟谁生气呢?”我去厨房倒了杯热开水,让她喝了压压惊。  “还不是顾深他爸,这蛮横老头看我玩手机
下班了,看我依旧没有起身的意思,同事提醒我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坐班车,我让同事先走,说今天准备走回去。同事很意外:“明明有班车可以坐,为什么要走着回去呢?”我笑笑:“隔一段时间得自己走回家一次,这是我给自己定的规则啊。”同事摇摇头离开,一副无法理解的样子。  坐班车10分钟的路程,步行我可能需要花费半个小时,明明有更高效的方法,我却选择原始方式,甚至不惜浪费在路上半个小时,怨不得同事不理解,但我却很在